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國城市羣第四極?

街拍精選


謝謝您的邀請。我們知道,中國目前的地域經濟發展是東部沿海地區好於中部地區,而中部地區又好於西部地區。


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迅速發展,由北至南,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增長極

,也是中國的三大經濟引擎,三架馬車,牽引著中國這個無比龐大的經濟體前進。

我們也知道,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國家。中國發達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都在這三個城市群當中。我們要想實現國家的富強與振興,必須是整個國家經濟的均衡、全面發展。那麼顯然,只有這三個經濟增長極城市群還不夠,需要更多的這樣的城市群,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其實,隨著近些年中國經濟的


發展,中西部地區也開始逐漸形成了一批有實力,有前景的城市群。比如中部地區的長株潭城市群,西部地區的渝蓉城市群等。那麼,在中國近些年初步形成的城市群中,哪一個會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後的第四極呢?
我個人認為,如果現在初步形成的那些城市群,單個出來,都還顯得有些單薄。如果幾個城市群協調發展,互相補充促進,就更具發展潛力。目前最看好的當屬長江中游的“中三角”。中三角由湖北的武漢城市群與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以及江西的環鄱陽湖城市群組合而成。三者地理位置上相近,都屬於中部地區、長江中游,形成三角形,習慣上稱“中三角”。

“中三角”所屬的的兩湖,歷來就是科教強省,武漢的整體科教實力排名全國前列。長沙目前科創發展勢頭良好,銀河系列超級計算機、和諧號系列動車等,都出自於以長沙為核心的長株潭城市群。而南昌,雖然目前相對發展比不上武、長。但是,作為生態城市群,也有其優點,近年發展也比較迅猛。如果這三個城市群統一規劃,協調發展,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一定會成為中國這輛馬車的第四個輪子。

東部沿海已經有了三個城市群經濟增長極,下一個定會首先出在中部地區。而這一個,當是“中三角”城市群。我們拭目以待吧!


那詩那遠方


中國三大城市群肯定是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這三大城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每個城市群至少有兩至三個甚至更多超級城市巨無霸的存在。而不僅僅是圍繞一個超級城市為中心。我認為,隨著國家剛公佈將海南省全島建設我國最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建設自由貿易港,北部灣城市群必將發展成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發展的強大經濟向內地傳導的必經重要腹地,連通我國西南和中部地區對外開放和聯通。


(從廣東湛江海安擺渡到海南省海口的輪渡)




我所說的所謂的超級城市,就是城市GDP至少已近一萬億,人口近1000萬。這種城市,在2017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基本可以排在前15名至17名左右。

這17個城市按2017年GDP排名分別是:

1.上海(30133億元,人口2418萬)。

2.北京(28000億元,人口2171萬)。

3.深圳(22286億元,人口1090萬)。

4.廣州(21500億元,人口1404萬)。

5.重慶(19530億元,人口3372萬)。

6.天津(18595億元,人口1547萬)。

7.蘇州(17000億元,人口1065萬)。

8.成都(13890億元,人口1592萬)。

9.武漢(13400億元,人口1077萬)。

10.杭州(12556億元,人口919萬)。

11.南京(11715億元,人口827萬)。

12.青島(11258億元,人口871萬)。

13.無錫(10511億元,人口653萬)。

14.長沙(10200億元,人口765萬)。

15.寧波(985億元,人口788萬)。

16.佛山(9500億元,人口846萬)。

17.鄭州(9003億元,人口1001萬)。

長三角城市群裡有上海(第1)、蘇州(第7)、杭州(第10)、南京(第11)、無錫(第13)、寧波(第15)等6個超級城市及大城市群員在內,有浦東新區和上海自貿區帶動,有三個省會及直轄市,形成強大區域合力。

珠三角城市群裡有深圳(第3)、廣州(第4)、佛山(第16)、東莞(第19)4城市在。附近還有正在通過港珠澳大橋等多種便利交通與大陸經濟緊密相連的極具國際競爭力的國際開放大城市香港、澳門在城市群範圍內,這裡還有前海、南沙和橫琴組成的廣東自貿區在內帶動,經濟非常有活力。

京津翼城市群裡有首都北京(第2)、天津(第6)兩大很歷史影響的大城市和唐山(第27)、石家莊(第32)在。加上新近設立的雄安新區,明顯實力非常雄厚,前景非常明朗。


這三者無疑是前三極。

第四極,有人看好成渝城市群(有排第5的重慶和排第8的成都),有人認為是中三角(有排第9的武漢和排第14的長沙)。雖然這兩城市群每個群也有超級城市存在,但他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夠,表面上有群之形也實際上無群之神。沒有明顯的經濟發展強大的傳導力存在。

我認為,第四極應是北部灣城市群。海南得到實施自由貿易港新政策,如果僅靠800多萬的海南人自我發展是不可能有什麼大作為的,必須以海南貿易港為對外自由貿易的強大口岸,通過雷州半島和廣東、廣西的環北部灣城市群這些海上交通極為方便的隔海相望的港口城市作為腹地,向我國內陸傳導,帶動一大片。

