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通财富讲堂|为什么我买的资管产品,总资产金额每天都会变?

这段时间,证通君收到一些小伙伴们关于券商资管产品的咨询问题,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类:

1、我买的券商资管产品,为什么“总资产”的金额每天都会变?

2、我买的不是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的产品吗,为什么每天都会有一个“昨日收益”?

3、买的不同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为什么有的机构产品收益每天发,有的机构产品收益到期发?

这些问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央行等多部委在4月2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内俗称“资管新规”。

1

什么是“资管新规”?

我们以前买理财产品,都习惯了产品有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率,到期能拿回本金和固定收益。至于机构拿这些钱去做了什么投资,是赚是亏,我们并不关心,反正到期机构总会按照这个收益率给我收益的,这就是“刚性兑付”。

可是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你要赚市场的钱,就得承受亏损的风险。

同样的道理,机构拿了你的钱去投资,一样有可能会亏损。也就是说,你买了理财产品,理论上存在亏损的可能。

但是,这样一来,客户就不乐意了。机构为了保证产品卖得出去,无论实际投资是否亏损,只能按照固定的收益率给客户收益。这么多年下来,客户和机构似乎都已经默认了这个游戏规则。

可是,市场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机构这种“兜底”操作,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敞口,是影响金融稳定的一枚潜在炸弹。因此,“打破刚兑”的呼声从未消减,行业内对于“打破刚兑”的预期也是越来越强烈。

作为普通投资者,虽然感受没有那么深,但也是能够觉察出一些变化的。例如,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弱化了“年化收益”这个概念,突出了“参考”、“波动”、“上日年化”、“不保证本金及收益”等说明。

举个例子,上海银行发行的固定期限理财产品,采用了“客户参考年化净收益率”;招商银行则更为彻底,定期投资产品收益率均按照“上日年化”进行披露。

随着央行在2017年11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打破刚兑”的进程陡然加快;接着,央行等多部委在4月2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打破刚兑”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2

“资管新规”跟我有什么关系?

资管新规里面有哪些条款,是和普通投资者有关呢?有这么几条:

1.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也就是说,如果看到有机构宣传说自家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可以直接说拜拜了。

2.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

什么是净值呢?参照目前公募基金对于净值的定义:

资产管理计划净值 = 资产管理计划净资产/资产管理计划份额

资产管理计划净资产 = 资产管理计划总资产-总负债

合并公式,就得出:

根据新规规定,资管产品中的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以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

上述这些资产,价格都会每天波动,因此也就造成了资管产品的总资产、总负债数值会变;产品的申购和赎回,会造成资管计划份额的变动。这些因素合并起来,资产管理计划净值当然每天都会变化。

因此,机构应当每日披露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而不能像过去一样,给个预期收益率,中间不做任何产品净值披露,到期就按照固定收益率兑付给投资者了。

3.金融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业绩报酬计入管理费。

这句话有点绕,实际和前面几条是息息相关的。

以前金融机构支付给客户的都是固定收益,比如5%,即使机构只挣了4%,机构大概率也会支付给客户5%的,自己承担1%的损失。这就是之前提到的刚性兑付。

反过来,如果金融机构实际挣了7%,它也只支付客户5%的,那2%它自己落口袋里了。也就是说,金融机构没有将投资收益超过预期收益率的部分给投资者,而是转化为管理费或者直接纳入中间业务收入。

未来,资管产品要变为净值型,就是像基金一样,金融机构只能按比例计提管理费。产品实际收益无论高低都要折算成净值,支付给客户。这样客户的收益很有可能更高,但也有一定概率更低。

3

我买的资管产品,收益是怎么算的?

其实,看到这里,最开始的几个问题,应该已经有答案了。

1、你买的券商资管产品,“总资产”的金额每天都会变,这是因为这个产品已经实行了净值化管理,你看到的数字,就是机构根据产品净值算出来的数字。

2、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的产品,之所以每天都会有一个“昨日收益”,就是因为实行净值化管理以后,产品净值每日波动,“昨日收益”就是产品昨天的收益。所以,这里要纠正一个概念,“固定期限”是没毛病的,但是“固定收益”就不那么准确了。

3、买的不同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为什么有的机构产品收益每天发,有的机构产品收益到期发?

因为资管新规有一定的过渡期,所以有些机构改造得早,有些改造得晚。改造早的机构已经对产品实施了净值化管理,收益每天更新;改造晚的机构还没有更新收益计算规则,所以收益还是显示到期发,但是最终也会完成改造的。

如果您对资管产品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后台留言提问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