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我们想核对一下造田项目的补偿款领取的情况,你陪我们到农户家现场核实一下吧”。村干部眼角露出一丝闪烁,神情有点紧张:“这19户不是本村村民,且造田项目中涉及的全部是集体山,不是村民的,不用找人进行核对”。

这是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云集村现任党小组长葛启定看到一张农户补偿清单后,拒绝巡察组去农户家核实补偿款到户情况的场面。

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名党小组长那么敏感又害怕巡察组去村民地方核对呢?这还得从一次农村基层巡察说起。

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一张补偿清单引出的疑问

2018年3月26日,奉化区委基层作风巡察组进驻萧王庙街道云集村开展巡察。

巡察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张名为“土地开发项目补助款”的现金支出单和一张19人的“补偿赔款发放清单”,共涉及资金54余万元。

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这张补偿清单引起了巡察组的警觉,按照规定“2000元以上款项原则上实行银行转账结算”,而且清单上的领款人是村干部,经办人员也是村干部,不符合常理和规定。

带着疑惑,巡察组向该村党小组组长葛启定进行了现场核实,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对于葛启定的回答,巡察人员马上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玄机,为什么这笔钱是现金直接领取?既然是集体山,为什么要把这笔补偿款分发给这19户村民?为什么发放的对象不是本村村民?

巡察组分析,这极有可能是一起以造假形式把钱套取出来侵吞集体资产的犯罪行为。

一份会议记录露出的端倪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巡察组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研判,商议进一步调查核实方案。

按照常理分析,村干部如果真是造假,肯定也会在其他地方露出马脚,极有可能出现多处造假或者连环造假的情况出现。

为了印证这一想法,巡察组随即对涉及这一征地补偿项目的所有材料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核对,终于在翻看会议记录中发现一些端倪,有可能存在篡改问题。

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由于时间紧急,涉及人员较多,巡察组兵分三路,同步对参加会议的所有村干部进行一一核实,以防部分人员相互通气。

通过核实,最终确认会议记录确实遭到了篡改,原先的村民代表会议记录只是简单通过了造田项目由谁来实施,其他内容一概没有提到。

但是在篡改后的会议记录中,对于租金、价格、时间都有了明确的表述,而指使村干部篡改会议记录的正是党小组长葛启定,其指使村会计伪造了一份2011年3月29日召开的村民代表会议记录,表示当时通过决议将该村约30亩山地租给包工头葛尧均用于造田。

这份造假的会议记录,使巡察组更加坚信这份清单中所隐藏问题的严重性,如何找到更多实质性证据,是拦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一份租赁合同作出的印证

为了不打草惊蛇,巡察组先对另一位包工头葛家雄进行谈话。

令人奇怪的是,在谈话中,葛家雄竟然拿出了一份租用30亩造田土地的合同,并称“我与村里签订过土地租用的合同,按照合同约定,造田补偿款应该给我,于是我伪造了19户村民补偿款领取单,你们看看”。

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合同,巡察组经过仔细核查,发现该合同既没有签订日期,也没有加盖公章,而且字迹潦草,很有可能是在仓促之中完成的假合同。

但是怎样让他们说出事情的真相呢?巡察组决定从合同签字人云集村石桥党小组原组长长葛满海身上突破。刚开始葛满海存在侥幸心理,试图辩解,认为自己也没有什么问题,能瞒过去就瞒过去。

最后,巡察组通过利弊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葛满海终于承认与其他人一起伪造合同:“今天一早,葛启定、葛家雄俩人拿着一份合同来找我,叫我在合同上签字,他们说如果有了村里签订的合同,承租方就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得到补偿款,碍于情面,我就在合同上签了字”。

至此,整个商量造假合同的经过浮出水面,巡察组已掌握基本的违纪违法事实材料,并立即将该问题线索移交给区纪委区监委。

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三份材料中内藏的“蝇贪”玄机

经区纪委区监委调查核实,农户补偿清单牵涉到的54.3万元款项其中16万元是实际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葛启定、葛家雄、葛尧均等人在未经云集村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开会表决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提交伪造的农户名单及向农户承包土地协议的方式,将应归属云集村村集体所有的38.3万元土地开发项目补助款占为己有,已涉嫌职务侵占罪,移送公安机关。云集村有关干部也交代了收受葛家雄等人送的现金或者香烟等问题。目前已刑事立案4人,党纪立案7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