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在選擇軟件外包公司的時候,

最看重的就是技術團隊的專業度,

但這種專業度不拉出來練練是看不出來的。

但就算是拉出來練練,

你不懂技術,

還是看不出來!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這幾乎是所有項目公司的痛!

所以,

一般客戶都會通過外包公司做過的案例,

來判斷這個公司技術團隊的專業度。

這個環節會出現幾個“坑”。

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第一種坑——偷換概念坑

表現一:純騙

客戶問外包公司“你們有什麼知名案例嗎?”

外包公司說“有啊,某團,某點評,某程網,某號店……”

外包公司會說出一些一二線,

或者是三線有一定知名度的app名字,

把這些說成是他們的案例。

客戶有時會有所懷疑,

但往往不去深究事實,

因為耗時耗精力,

就算拿出證據了,

對他們自己的項目也沒什麼太大幫助。

遇到客戶這樣的問題,

外包公司的回答90%都是偷換概念或者乾脆純騙。

不管你找的這家公司是真有幾百個人的大公司還是隻有幾個人的小公司。

客戶喜歡聽大案例,

這樣放心。

但是在互聯網技術領域,

大公司的互聯網產品是不可能外包給別人做的。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實際情況是,

任何你但凡聽說過小有名氣的App,

基本都是互聯網公司自己的技術團隊做的,

一般不會找外包公司。

因為,

一個運營的相對成熟的app項目,

它的運營團隊要隨時與技術團隊溝通,

而且這個技術團隊是專門為這個項目服務的,

不可能再分出精力做其它的項目。

你可以在百度搜索任何一家你聽說過的app名字或者互聯網公司名字+招聘2個字,

都能看到他們長期在招聘大量的程序員工程師,

同時公司長期備有幾十到幾百,

甚至上千人的技術團隊。

也有找外包公司的情況,

但基本都是在最早創業初期的第一期找的外包公司。

而他們後來出名的那個app系統跟最初找外包做的,

已經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業務代碼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外包公司做的就是前期低成本試錯的一個東西,

很可能一次都沒用過就直接報廢。

一直用外包公司來做的情況也有,

但是極少。

一般這種情況都是項目運營公司與技術外包合作,

將這個外包公司作為項目運營公司的一個技術部門。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滴滴打車之前最早就是找的外包公司開發的,

但是基本沒正式用過就直接報廢了,

自己成立技術團隊重新做。

但是這家外包公司可能在N年後,

在滴滴打車牛B了以後,

會跳出來跟客戶說:滴滴打車是我們公司的客戶案例,

滴滴打車是我們公司做的。

他們利用的就是偷換概念,

因為他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客戶不懂且不會較真。

滴滴打車當前找他們做並不是因為他們牛B,

而是滴滴打車可能也是被他們坑了。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表現二:吹牛B

有些外包公司組團在這個很出名的App公司團隊初創的時候,

跟這個團隊的創始人吹過牛逼,

也只是吹過一點牛逼而已,

可能並沒有實際合作項目。

然後這個外包公司N年後發現當年一起吹過牛逼的那個小夥伴做成功了,

於是他也跳出來說XX是我客戶,

XXApp是我們客戶案例。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表現三——偷換概念

比如很大的互聯網公司,

如某程網或者某點評或者某號店,

他們平時做技術開發的時候也會有忙不過來的時候,

會找些外包公司進行一部分的人員外包,

請幾個技術員過來幫忙臨時做幾個月的技術支持。

技術人員一般接觸的多是邊緣化的技術含量較低的東西,

基本接觸不到核心部分的業務代碼。

而這時候外包公司又會說“這些大牌app是我們做的”。

偷換概念,

顯得自己很牛B。

在app外包領域裡真的這麼幹的公司非常多,

甚至大量已經上市的外包公司也吹這樣的牛逼。

偷換概念樂此不疲。

其實跟大牌項目公司合作

是件很值得驕傲的事,

因為它可以證明

外包公司有接觸大項目的經驗,

證明這個技術團隊

實力還是很強的。

但誇大事實就不好了。

“某大項目app是我們公司做的”

這句話太坑了!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第二種坑——避重就輕坑

與外包公司籤合同時一定要仔細看,

很多時候被騙的客戶自己公司是有法務的但是也一樣被騙。

因為法務和律師根本看不懂那些看似專業的技術詞語。

所以並不知道這些合同裡的內容是在扯淡還是合理的。

尤其是在驗收標準和開發要求的這幾大塊上。

基本如果項目公司沒有懂技術的,

哪怕有專業的法務也太容易被騙。

一般體現在合同裡對需求描述的不詳細,

或者壓根合同裡就沒有提到需求,

只說要做個某某app,

多少錢什麼時候交付。

這樣的合同其實壓根沒有一點卵用。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之前商量的做個某某app只有口頭討論了需求,

但是如果沒非常詳細的落實在合同裡,

最後外包公司隨便給個東西也能交付,

甚至壓根就不是最早商量的,

因為合同裡並沒有證據能證明項目技術方面要做的到底是什麼。

同樣的,

還有開發方式,

原生還是混編,

H5還是加殼,

驗收的標準是什麼。

這些如果不提,

每一次都是提前被埋下的炸彈,

遇到了騙子去法院都白瞎,

沒有證據就是合法的騙。

一般負責任的外包公司在合同裡,

都會非常詳細的給到一個很長的需求文檔,

根據項目的大小起碼有幾十頁,

裡面有各自原型圖和需求說明。

用到的技術,

項目架構,

開發方式等等都講的非常清楚。

這個文檔是合同非常重要的附件,

裡面詳細的描述了你們這次項目具體是要做成什麼樣子。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如果沒有這個,

雙方簽完合同的時候其實都是懵B的。

要做什麼根本沒個界定,

到時候胡亂拿個東西交差也是不違反合同的。

避重就輕,

魚目混珠,

之前口頭答應得特別好,

但落實在合同裡的時候,

關鍵信息卻決不提及,

最後功能實現不了,

或者需要增加各種費用,

把客戶對技術開發

這個行業的不瞭解

當成坑讓客戶自己掉進去。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讓我們一起來“跳坑”

除非有足夠的技術經驗才能繞過上面說的這兩種坑。

項目方可以在選擇外包公司之前,

找一個懂技術的人員參與進選擇外包方和項目技術溝通,

可避免很多掉坑的危險。

但,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誠信的外包公司。

星億達認為,做事先要講誠信,才能把事做好,才能把團隊帶好,才能把客戶維護好。

一個講誠信的企業也不會容忍用低級的技術服務客戶。

這就意味著,講誠信的外包公司的技術人員也是很過硬的。

因為,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小,如果你給一個客戶埋進了“坑”,那他的朋友肯定會繞著你走,甚至會避而遠之,畢竟誰也不會傻第二次。

技術外包公司的坑~讓我們來做個“跳坑”遊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