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在对散养鸡舍布置时,我们应抓住散养鸡舍的七大重点来布置。

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1、朝向

朝向指散养鸡舍用于通风和采光的窗户和门朝着的方向。散养鸡舍的朝向与鸡舍的采光、保温和通风等环境效果有关。朝向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来确定。适宜的朝向要满足鸡舍的光照、温度和通风要求。

我国地处北纬20°~50°,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冬季小、夏季大,为保证鸡舍冬季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热,防治夏季太阳过分照射,鸡舍宜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左右朝向较为合适。散养鸡舍朝向不仅影响采光,而且与进入到鸡舍的冷风有关。冬季主风向对鸡舍迎风面造成压力,使墙由外向内渗透寒气,造成冬季鸡舍热量散失,温度下降。鸡舍长轴与冬季主风向平行或呈0°~45°的朝向,冷风将纳入少,有利于保温。鸡舍长轴与夏季主风向平行或呈30°~46的方向,涡风少,通风均匀,有利于防暑。北方地区,冬春季风多西北风,鸡舍以南向为好。

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2、间距

鸡舍的间距是两栋相邻鸡舍纵墙之间的距离。鸡舍合理的间距是鸡群防疫隔离的条件,能减少鸡含之间的相互感染。散养鸡舍通过窗户排出污浊的空气和水汽,其中夹杂着灰尘和微粒,一些病原微生物会附着其中,如果鸡舍过近,就会通过空气流通进人相邻的鸡舍,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同时鸡舍间距影响鸡舍通风和采光的效果。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鸡舍的间距保持房檐高度的3~5倍,能满足鸡舍的光照,通风和防疫要求。若距离过大,则会占地太多、浪费土地,增加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也不便。若距离过小,会加大各舍间的干扰,对畜舍采光、通风、防疫等不利。

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3、跨度和长度

散养鸡舍的跨度一般不宜过宽,鸡含高度较低,靠窗户自然通风,其鸡舍跨度以6~10米为宜,这样舍内空气流通较好。鸡舍的长度没有严格的限制,考虑到工作方便和饲养方式,一般以20~50米为宜。鸡舍的总面积依鸡的数量确定。

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4、高度

鸡舍高度根据饲养方式、鸡舍大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鸡舍的净高(从地面到屋檐或天棚的距离)为2~2.4米,炎热的地区,可增高到2.5米左右,加大鸡舍高度可以加强鸡舍的通风,缓和高温的影响。在寒冷地区,鸡舍的高度适当降低有利于保温。考虑人的进出和管理方便,散养鸡舍高度不能低于2米。

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5、鸡舍数量和面积

根据林地面积和养鸡的规模、饲养密度确定修建鸡舍的数量。一般鸡舍之间间隔150~200米,每个鸡舍容纳300~500只青年鸡或200~300只成年鸡。

通常地面平养情况下,雏鸡、中鸡和蛋鸡饲养密度为:0~3周龄为每平方米20~30只,4~9周龄为每平方米10~15只,10~20周龄为每平方米8~12只,20周龄后为每平方米6~8只。

如果设置的散养鸡舍数量较少,或鸡舍之间距离过近或连在一起,容易造成鸡只集中在一个范围觅食,造成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影响鸡的生长,使鸡容易患病。

散养鸡舍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鸡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保证雏鸡能有足够的活动范围、适宜的采食空间和充足的饮水,有利于鸡群的生长发育。密度过高会限制鸡的活动,并造成空气污染,会诱发啄肛、啄羽等现象发生。同时,由于空间拥挤,弱小的鸡经常吃不到足够的饲料,体重不够,造成鸡群均

匀度差。

在林地、果园中鸡棚不能随意搭建,任鸡自由活动,否则会造成鸡舍附近场地寸草不生,土壤硬结,而离鸡舍较远处则野草丰盛,不能做到科学轮牧。

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6、鸡舍屋顶形式

鸡舍屋顶形状较多,有单坡式、双坡式、双坡不对称式、拱式、平顶式,钟楼式和半钟楼式等,一般最常采用双坡式,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采用单坡式。单坡式鸡舍一般跨度较小,适合小规模的养鸡场;双坡式鸡舍跨度较大,适合较大规模的鸡场。在南方干热地区,屋顶可高些以利于通风.北方寒冷地区可适当降低散养鸡舍高度以利于保温。

抓住散养鸡舍布置的七大重点

7、鸡舍地面

雏鸡舍地面平养时应铺设垫料,或利用网上饲养,也可立体笼养育雏,刨土和沙浴打滚是鸡的天性,鸡舍内密度大,活动空间小,是土地面时,鸡活动或遇应激时炸群,鸡舍则尘土飞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很容易引发鸡的呼吸道疾病,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死亡。成年散养鸡舍地面可设置架床。铁架床结实耐用,而且便于清理打扫。要注意网眼大小合适,使鸡的脚不会卡在里面,并且要磨平,防止扎伤鸡。使用竹架床时弹性大,鸡喜欢扎堆生活、时间一长,竹架容易被压变形。

本文为林下养鸡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文链接:http://www.ji100.cn/2168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