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歷史上的崇禎帝到底如何呢?從他在煤山留下的遺言"諸臣誤我"中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示。但這句可能是清朝統治者製造的遺言又怎麼能真正還原歷史真相呢?崇禎不是有目的的自殺殉國的,而是走投無路之後的無奈之舉。他本來是要逃跑的,而在逃跑之前,他殺死了包括他母親和女兒在內的幾乎所有女眷,從這裡能看出他的刻薄寡恩來。在我看來,他是那個特定歷史時期中最糟糕的皇帝,他導致了明朝的速亡。

崇禎—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關於明朝的滅亡,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都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們要負一定的歷史責任。在皇權與內閣矛盾日益深重之時,嘉靖選擇的辦法是扶植嚴嵩對抗文官集團。由於嚴嵩的出色能力,嘉靖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後來倭寇肆虐,胡宗憲成了抗倭領袖,嚴嵩也將觸角延伸到軍事領域,這使他的權勢達到了頂峰,也預示了嚴嵩一黨的滅亡。後來的張居正也是如此。但依靠能臣的作為,嘉靖和萬曆都牢牢掌握了錢袋子。萬曆更是幾十年不上朝,他管的只是三大徵、祭祀,他雖然無所作為,但確實做了最要緊的事情。崇禎皇帝在用人上比起他的先祖來還是有最大的差距。崇禎是多疑的,這讓他在位期間內閣的壽命都很短。他是殘酷的,底下人稍有過錯,就慘死在他的屠刀之下。最後,他成了孤家寡人。在商議遷都時,竟然遭到了主要大臣的抵制。沒有人願意再為他賣命,沒有人願意替他背黑鍋。

崇禎—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袁崇煥的命運有很大的象徵意義。袁崇煥的功績被誇大了,實際上他的戰略能力並不強。而清朝的實力也是被過度解讀的,清朝當時能自守,但絕無實力入主中原。袁崇煥向崇禎帝誇口五年復遼,那麼他的戰略就應該是積極進攻,那麼主持和談絕對不應該與他相關。他最後同意了孫承宗的關寧錦防線,也意味著放棄了當年的計劃。那麼他應該將東北邊地力量逐漸內遷,拱衛京師,而不是被動防禦。指責袁崇煥的部分也同樣適用於崇禎,畢竟袁崇煥是他從小吏中越級提升的,崇禎不應該讓他那樣悲慘地死去。從此之後,他再也沒有他自己的統治班子,他在一開始就出了昏招。

崇禎—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再有就是明朝的東林黨問題。東林黨維護的是江南大地主的利益。但當時最大的地主是誰呢?是皇族。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在明朝統治最風雨飄搖的時候,崇禎都沒有動自己的利益。那又怎麼能夠說服江南大地主放棄利益呢?最後的代價都讓北方的百姓承擔,以至於農民起義規模越來越大,無法撲滅。諷刺的是,歷次加徵的稅收都沒有進入明朝的國庫,錢都去哪了呢?抓不住錢袋子的皇帝又將何去何從呢? 崇禎不是一個真正關心社稷的君主。是談是和他沒有主見,貌似民主,實際上逐漸喪失先機。他對官員的掌控力是很弱的,他自己沒有建立自己的班子,又弱化了內閣的權力,也就導致了中央政府權威的下降。因而新任命的軍事長官就逐漸成長為軍閥,為了自我利益,這些軍閥擁兵自重,坐等起義軍做大,也好坐收漁翁之利。混亂的組織部署,導致了最壞的解決。還是回到當時的歷史起點,有人向他建議將東林黨與魏忠賢一起清除。但他終究不是有為之君,選擇了最穩妥的賜死魏忠賢的辦法。他喪失了歷史機遇,也必將在以後處處受掣肘。那時中國是需要一個強力君主的,並且也符合危機即是轉機的命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駕馭危機的。

崇禎—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真的,如果不同時解決東林黨,還不如不要動魏忠賢。有了魏忠賢在,至少政治還是平衡的,無論文臣還是武將在短期內都會乖乖的。局勢是會繼續惡化,但不會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崇禎如果不是急於攻擊滿清,滿清不會迅速發展的,這同樣會激化滿清內部的矛盾,讓滿清自我消耗。崇禎的政策實際上起到凝聚滿清統治集團的作用,使滿清逐漸完成政治軍事的轉型,在這裡崇禎的瞎作為難辭其咎,是崇禎導致了明朝的速亡。就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明朝還是有一線生機的。一個是藉助李自成對抗滿清。但這有風險,會導致中國的南北分裂,中央政府的合法性降低。再有,在崇禎南下無望的情況下,他可以讓太子在南京建立新政府。崇禎的不甘心使得所有的計劃胎死腹中。從此,南明小朝廷先天缺乏政治合法性,蘊藏了失敗的危機。崇禎開始瞎作為,事後不作為,使得明朝一步步邁入深淵,就連南北分治這樣的結果都沒得到,他的確是明朝的罪人。

崇禎—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這也是"天亡我也,非斯人也"的罪過。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最高形式難以解決的自我矛盾。皇帝的利益在哪裡呢?一者土地利益,二者商業利益。從嘉靖開始,皇帝在追逐這兩項利益,最後知道兩者不可兼得,陷入自我矛盾之中。萬曆帝不上朝放棄了皇帝的政治責任,淪為利益的奴隸,讓明朝墮入了深淵。崇禎帝則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兩種利益並行不悖。但嘉靖都沒做到的事情,豈是崇禎能夠完成的。不自量力,終釀大禍,也讓中國喪失了真正跨越性的發展。而到了滿清,則是一種倒退,是低端的平衡,中國失去了自身的戰略機遇期。只能使後人無限嘆息了。

崇禎—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