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一念心性不是因緣,不是自然,也是因緣,也是自然

淨界法師:一念心性不是因緣,不是自然,也是因緣,也是自然​ 佛陀對於我們這一念心到底是什麼相貌,花了很多時間:因緣、自然,有時候講不是因緣、不是自然,但是有時候講其實它也是因緣、也是自然。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麼都不是。你離開了你這一念清淨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緣也錯,追求自然也錯,什麼都錯,那真的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如果你把心帶回家以後,這個時候你說它是因緣也對,你說它是自然也對。

比方說,唐朝有一個叫懷讓禪師,他去參學六祖大師。六祖大師看到他,二話不說,就直接考他對內心世界的瞭解。他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從什麼地方來?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六祖大師繼續問他:“還有修證否?”懷讓禪師回答:“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六祖大師說:“即此染汙不得,即是三世諸佛之所護念。”

懷讓禪師第一次答我們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他說,“說似一物即不中”,其實這句已經道出他中道了義的無戲論法,離言真如。就是當你迴歸本性的時候,是離言說相的,你不能講話的。但是,離言說相,到底是有沒有錯認消息,也沒人知道。中道了義無戲論法,真實的體性的安住,是沒有言說相的,是唯證方知的。所以六祖大師繼續問。他說,那有沒有修證呢?有沒有可以修證的過程呢?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無”。“修證即不無”就是講因緣,的確是可以修證。你看我們剛開始煩惱很重,但是煩惱現前的時候,我們常常說,煩惱最怕你迴光返照,因為它沒有根。煩惱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你只要問它一句話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你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我們經過一次一次的觀照,誒,煩惱真的淡薄了,正念加強,那就是修證嘛。心念透過你的觀照,你發覺你的心態每天在改變,思想觀念在改變,那這個就是因緣。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樣了嘛。你看到一件事情,你產生了想法。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不一樣,那這個真的是“修證即不無”,的確是有它的功德相。但是“染汙即不得”。迴歸到那一念本體的時候,你不管是怎麼修證,那個清淨的本性是完全沒有改變。所以,你要能夠迴歸到一念心性,你說它是因緣,有它的斷惡修善的功德,也對;你說它自然,其實你斷惡修善,還是你的本具功德的開顯。只要你法法消歸自性,都對。
淨界法師:一念心性不是因緣,不是自然,也是因緣,也是自然

其實,因緣跟自然這個應用是很廣的。你看日本有一個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他有一天去參訪一個日本老禪師。他跪在老禪師面前說,請大師開示管理之道。他本身就是經營之神。禪師在開示的時候很少用講話的,他就拿一個杯子給松下,你幫我把這個杯子拿著。然後就幫他倒茶。倒了以後,就請他喝下,把這個茶喝下去。喝了以後,又倒了一杯又請他喝下,又倒了第三杯又請他喝下。這個松下也是悟性很高,他說,謝謝禪師,我知道怎麼管理了。因為杯子本來是空的嘛,無為嘛,倒滿了以後就是有為,那你喝下又變成無為。自然就是無所為,因緣當然是有所為。我們去管一個人,到底是要主動積極有所為,還是要保持默然無所為,這個就是要平衡。

我相信做過執事管理的人都知道(我個人也帶過人),很多事情你不能管,越管越糟糕,你只有默然。有些事情是不能處理的,越處理越糟糕,讓時間去處理,讓它過去就OK了。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處理不行,不處理更糟糕。那就是考驗一個人的智慧。到底是要有所為,保持因緣的造作,還是保持一個自然的無為。

我們有一個原則。基本上來說,我們大乘佛法在修學的過程當中,面對過程是要強調因緣,要主動積極,你看我們講“凡事盡心盡力”。但是面對結果,我們的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業力”。所以我們對過程的態度跟面對結果的心態是不一樣。云何應住?云何調伏其心?其實調伏你的心就是因緣跟自然,一個是空觀,一個假觀,這兩種而已,沒有第三種。

所以這個地方,其實佛陀已經把整個調心的方法道出來了。當然,正式的修學是在下一科,但是這一科其實已經把這個輪廓說出來了,通過雙遮雙照來講到這個中道的無戲論法。

這一段等於是把因緣跟自然的觀念全部作一個總結。也可以說,第一大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的整個思想,到這個地方告一個段落。

——《楞嚴經》第五十五講
淨界法師:一念心性不是因緣,不是自然,也是因緣,也是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