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應該是發給某個人看的吧

你的朋友圈應該是發給某個人看的吧

文:90後大叔

“ 後來不懂愛的人慢慢懂了 ,懂愛的人卻不敢再愛了。 ”

“這一段話,你本來是發在微博和網易雲的,後來在微博刪了有重發了一次,但是這次配上了兩張圖,然後今天在微信上又發了一條。我不知道你是真的那麼努力地想要期待這世間的美好,還是有個你期待的人出現在你的圈子裡了。你最近那麼頻繁地更新朋友圈,我總覺得你是在發給某個人看的,我害怕我的直覺,而且從那以後,你不太待見我了,這些我都感覺得到的。或許,我要放棄的時候,求你別對我笑,一廂情願就得願賭服輸,你隻字未提我愛你,我卻句句都是我願意,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習慣性的去刷朋友圈,漸漸的發現都是為了發給某一個人看的。有意無意都會小心翼翼發自己的每一條朋友圈。用最深情的文字點綴著自己的朋友圈,為了就是等一個可以讓它再次美化的人出現。

你的朋友圈應該是發給某個人看的吧

記得曾有人說過:“微信置頂聊天,只有她一個人,但她從來沒主動給我發過信息。”

有時候,某條微博,某條朋友圈,是故意發給某個人看的,想讓她看到,又害怕她看到,更害怕她看到裝作看不到,就像一場暗戀,害怕讓她知道,害怕她不知道,更害怕她知道之後裝作不知道。在等一個贊,在等一個評論,在等一句“我也喜歡你”。往往著急解釋的往往是被說中心思的那一個,不屑一顧說矯情的,或許是最柔軟的。誰說在飛機場等不來一艘船,等強大到可以把他們建到一起的時候,那艘船自然會駛來,但是曾經等待船來的人大概已經不需要它了。

無話不說的小夕,那天給我上了一節課。她說:一直以為不打擾就是對他最好的保護,也是最好的守候。偷偷把自己的朋友圈“打扮”了一番,為了就是讓他在這個圈子裡面能對上話。因為我不想冒昧的去無理由的去打擾一個“成年人”,也不想毫無理由的去了解別人的“故事”。

你的朋友圈應該是發給某個人看的吧

“時時刻刻告誡自己要做一個體面的成年人。”

於是故意發給某個人看的朋友圈,一個人半夜裡躲在被子裡流的眼淚,那些人前的尷尬和自以為是的化解,通通都不做數了。

“我們要不動聲色,我們不許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

我也想要撒潑不懂事隨時撂挑子隨時撲在你懷裡的,想要在你一句話都不說就離開的畢業前夕哭著喊著拽著你的衣角大聲說你不要走的。

“可現實告訴我這些一點都不體面。”

你的朋友圈應該是發給某個人看的吧

一旦成年人這頂帽子被扣在頭頂,就意味著行走於市的圓滑和成熟,還有故作的灑脫。我不喜歡,我喜歡有人可以揉著我的頭髮跟我說“你在我面前長不大也沒關係的,真的。”其實每晚的朋友圈都是發給某個人看的,他沒有評論沒有點贊所以睡醒就刪了。多希望能得到他能“牽扯”進來,可偏偏刷了好幾遍的朋友圈,回覆了一遍又一遍,偏偏評論裡面出現並沒有他的身影。

後來才知道,我們發的朋友圈其實就是為了讓某人可以看到,分享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個悲傷,每一個快樂。也許是因為成長,讓我們各自扣上了一把“枷鎖”。不再像以前一樣,有什麼煩心事就選擇找那個每天固定聊天的人,也不會無緣無故去找那個她(他)分享自己的悲與傷,漸漸的我們選擇了公開,其他之前一直和你互動的他能過來給你一點暖心的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