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頂尖操盤手靠什麼成功?生理交易信號顛覆你的交易思維

操盤手,一個神秘的職業。一個頂尖的操盤手靠的是什麼?機器自動化的高頻交易還是自我直覺的市場悟性或者說是靈敏度?答案是後者,即生理交易信號 。

揭秘|頂尖操盤手靠什麼成功?生理交易信號顛覆你的交易思維

劍橋大學主導的最新研究顯示:來自身體的信號,即金融業人士所稱的“直覺”,有助於造就優秀的市場操盤手,且對“直覺”的靈敏度是金融交易成功的一個強大預測指標。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根據劍橋大學牽頭開展的研究顯示,對“直覺”的靈敏度是金融交易成功的一個強大預測指標。

對18名對沖基金交易員的研究發現,具有較大“內感”(interoception)——感知自己的身體狀態的能力的人能賺到更多錢,在紛亂的金融市場生存也更久。

研究報告的作者們總結稱,他們的研究結果似乎表明,來自身體的信號,即金融業人士所稱的直覺,有助於在市場上操盤成功

他們表示,通過結合身體和大腦,最優秀的人類交易員可以勝過計算機算法。

為了評估內感,研究人員測量了受試者在不把脈、也不接觸身體任何部位的前提下察覺自己心率的能力。這18名男性志願者都是高頻交易員,在歐元區危機尾聲階段在一家名稱不詳的倫敦基金買賣期貨合約。

他們只在短時間內持有自己的交易頭寸,這種操作需要他們在吸收大量信息和快速識別價格模式的基礎上作出瞬間決策。資深作者、曾在華爾街當過交易主管的約翰·科茨(John Coates)表示:金融市場的這個角落尤為無情,淘汰很快,賺不到錢的交易員撐不了多久。

在研究對象組中,根據各人的內感能力,可以預測出其產生的利潤和作為一名金融交易員的“工齡”。科茨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似乎表明,他們成功地讀取了真正的、寶貴的生理交易信號,即使他們不知道自己在這麼做。

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削弱了“有效市場”理論,後者認為人類參與者不可能持續跑贏大市。

但研究團隊的另一名成員、劍橋大學的馬克·格內爾(Mark Gurnell)表示,一個交易員的生存和成功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的生理存在關聯。科茨補充說,這項研究也給有關計算機算法是否能夠勝過人類交易員的辯論帶來啟示。

科茨強調:如果我們認識到,身體和大腦作為一個單一的功能單位發揮作用,他們形成一個拋物面反射鏡,收集無法被顯意識分辨的信號,那麼我們也將認識到,我們在快速模式識別方面是怎樣的構造精美,人類確實可以抗衡機器。

備註,本文所指的操盤手非“聽取指令下單的操盤手和交易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