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吃吃吃,深陷誤區不自知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及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地上升,我們不僅僅只想吃飽,還想吃得好吃得健康,但是在飲食上面人們還是存在一定的誤區,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樣的呢:

1、吃得好必定營養好

人們常常覺得價格貴的食品,其營養必定比普通食品要好,只要吃得好必定營養好。但是吃得好就一定吃得營養嗎?其實營養好是指吃得合理,無論食品的價格昂貴與否,都有其自身的營養特點和侷限性,不會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價格高低反映的是該食品的來源的難易程度,跟營養成分不是成正比的關係。因此,不用花很多錢也能保證全面營養的要求。

2、花錢買健康

隨著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日益增強,國內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保健食品的熱潮。但是並不是有了保健食品就可以不注意正常膳食,或者用保健食品代替日常飲食。每一種保健品只是在個別的營養素或生物活性物質方面含量高,比如說含鐵、鋅、維生素、DHA、生物類黃酮等,而其他營養素的含量則很低或沒有。因此,它不能代替天然食品,且單一補充某種營養素會打破營養素間的平衡而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3、只吃油、不吃脂

“脂”指的是動物性脂肪,因其在常溫下呈固態而得名,含飽和脂肪酸。“油”指的是植物性脂肪,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許多人因過於擔心動物性脂肪對健康的不利影響而對其敬而遠之。其實這樣做符合人體營養的要求,按照合理營養的要求,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1:1:1。所以不要完全排除動物脂肪的攝入,無論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適當攝入一些動物脂肪或肥肉對身體是有益的。

一天就吃吃吃,深陷誤區不自知

4、早餐吃少,晚餐補齊

對於上班族來說,早晨的時間非常緊張,於是草草吃點早餐甚至是不吃就去上班了。而到了晚上,時間比較充足,飯菜下分豐盛。從人的生理需要來看,早餐應是有質有量的一餐,因為人體活動,特別是腦力活動需要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一個人經過一個晚上的十多個小時,胃早已空了,上午又是一天中活動最大的時間段,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不吃早餐,血糖就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而下降,嚴重影響腦組織的正常功能活動,使我們常常精神委靡,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緩等。而晚餐油脂攝入過多,又沒有多少活動,容易造成能量過剩,引起脂肪儲存而發胖。另外,由於人睡後體內血液流速減緩,大量血脂容易沉積於血客壁上,容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老年人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

合理的膳食結構應是:早餐、中餐、晚餐佔一天熱能的百分比為25%-30,40%和30%-35%。

5、不吃雞蛋

因雞蛋含膽固醇高,很多老年人往往不吃雞蛋,甚至影響到家人一起少吃或不吃雞蛋。其實膽固醇是一種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在體內作為一成維生素D、性激素和膽汁的原料,同時神經組織中存在較多的膽固醇。因此,絕對不吃膽固醇是不對的,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做到飲食適量才能增進健康,減少疾病。雞蛋所含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是食物中蛋白質質量最好,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兒童,都需要一定量的優質蛋白質。另外,一個雞蛋的膽固醇是280-300毫克,主要在蛋黃裡,沒有高血脂、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6、多吃蛋白,健美肌肉

作為年輕人看到別人結實的肌肉,心裡非常羨慕,由於人體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由此認為只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就能增加肌肉,因此每天大吃特吃,結果,時間一久不但沒長出肌肉,身體卻越來越胖。這是因為多吃高蛋白並不能增長肌肉,只有運動才能促使肌肉發達。

只要堅持鍛鍊,正常的飲食就可以使肌肉體積迅速增大,最大時可達原來的三倍左右,而根本不需要超量補充蛋白質。另外,肌肉鍛鍊應持之以恆,這是因為肌肉的“超量恢復”效應一般為三天左右,連續三天不進行鍛鍊,已經形成的肌肉就會逐漸萎縮。

一天就吃吃吃,深陷誤區不自知

7、洋快餐營養又方便

外國快餐在城市已經非常普通,由於看到歐美人多數又高又壯,許多人認為洋快餐非常有營養。其實,國外的人稱洋快餐為“垃圾食品”

洋快餐多偏重於肉食、油炸食物。營養構成為高脂肪、高澱粉的純熱能食品,缺乏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此外,這些食品多為煎炸為主,脂肪、蛋白質在高溫下容易形成致癌物質,攝入過多會損害人的健康。

8、睡前不吃東西能減肥

不管在什麼時候吃東西,人體都會儲存多餘的卡路里,不僅僅是晚上。太晚了別吃東西:對於要減肥的人來說,這是條金科玉律。但是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吃東西,人體都會儲存多餘的卡路里,不僅僅是晚上。

一天就吃吃吃,深陷誤區不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