三棵树要放弃艺术漆业务?或基于三个理由

7月8日,涂界记者在走访广州建博会时了解到,意大利著名艺术漆品牌San Marco(圣马可)在中国的品牌代理权易主,前不久已被基士博拿下;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三棵树放弃了艺术漆业务,还有待观察。

三棵树要放弃艺术漆业务?或基于三个理由

广州建博会基士博展位

自2015年开始,大批涂料企业纷纷开辟艺术涂料业务,其中包括三棵树。在2015年11月,三棵树正式取得意大利San Marco在中国的品牌代理权,并推出了倾城之虹、流金幻彩、梦幻威尼斯、岩纹、罗马经典、流光溢彩六大系列艺术漆产品及工艺效果。

涂界记者注意到,在取得San Marco品牌代理权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三棵树并没有加大在市场营销和推广力度。三棵树艺术漆最后一次公开亮相,也还是在去年成都举行的中国艺术涂料嘉年华上。

涂界观察员李明月分析认为,放弃San Marco在中国的品牌代理权,是否意味着三棵树放弃了艺术漆业务,还有待观察。也许三棵树会重新考虑艺术漆的业务发展,只是暂时放弃。

李明月表示,目前艺术漆市场上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一种是积极作为,加快业务渠道布局,打造艺术漆品牌,比如嘉宝莉、巴德士、美涂士等综合性企业,以及TASSANI塔萨尼、格式文化、易涂得、基士博等专业企业;

另一种却始终处于守势,比如立邦、三棵树、多乐士等。

三棵树要放弃艺术漆业务?或基于三个理由

2015年,三棵树与意大利San Marco正式合作

李明月分析认为,三棵树放弃艺术漆业务,可能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三棵树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二是艺术漆市场规模难以在短时期内取得突破,三是外资品牌代理权具有不可控风险。“其中最大的可能性是基于发展战略考量。

从市场规模来看,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市场开发培育,但艺术涂料市场依旧是不温不火,整个中国市场规模也仅不到12个亿,其中销售额最高的企业也仅有不到1个亿。“根据当下现状来看,在未来5年内,艺术涂料还难以在规模方面有所突破。”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根据战略规划来看,三棵树提出“力争3-5年成为全球十大涂料品牌,5-10年成为全球涂料领导品牌”,并提出了千亿发展目标。“如此宏大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不是市场规模仅十几个亿的艺术漆市场能够支撑实现的。”

三棵树战略目标瞄准的是上千亿,这就只能借助市场规模上百亿、上千亿,且具有战略纵深的目标市场才能完成,如果把过多的资源、精力用在几个亿、十几个亿这样体量较小的艺术涂料市场,很可能就会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

。”李明月分析认为。

李明月表示,相对于传统装饰漆而言,目前艺术漆不仅市场接受度低,而且市场开发起来比较难,相当耗费时间、资金和人力,可能三五年都无法实现一定的销售规模。因此,如果三棵树把更多的人力、资金、精力放在艺术漆业务上,势必会影响其他大业务板块。

此外,“作为国内知名涂料品牌,三棵树肯定不甘愿替国外品牌‘打工’,给国外品牌做嫁衣。”李明月分析认为,如果三棵树借助自身优势将San Marco做出品牌影响力了,将来San Marco突然终止代理合作,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替别人产品做市场,总觉得是为别人做嫁衣。”

涂界记者注意到,作为国内知名涂料品牌的嘉宝莉,自从2016年8月正式与意大利瓦帕因特(Valpaint)达成合作后,也并没有加大瓦帕因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原创的艺术漆品牌——珐蓝邸。“估计嘉宝莉也是考虑到国外品牌代理权的风险问题。”

据了解,我国很多公司所代理的国外品牌,在其销量尚在顶峰时,国外公司就突然决定终止代理合作,这种案例也比较多。“当然,如果将代理品牌做大做出影响力来,再采取收购形式将代理品牌纳入旗下,也有可能的,但却存在不确定性、不可控性。”李明月表示。

当然,“一旦艺术涂料市场全面打开,有了规模突破的可能性后,不排除三棵树会以打造原创艺术漆品牌或通过并购等方式,以快速占领艺术涂料市场。”李明月表示。(涂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