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老妈,你最近脾气很差,是不是更年期了?”

……

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生活中“更年期”是一个敏感的词

不少中年女性出现

月经紊乱、潮热出汗、情绪难自控时

会想到是否到了更年期

却不知道

抑郁、关节疼痛、心慌等也与更年期有关

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近日

龙湾一医更年期门诊开诊

医生发现

更年期女性误诊率高

门诊案例

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46岁的阿芬,最近常常这里痛、那里痛。颈背部疼痛,她去骨科就诊,诊断颈椎退行性病变;头痛去神经内科看病,医生说她是神经衰弱;身体各种不适导致她夜里睡不好觉,找中医师看失眠,说是阴虚火旺。前不久,她又有心慌、心悸的症状,尤其是生气之后,胸闷难受,去心内科就诊,心电图、心脏B超等查遍没发现异常。心内科医生了解到她还有月经紊乱,便建议她看“更年期门诊”,雌激素检查结果表明更年期,治疗一个月后,折腾她半年的身体各种不适,总算消停。

“这是我门诊碰到的一个病例,更年期患者走错诊室很常见。”龙湾一医妇科主治医师林静每周二上午坐诊更年期门诊,患者主述的症状五花八门,最常见表现是月经紊乱、潮热、烦躁易怒等,有些会表现抑郁、心悸、尿频尿急、骨关节酸痛等。

“所以,女性45岁到55岁之间,如果发现月经连续两三个月提前或延后7天、经量突然减少,或干净不了等异常情况,应警惕是否为更年期来临。” 林静解释,老百姓俗称“更年期”,医学名叫“围绝经期”,此时女性由于卵巢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及时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老年疾病。

补充激素持续年轻状态

预防骨质疏松

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国际绝经学会提出,激素治疗是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据世卫组织统计,2030年,全球将有12亿以上更年期妇女,中国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的1/7。国外更年期女性激素治疗者有20%~40%,国内却不足2%。部分原因在于很多女性认为,更年期熬一熬就过去了,没必要治疗。

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龙湾一医妇产科主任王彩霞表示,雌激素是女性的“保护伞”,在维持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同时,对身体的其他器官起到重要的作用。女性更年期熬一熬,一两年其综合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下降的后期危害却不知道,而适当补充雌激素,不仅可以改善近期症状、优雅生活,而且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直结肠癌、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预防绝经后女性骨量的急剧丢失。“我自己正处于更年期,也在补充激素。我很后悔,我妈妈更年期时没有补充激素,导致老年时动不动就骨折,痛苦不堪。”王彩霞说道。

“一听到激素治疗,她们就拒绝,认为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多,其实这和雌激素、孕激素是两码事,更年期女性适当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就如同身体缺钙需要补钙一样,很安全,多项医学研究表明,不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风险。”林静指出,更年期女性激素治疗前,需要综合评估,排除禁忌症,治疗应个性化以及治疗时定期监测。

“我的一个卵巢早衰‘早更’的病人,激素治疗从35岁开始到现在48岁,每年监测,月经正常、身体状态很好。也就是说,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益处远远大于可能出现的风险。”王彩霞提醒,更年期女性激素治疗有‘窗口期’,即60岁以内、绝经低于10年,如果错过时机,身体遭受的伤害不可逆。

林静表示,更年期女性保持心情愉悦尤为重要,同时多运动有助于情绪调节,建议每周至少3次进行瑜珈、快走、游泳等运动。饮食上,建议少食肉类,多食谷类和大豆,尤其是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激素,可适量食用。

排版:范素静

审核:王冬叶

让科普成为一种乐趣

长按二维码关注

警惕丨更年期女性,别走错门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