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時,他身邊的錦衣衛去哪兒了?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正式創立錦衣衛。“洪武十五年,罷儀鸞司,改置錦衣衛”。而他的職責就是“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也就是說錦衣衛有保護皇帝安全的職責。

崇禎死時,他身邊的錦衣衛去哪兒了?但是在崇禎十七年三月,當崇禎皇帝自縊煤山的時候,只有當時的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在身旁殉死,《明史》的《王承恩傳》記載:“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而《莊烈帝本紀》記載:“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而對於崇禎死前那一日的去向,《明史》竟有語焉不詳之感。

崇禎死時,他身邊的錦衣衛去哪兒了?然後,我翻開了另外一本史料《甲申傳信錄》,這本書作者在廣泛收集史料的前提下,進行反覆考證,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下。上面是這麼記載崇禎死亡前狀態的,“時漏下三更,上攜承恩及韓登貴大帽衣靴著之。手持三眼槍,隨太監數百,走齊化、崇文二門,欲出不能。……,至巾帽局,自縊。”在崇禎死前,錦衣衛竟無一人陪伴於崇禎身旁,那麼他們到哪裡去了呢?

崇禎死時,他身邊的錦衣衛去哪兒了?我看了《甲申傳信錄》和《清史列傳》後,對這個問題有了大致的見解。首先,有部分有骨氣的錦衣衛見城破之後,再無希望,便自盡殉國了。在《甲申傳信錄》裡就記載了兩個人,一個是錦衣衛南堂指揮同知李若璉,守崇文門,在城陷之後自縊。另一位是錦衣衛街道坊掌刑千戶高文采,守宣武門,“寇至,閤家十七人皆自縊”,由這篇史料中得出部分錦衣衛參與了守城戰,並且戰死殉國了。

崇禎死時,他身邊的錦衣衛去哪兒了?而另一些錦衣衛呢?很顯然就是開個大門迎闖王了,就是以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為首的那一幫人在城破之後就投降了,“駱養性,官錦衣大堂。先輸銀三萬兩,免夾,遂遁之。”遁了以後,幹嘛去了呢?我竟然在《清史列傳》的《貳臣傳》中看到了他,他居然又投降清軍了。《清史列傳》載:“睿親王多爾袞定京師,與御馬監太監張澤民迎降於城外。旋與錦衣衛指揮同知王鵬衝等率旗尉陳設儀仗,導引入武英殿,王令養性任原官。”由此可知另外一批錦衣衛先降李跟著駱養性投降了李闖王,後來又投降了清廷。

崇禎死時,他身邊的錦衣衛去哪兒了?

崇禎死時,他身邊的錦衣衛去哪兒了?綜上所述,這就是錦衣衛最後的去向,一部分人為明朝殉死,另外一部先降闖後降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