在北部灣城市群中,雖然暫時沒有超級大城市,但有全國GDP百強城市南寧(第50名)、茂名(第77名)和湛江(第81名),有一定經濟底子。又有南寧和海口兩個首府和省會城市存在,廣西也在密鑼緊鼓地準備申請自貿區,若能在廣西自治區成立週年有政策紅利傳來,北部灣城市群必將如虎添翼,實現強大的崛起。這裡的城市群崛起符合國家發展的利益。這裡崛起會充分展現中國絲綢之路倡議的對外貿易的強大吸引力,並與東南亞及周邊其它國家走向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的美好明天。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先了解一下世界公認六大城市群:美國-加拿大五大湖城市群,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國南部城市群,歐洲西部城市群,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中國規劃的城市群主要有: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中三角(武漢、長沙、南昌),中原城市群,哈長,遼中南,北部灣,關中,海峽西岸,山東半島。



中國第一極:長三角



第二第三極:珠三角和環渤海(京津冀)

誰排第二不太好說,就不分先後了。



個人比較看好第四極潛在可能的有:成渝城市群、中三角城市群。

1.成渝城市群:面積18萬k㎡,人口0.9億,GDP:3.7萬億,礦產資源豐富。位於長江上游,地勢落差大,河流徑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近些年四川、重慶經濟發展迅速。核心城市:重慶,成都。



成渝城市群具體範圍包括重慶市的渝中、萬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銅梁、榮昌、璧山、梁平、豐都、墊江、忠縣等 27 個區(縣)以及開州、雲陽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北川縣、平武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雅安(除天全縣、寶興縣)、資陽等15 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909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76萬億元,分別佔全國的1.92%、6.65%和5.49%。

2.中三角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長沙、南昌三大城市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組合,涵蓋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2014年的經濟總量超過4.5萬億元。



2012年2月10日,長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會商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這標誌著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從構想、探索,進入全面啟動和具體實踐新階段。

比較發展要素,長江中游得中獨厚。連南接北、承東啟西,湘贛鄂皖成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豐富的水資源,密集的人才和智力資源,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產業基礎。


潮過廣陵半江愁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公認的中國三大城市群。目前,有資格爭奪中國城市群第四極的有成渝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簡介:它是以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四大城市為中心的超特大城市群組合 ,包含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佔地面積約34.5萬平方公里,其城市空間規模堪稱全國乃至世界之最,正逐步成為我國的第四經濟增長極,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7.1萬億元。



成渝城市群簡介:是橫跨四川和重慶的城市群,包括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北川縣、平武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雅安(除天全縣、寶興縣)、資陽等15個市,重慶市的渝中、萬州、黔江、涪陵等27個區(縣)以及開縣、雲陽的部分地區,總面積24萬平方公里,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4.8萬億元。



從上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還是人口數量,還是城市群覆蓋面,長江中游城市群都佔據壓倒性優勢。



除了經濟,長江中游城市群在科教、交通、醫療等方面,均比成渝城市群要強大很多,畢竟長江中游城市群體量更大,而且還擁有武漢這樣科教文衛超級強大的城市,長沙、合肥交通和科教也不弱,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慶兩座城市比較強悍,其他城市幾乎不值一提,加分很少。



單個比也是輸,武漢實力和成都接近,重慶肯定比不過長沙➕合肥,長江中游城市群還有南昌、宜昌、襄陽、岳陽、常德、湘潭、九江、蕪湖等一幫城市,隨便抽出哪個,都可以吊打四川第二大城市,總之情況差不多就是這樣。

2017年,長三角擴容至安徽,面積超過了長江中游城市群,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第一大城市群的地位。


可汗說事


我看回答成渝城市群的很多,作為山東人有些不服氣,四川加重慶,現在人均和總量有山東多嗎?雖然成渝城市群在國家定位中比山東半島城市群高,但以後發展,我覺得山東半島城市群不一定比成渝城市群差。


我愛這世界333


首先,珠三角、長三角已經有了城市群,珠有廣州核心,長有上海核心;但是老夫從來不承認環渤海有城市群——之前本就是魯、津、冀、遼各自為戰,哪裡有什麼群,哪裡有城市鏈?這幾年隨著中央加大京津冀協調力度,渤海灣底多少有些起勢,但談“環”還很遠很遠。

在這個基礎上,談第四,不如談第三。個人看好成渝崛起,其實泛膠東半島(或是濟青煙)也值得期待。


青島夫子


我有困惑???

城市群發展就需要人口聚集——人口聚集產生衣食住行——供求關係與市場產生——產業聚集與融合......以此循環往復

問題1.城市群拓展使得政府與資本神默契在房地產(GDP成績及格就簡單又有效)。使得財政收入增加、地方債得到緩解,但高房價第一步就把資本虹吸到房市(樓賣了但產業沒起來),後面經濟循環自然就流產。

問題2.失地農業人口雖遷入城市。但這部分人口並不具備完全的工業和服務業技能~直接等同於失業或者低端勞動力~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並不完備。且洪峰式的大量的後續養老等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成本驟增


孔乙己的朋友阿Q


1.京津都(人口5000萬),城市群,

2.上海都(包括蘇州,嘉興人口5000萬),城市群,

3.深港都(包括東莞澳門惠州人口5000萬),城市群

4.西安城,(包括咸陽人口2000萬)

5.海南(2000萬)

東南西北,各一個,北方兩個,南方兩個,南北平衡,東南西北平衡,海南是亞洲未來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