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伴著蟬鳴,我們喜迎七月。
炎炎夏日,正是玩水消暑的好時機,卻也是未成年人溺水的高發期!一般情況下,溺水後2分鐘後便會失去意識,4~6分鐘後神經系統便遭受不可逆損傷。
那麼,若自己落水該如何自救呢?他人溺水又該如何救助呢?
什麼是淹溺?
淹溺又稱溺水,是指人淹沒或浸泡於水或其他液體中,在氣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氣界面,它可阻止人進一步呼吸,導致機體缺氧,甚至心搏驟停死亡。
在我國,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其中70%以上是15歲以下青少年和兒童。
落水後如何自救?
1、不會游泳者意外落水
採取仰面體位,頭頂向後,儘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以便能夠進行呼吸。
呼吸時,呼氣宜淺,吸氣宜深,則能使身體浮於水面,以待他人搶救。
千萬不可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因為舉手反而更容易使人下沉。
當救助者前來救援時,要聽從救助者的指揮,千萬不要一把抱住救助者手腳或腰部,以免救助不成反而連累救助者。
2、會游泳者意外落水
當腓腸肌痙攣時,將痙攣下肢的大腳趾用力往上方拉,使大腳趾蹺起,持續用力,直至劇痛消失,痙攣也就停止,若手腕肌肉痙攣,自己將手指上下屈伸,並採取仰泳體位,用兩足劃遊。
3、在天然水域游泳發生水草纏足
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快速解開水草,然後原路返回。若在江河之中落水還可能遇上漩渦,這時應該以最快速度沿著切線方向遊離漩渦中心。萬一被捲入水下,也要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氣,在水下尋找生存的機會,不要放棄一線生機。
如何救助溺水者?
1、當發生淹溺事件,第一目擊者應立刻啟動現場救援程序。
首先應呼叫周圍群眾的援助,有條件應儘快通知附近的專業水上救生人員或110消防人員。同時應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
在撥打急救電話時應注意言簡意賅,特別要講清楚具體地點。不要主動掛掉電話,並保持呼叫電話不被佔線,可在調度指導下對患者進行施救。
2、第一目擊者在專業救援到來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遞竹竿、衣物、繩索、漂浮物等。不推薦非專業救生人員下水救援;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薦跳水時將頭扎進水中。
3、若判斷自己有能力對溺水者進行施救,施救前,儘可能脫去外衣褲,尤其要脫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
對於筋疲力盡的淹溺者,救護者可從頭部接近;對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護者應從背後接近,用一隻手從背後抱住淹溺者的頭側,另一隻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遊向岸邊。
救援時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緊抱纏身而雙雙發生危險,如被抱住,應放手自沉,從而使淹溺者手鬆開,以便再進行救護。
4、現場急救:
淹溺患者上岸後應首先開放氣道,口鼻內的泥沙水草要及時清理。
用5~10s觀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沒有呼吸或僅有瀕死呼吸,按A-B-C順序,即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心臟按壓[Compression]實施心肺復甦。
首先給予2~5次人工通氣,每次吹氣1s,確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運動。
如初次通氣後仍無反應,接下來應置其於硬平面上開始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部位為“胸廓正中胸骨下半段”,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深度5-6cm。
以按壓30次通氣2次的比率,持續心肺復甦。
如果施救者沒有接受過心肺復甦培訓,可以撥打120電話,打開免提,在調度的指導下進行搶救。
如果現場有多個人,應輪換進行胸外按壓,以免因按壓疲勞而影響心肺復甦質量。在不影響心肺復甦的前提下,儘可能去除溼衣服,擦乾身體,防止患者出現體溫過低。
如溺水者無反應,但是有呼吸有脈搏,應清理其口鼻異物,擺放至側臥位,密切觀察溺水者呼吸脈搏情況,等待120急救人員救助。
如果溺水者意識清晰,有呼吸有脈搏的話,不用刻意施救,給予心理安慰,等待120急救人員救助。
WHO 組織說
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心肺復甦(CPR)——同時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是防止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溺水者死亡的唯一有效方法。
儘早開放氣道和人工呼吸可增加復甦成功率。
大多數淹溺患者吸入的水分並不多,而且很快會進入到血液循環,沒有必要清除氣道中的水。
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氣道內水分的方法(包括控水法) 是沒有必要的,並可能存在潛在危險,如胃內容物返流造成氣道異物窒息;且拖延復甦,明顯增加死亡率。
請大家務必記住溺水急救不要控水!不要控水!!不要控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溫馨提醒
要注意水域地的安全標識或警告牌。
兒童、老年人、傷殘人士避免單獨接近水源。
過飽、空腹、酒後、藥後、身體不適者、女性經期避免下水或進行水上活動。
游泳前應做好熱身、適應水溫,減少抽筋和心臟病發作的機會。
遠離激流,避免在自然環境下使用充氣式游泳圈。
不要使用過度換氣的方法進行水下閉氣前的準備。
兒童期儘早開始進行遊泳訓練。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盛夏!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湘雅常德醫院 急診科 胡燊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湘雅常德醫院稿件加:點擊“瞭解更多”,速掛【湘雅常德醫院】專家號!
閱讀更多 湖南醫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