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最後的風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歷史就是歷史,是過去時,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就像我們個人一樣對於遺憾的事情、後悔的事情是沒有後悔藥吃的!

崇禎帝從他哥手裡結果江山時,面對的是一系列的爛攤子。朝野上下,閹黨一手遮天,烏煙瘴氣。等到崇禎肅清閹黨,想要大展宏圖之時,後金已成氣候,國內又有各路起義軍,內憂外患,明廷無法兩面作戰,只能拆東牆補東牆,最終被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帝自縊而亡,做到了明君王死社稷的承諾。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明之亡已成定局,無論誰穿越到崇禎帝身上都無可避免。

崇禎從天啟手裡接過大明朝的時候,大明朝就宛如一顆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但是這課大樹的根早已經腐爛了,崇禎是歷史上的一個明君,一個為百姓為江山社稷付出了全部心血的皇帝。但是,崇禎接手大明朝的時候大明朝就已經腐爛了。 要說救大明朝,或許有機會。

其實崇禎帝在位期間有很多的機會改變明朝歷史。明末名臣名將輩出。之所以局勢愈發糜爛,和決策者的管理方式直接相關。只要不是直接穿越到煤山上吊,哪怕只是崇禎十年之前,都有機會把滿清擋在關外,然後先平息內地起義。親賢臣,遠小人,廣開言路,恢復廠衛的偵緝之權,收集天下情報,緩緩開海禁,增加中央收入,編練新軍,穩固中央權威,徐徐削弱地方軍閥。

明末的問題,其實說白了,追根究底就是錢的問題,明朝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央政府缺錢,但其實民間是不缺的…哪怕是陝西和北邊災情比較嚴重,但其實如果調配得當,東南等地完全可以支援維持國家穩定,壞就壞在中央失去了調配能力,稅收體系崩潰。

扶大廈之將傾,不能殺袁崇煥,古代最忌諱陣前斬將,歷史也證明殺袁崇煥是錯誤的,控制軍權,殺一批貪生怕死的文官。袁崇煥不死,清軍入不了關。留下魏忠賢。遼東繼續倚重孫承宗,袁崇煥調回朝廷,靠魏忠賢分化東林黨,裁撤大明皇室。提拔孫傳庭,等一眾武將,訓練新軍,重開市舶司。

打不過滿清,緩兵之計,可以先逃到南明。滿清一時半會也打不過來,可以休養生息。重振大明!和世人認識不一樣的是,南明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只不過缺少效忠對象各自為戰才被建州各個擊破的。只要有了崇禎有了太子,江北四鎮不說進攻,自保不足為慮。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雖然已經遠去,那絕代風華,早已深入人心!可悲可嘆!

《崇禎,大明最後的風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崇禎,大明最後的風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崇禎,大明最後的風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