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每個人都是「綜合排名第一」

並非每個人都是“綜合排名第一”

並非每個人都是“綜合排名第一”

作者丨961751776


前些天,看過同學D的“綜合排名第一,我為何最後一個選崗”,頗有感觸,本覺得這樣一篇文章太假,但說來也巧,我和作者是軍校同學,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知道這樣一篇文章出自他之手後,便也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想起當年一起入學大一的點點滴滴,彷彿又看到了他當時耀眼的樣子,而他可能已經不記得我了,這大概也是他這樣一類人和我們的區別吧。

言歸正傳,首先我想講講標題為什麼要在綜合排名第一加引號,我只是想說綜合排名第一隻有一個,他代表的是他那樣一類人。那麼他是哪樣一類人呢?容我表達一下我視角下的他:

總體來說歸納起來就是“別人家的小孩”

1、堅定的理想主義者。為什麼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因為他是個非常有信仰的人,他深信我們平日所接受的教育,他也身體力行堅決的貫徹到了日常生活當中,他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兩耳不聞窗外音,悠然幸福。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錯,他在堅持他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都說水至清則無魚,我曾聽同學反映他這個人思想太紅,擔任骨幹也要求別人跟他標準一樣高,其實我覺得,我們這類普通人待在他身邊之所以覺得不適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沒有他的“紅”,我們的想法存在現實的雜質,或者說建立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二是沒有他的“堅定”,倘若我們能有他這樣執著和堅定的意志,即使想法不同,觀點不同,大可不必理他,你走你的,我過我的,我自活得瀟灑自在。正是我們都不能做到這兩點,要麼沒有那麼紅的想法,人性中有著無可厚非的自私;要麼有想法卻不能堅定,總是會在意環境和他人,所以才會無所適從。

2、滿科優秀的尖子生。D同學從入校開始一直成績優異,不管是體能、軍事課還是文化課,都站在一個常人仰望的高度,我自問無法做到,相信大多數人也和我一樣,原因其實就在於我們的理想不夠堅定,我們的信念不夠堅定,捫心自問,我們或許已經很辛苦,或許已經很努力,或許已經有所成績,但,我們真的在我們該做的事情上盡全力了嗎?沒有,我們只是普通人,會偷懶,會放縱,會虛度時光,所以我們做不到綜合排名第一。另外,他還有特長,曾學過美聲為他的軍旅生涯打開了另一扇窗,新兵訓練時就被電視臺拍過一段紀錄片,後面更是參加過無數晚會表演,獲得過無數掌聲,記得他曾和一位教員創作了他們自己的作品,舉辦過專場演唱會,那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們之間的差距,我們並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的心態和意志給了他在某一方面極致的成績,我們做不到就不必心裡發酸,因為汗水和努力不分天賦!

3、環境造就人才。據我瞭解,他的家庭環境很好,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是受此影響,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同樣的,他也不必有申請戍邊的後顧之憂,父母在支持他的同時可能也為他做好了各種準備。雖然現在普通人的家庭條件沒那麼差,但同樣也沒那麼好,這裡的好不光光是經濟條件,更有父母的教育觀。這裡我還想說一句話,作為子女,我們不能去苛求父母太多,我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決定我們孩子的出身,世上總有比我們更不幸的人但比我們更優秀的人,我們理應向他們學習。

另一方面,他這樣的人註定了到哪裡都是典型,都是焦點,這從另一方面決定了他所身處的環境必然更加堅定了他的理想信念,也更方便他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說他以能力為自己創造了環境。這樣的環境同樣也至關重要,假如他沒能綜合第一,那麼他沒有做選擇的權利,申請戍邊也就不會是值得如此宣傳的典型事蹟,可想而知到了單位也就有可能失去身為典型所帶來的一些機會和待遇,也就不一定會得到單位的重用、領導的賞識,可能也不會有如今的心態和感悟。雖然有句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也有句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不知道他這樣的同志會不會存在上述所說的“假如”,不知道部隊有多少千里馬找不到伯樂,更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馬會在尋找伯樂的漫漫長途中將青春、理想、志向消磨殆盡,我只知道成功便是成功,失敗便是失敗。

