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媒體們的搬運抄襲現象

搬運抄襲不僅僅是個人自媒體的現象,許多大報社也這樣做。如果沒有經歷過創造,根本體會不到創造的辛勞,一篇800字的原創文章,可能要耗時一個多小時,再加上尋找配套的圖片,就更久了。而視頻的製作也並不簡單,但是在微博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大報社、大平臺也是把別人的視頻原封不動變成自己的東西,頂多加幾個表情。

怎麼看待媒體們的搬運抄襲現象

一味地追求熱點,這麼做是為了什麼?為了錢。然而搬運抄襲並不能帶來多少錢,隨著熱點的曝光,越來越多的搬運抄襲者加入,熱點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快被瓜分乾淨,連塞牙縫都不夠。為了理想?搬運別人的東西實現了自己什麼理想?是傳播了自己的聲音還是讓別人認識了你?不,只是淪為了一個令人不屑的搬運工。

不僅是媒體領域,其他行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搬運和抄襲,比如我們的手機行業。一款新風格的手機出現後,後面的手機外形和系統就全都長那樣了,好像手機就應該長那樣。還有很多所謂全網獨播的綜藝節目,也是將國外的著名節目照搬照抄過來。

怎麼看待媒體們的搬運抄襲現象

​我們的模仿能力很強,但是創新能力很差。創新來自哪裡?創新來自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認識新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更來自生活,在生活中才會不斷讓自己的知識與現實進行碰撞。生活是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社會是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每個人每天都因為不同的目的而奔波,產生新的故事。品味生活,感受人生,才能創造出與眾不同、又接地氣的作品。而坐在辦公室裡再怎麼苦思冥想,又能想出什麼鬼點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這個道理。

怎麼看待媒體們的搬運抄襲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