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少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多與昨天比,效果會很驚喜的!

我們小的時候,總能聽到父母說:

  • “你看誰誰誰,字寫的那麼好!你怎麼就寫不好呢?”

  • “隔壁家的誰誰誰,考試總是前三名,你啥時候能向她學習學習呀?”

我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感受如何?

大家是否還記得?

現在,我們當了父母了,我們也會不自覺得對孩子說出類似的話語。

那麼,作為孩子的他們,感受如何?

會比我們小的時候更好嗎?

不會的。

現在的孩子更聰明,更敏感。

如果被父母呵護的太好,還會更脆弱。

所以,現在這一代,父母如果不斷的對孩子說出這樣的橫向比較的話,對孩子的傷害是不容小覷的。

父母少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多與昨天比,效果會很驚喜的!

我們把與其他孩子對比的話,改成與孩子自身做對比的話。

比如:

  1. 這次考試,誰誰誰考了雙百,你瞧人家多厲害啊!你要向她好好學習!

  2. 這次考試,你的數學比上次高了2分,不錯,有進步,要繼續努力哦!

  3. 這次考試,雖然分數沒有上次高,可是卷面很整潔,字也有進步。一會兒吃完飯,媽媽和你一起分析一下丟分的原因好不好?

前兩句話,你喜歡聽哪一句?

第一句話,孩子會感覺:

我考的不好,媽媽不開心,媽媽更喜歡誰誰誰,因為她考了雙百。

第二句話,孩子會感覺:

我考的還不錯,比上次有了進步,媽媽很高興。看來我的努力是有用的,以後我要繼續努力。

父母少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多與昨天比,效果會很驚喜的!

第二句和第三句話都是與孩子自身做對比。

一個是真有進步的,一個是沒什麼進步的。

當孩子真的在試卷上沒有看到進步,家長也要找到一些其他方面給予孩子肯定和支持。

這樣,孩子心態好了,才能更加認真的分析丟分的原因以及改善方式。

一味的與其他同學對比、批評甚至打罵,對孩子找到解決/改善辦法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背道而馳。

父母少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多與昨天比,效果會很驚喜的!

不同的話語,給孩子的導向是不同的。

1.

如果,常常說第一句話給孩子聽,孩子會越來越自卑。

會覺得媽媽只喜歡學習好成績好表現好的孩子,我做的不到位,媽媽會越來越不喜歡我。

為了讓媽媽喜歡我,我要好好學習。

即使孩子這樣想,去好好學習了,也是為了媽媽,而不是為了自己。

這時短暫的動力。

2.

如果,常常說第二/三句話給孩子聽,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

他看到的是自己的變化,自己的進步。

他知道媽媽喜歡我,不會因為我考的不好而有所改變。即使我考的不好,媽媽也會幫我一起找原因,幫助我支持我。無論我學習好壞,媽媽一直會愛我的。我要好好學習,不是為了討好媽媽,而是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樣的學習,才是最大的動力,才是持久的動力。

父母少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多與昨天比,效果會很驚喜的!

在平時與孩子們的溝通中,我儘量將孩子的現在與昨天、與上個月、與去年做對比。

比如:

玥玥上幼兒園大班,開始寫數字了。

1和2寫完,回到學校,都得了三顆星,很開心。

可是寫的第一頁3得了兩顆星,她不開心,對我說:“媽媽,我們班A、B、C三個同學都得了三顆星,我只得了兩顆。

我說:“沒關係啊,我們不和他們比,玥玥得了兩顆星已經很不錯啦。如果你也想得三顆星,那應該怎麼做呢?”

玥玥說:“嗯~我繼續認真寫,寫的更好看一些。

我說:“好呀!那今晚媽媽陪著你教教你,好不好?”

玥玥特別開心,特別認真的寫完了作業。

父母少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多與昨天比,效果會很驚喜的!

第二天早上我送她去學校的路上,對她說:“玥玥,媽媽覺得你昨天寫的3比前天寫的進步很多呢,有好幾個寫的非常漂亮。”

玥玥說:“媽媽,那我今天就能得三顆星啦,是不是?”

我趕緊給她打預防針:“玥玥寫的3確實有進步,可是進步的程度有沒有到三顆星,媽媽也不知道。如果今天沒有得三顆星,也不要難過,我們回家繼續努力練習,向著三顆星前進,好不好?”

玥玥點點頭說:“好!”

父母少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多與昨天比,效果會很驚喜的!

我對孩子的這種教育,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反饋,讓我很開心。

昨天我帶著孩子們去游泳,游完泳,七歲半的淏仔對我說:

媽媽,今天我們都很有進步。

媽媽的進步是:媽媽終於敢去深水區游泳啦,媽媽真棒!

我的進步是:從這頭兒游到那頭兒,中間可以不休息啦!”

我聽了後,感覺非常欣慰。

我的橫向比較教育方法,得到了好的反饋。

每天都努力的學習和生活,

每天都有一點點收穫和進步,

每天都與昨天的自己作比較,

總是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心情該多好!

希望大家也能多讓孩子與以前的自己做對比,多用縱向比較的方式說話;少與他人做對比,少做橫向比較。

一年半載以後,孩子們的變化,也許會讓你們大吃一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