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時應該先放水還是先放米?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營養?

煮粥時先放水還是先放米,看似一件小事,卻讓很多人糾結不已,有些人糾結的是味道,有些人糾結的是營養,那麼煮粥到底是應該先放水還是先放米?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營養?

煮粥時應該先放水還是先放米?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營養?

煮粥是用涼水煮好還是熱水煮好?

一般我們會糾結於煮粥時先放水還是先放米,這取決於水是涼的還是熱的,如果是涼水,當然無論是先放水/先放米還是同時放,對於結果都沒有影響。但是煮粥時水的冷熱,對於大米的營養就有很大的講究了,對於大米來說,加熱的時常長決定了維生素損失的多少,加熱的時間越長,維生素損失的就越多。這也能說明,為什麼在電飯煲中保溫的米飯,隨著時間的延長,維生素b1會損失所餘部分的50%-90%,因此,要想保證粥中維生素儘可能等保留(礦物質在烹調的過程中損失不大),要縮短加熱的時間,那麼最好在水開以後再放入大米,這樣煮粥不但會更快,還能更多的保留維生素。

煮粥時應該先放水還是先放米?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營養?

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營養?

大米因為是精加工的穀物,在主食界,大米可以說是一種十分“嬌氣”的食物了,雖然大米中B族維生素很豐富,但是因B族維生素是水溶性維生素,在淘米時,易隨著淘米水而流失,因此在淘洗時,不易淘洗次數過多,並且儘量避免過度搓洗。在淘米時還應注意,水溫不易過高,大米浸泡的時間不易過長,水不用加的太多,這樣可以儘可能減少維生素的流失。煮粥時加鹼雖然使粥的口感變的更好,卻會造成B族維生素全部被破壞,儘可能不要為了追求口感而損失大米中的營養。另外有一種小吃叫撈飯,在南方撈飯比較常見,撈飯的做法是將米先煮到半熟,再撈出來蒸,這樣製作米飯的口感會變的更好,但是我們知道大米中的B族維生素是水溶性的維生素,這樣的做法會損失50%-70%的維生素。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只要稍微多注意一些烹飪方式,就能儘可能保留食物中的營養。

煮粥時應該先放水還是先放米?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營養?

科普: b族維生素對人體非常重要,如維生素b1有營養神經/維持心肌正常等作用。維生素b2預防脂溢性皮炎/口舌生瘡等。煙酸有增強胰島素效能作用/預防糙皮病/3d症狀(皮炎/腹瀉/痴呆)等作用。維生素b6有預防口舌炎/易激惹/抑鬱等的作用。葉酸有預防巨幼紅細胞貧血/胎兒畸形/高血酮等作用。維生素b12有預防巨幼紅細胞貧血/高血酮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