以上便是我對他的看法,恐怕大多數人面對這樣的同學都會有羨慕的情緒,相信大家都讀過“我想做站在旁邊鼓掌的人”這篇文章,它告訴我們並非每個人都能做站在中間接受鮮花和掌聲的人,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鼓掌者自有鼓掌者的精彩和樂趣,雖沒那麼閃耀突出,但低調、踏實、有時反而能看見更多,感受更多。最重要的,這就是我們自己,我願意做我那站在一旁鼓掌喝彩的人,我也會做一個獨立有態度有想法的旁觀者。下面我還想談一談關於綜合評定與畢業分配,同樣以我自身經歷來說,16年我以排名前10(專業總人數50+,具體的成績和名次已經記不清了,畢竟不如第一那麼好記)的名次畢業於xx,17年我以排名第7(專業總人數110+)的名次畢業於xx,最後和一位排名60多名的同學選擇了同一個單位,如今已一同工作近一年了,他已選調機關而我還在基層。通過這段經歷我想跟學弟們表達我的三點想法:

1、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人總是有目標的,記得畢業分配的時候,大家考慮最多的就是離家的遠近,我也同樣如此,這是人之常情,沒有對或錯,只有你想與不想。曾經有個學長也以排名第一的成績主動申請去了新疆被學校作為典型進行宣傳,很多學弟受到鼓舞也申請戍邊,後來才知道學長的女朋友在新疆,頓時悔意翻湧、生無可戀。我覺得在申請戍邊之前你首先要問問自己,這是不是想要的,到底是有戍邊報國之志還是一時熱血貪戀宣傳欄裡那一尺留名的位置?當時我的排名比較靠前,還是可以有所選擇,首先我排除了戍邊的想法,我沒有那樣的志向和勇氣,也沒有毫無後顧之憂的家庭,同時也不需要被作為典型進行宣傳。其次我鎖定離家近的目標,我是獨生子女,雖說現在交通發達,但出門在外太遠以後總歸是不方便的。當時有2個合適的單位,一個是戰略支援部隊只有一個名額,一個是陸軍步兵部隊有近10個名額,大家對這兩種部隊應該都有自己的看法。選崗那天,戰支的名額被排名在前的同學選走了,我就選擇了步兵部隊,其實其他還有很多大家眼中的“好單位”可以選擇,比如戰支、場站、船隊等等,但做出選擇很容易:不是因為我有多麼謙讓的品質,只不過那些不是我所需要的。於D同學而言,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非常堅定地堅持了下去。

2、選擇了就別後悔。分配選崗時,家裡有些關係的同學可能能夠對分配單位有所瞭解,但大多數同志對於即將奔赴的單位都是未知的,或許你絞盡腦汁選擇的是一個你並不適合的單位,也或許你排名靠後無路可走的單位會讓你春風得意,但這些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無法預料結果會怎樣,或好或壞都必須自己去承受。有個體能較差的同學排名靠後,剩下的單位裡扒拉扒拉選了一個窮山僻壤的單位,結果單位缺編,剛下去沒幾個月就擔任了副連長。有些排名靠前的同學得償所願選到了大城市的單位,到了之後才發現那裡是旅部,真正任職的單位在下面的一個小村莊,一年去不了幾次旅部。不管怎樣,盡人事,聽天命,既然得到了這次選擇的機會,我們就要盡我所能做出當時認為最適合的選擇,剩下的就交給命運來安排,不管能否如願,但起碼努力過,並且成功過,所以無需後悔。借用D同學的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不管如何選擇都要經歷磨難。在這樣一種環境,相信大家都能夠感覺到,無論如何都會經歷挫折與困難,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我看見JS同學文章下的評論,有說等過幾年還能不能這樣堅持,我的理解是認為他任職時間還短,沒有經歷過挫折和長時間的消磨,等時間久了能不能不忘初心還未可知。有位熟悉的教員看完文章後說,理想主義必然會經歷磨難,因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理想最終要落於現實。就我的經歷來看,基層是很現實的地方,也是最考驗真理的地方,有的時候會讓你的那些理想支離破碎,有的時候又靠著信念一步步堅持下去。記得有段時間為了迎接上級檢查,在野外駐訓結束後緊接著打掃了一個多月的衛生,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開始打草、掃樹葉、刷漆、拖地、刷牆,一直搞到晚上十一點左右,除了吃飯上廁所都在打掃。戰士們說飯菜聞著都是草味,上廁所都是樹葉味。看著他們每天已經呆滯的眼神,我都會有點懷疑人生,這個時候你就發現以前學的那些東西都是扯淡,只想撂挑子不幹,談什麼理想信念。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說,人是先滿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需求,最後才是自我實現。我想,大概那些挫折和磨難往往是通過影響前四層需求來影響大家自我實現的需要,畢竟能只追求自我實現的人幾乎不存在。

以上就是D同學的那篇文章引發的感想,衷心祝願學弟們都能夠“想我所想,做我所想,無悔於心,無愧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