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朕非亡國之君,積重難返的大明朝亡於誰手?

明朝末年,尤其是崇禎皇帝即位之後,全國各地鬧饑荒,各地的農民四處流竄形成流民。很快,在一些強人的帶領之下,西北先爆發了規模龐大的農民起義。而這時候明軍的主力仍在防守遼東,同滿清的軍隊對峙,由於雙方實力比較均衡,短時間內還難以決出勝負來。

崇禎:朕非亡國之君,積重難返的大明朝亡於誰手?

農民起義軍的出現成了左右遼東戰局的關鍵因素。一方面,明朝需要不斷抽調遼東軍隊入關同農民軍作戰;另一方面,單線作戰本就已經很吃緊的明朝,越來越承受不起雙線作戰的損耗。清軍的統帥們也瞭解到了明朝現在所處的困境,但是明軍主動出擊可能不會佔到便宜,據城死守讓清軍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整個關寧防線幾乎無懈可擊,清軍又沒有海軍,無法從海上出兵,明朝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把主要精力放在同農民起義軍的作戰上。但是,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皇太極思前想後決定繞過山海關,借道蒙古,從山西入關。當時駐守大同的明軍既不是精銳也疏於防範,很快被破城,清軍一路南下,北京告急,崇禎皇帝緊急徵調此時正同民軍作戰的部隊北上守衛京師,也沒能抵擋住清軍的進攻勢頭。在劫掠一番之後,皇太極滿意的走了,農民軍也抓住時機擴展了自己的勢力,國家越來越亂了。

崇禎:朕非亡國之君,積重難返的大明朝亡於誰手?

經過這麼來回的折騰,明王朝真的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很快,在與滿清軍隊關鍵的松錦之戰中,明軍的遼東精銳幾乎全軍覆沒,統帥洪承疇淪為俘虜,很快投降,最後只剩下吳三桂單獨的一隻軍隊逃到了山海關,明朝自此失去了整個遼東。與此同時,李自成等人的軍隊在戰爭中很快成長起來,因為國庫的存銀在連年的戰爭中被消耗殆盡,新兵的招募也成了問題,越來越多的人轉而選擇了加入農民起義軍。農民軍終於從一開始的被官軍追著跑轉變為不斷追著官軍來回跑,聲勢不斷壯大,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祖墳都被農民軍刨了個底朝天。崇禎皇帝每天都焦頭爛額,但是手下的一群官員卻只為自己打算,對於國家的現狀都是無動於衷。

崇禎:朕非亡國之君,積重難返的大明朝亡於誰手?

沒多久,李自成在西安定都,帶領軍隊從陝西向北進軍,僅一個多月就打到了北京城下,太監打開城門迎接民軍。李自成派人同崇禎皇帝談判,提出西面而王等苛刻條件不被接受,致使談判破裂。崇禎皇帝在民軍進入內城的時候在煤山自縊而死,保留了自己作為一個皇帝最後的尊嚴。至此,明朝滅亡。當天災、人禍一起降臨時,一個持續了兩百多年的王朝就此滅亡,只留給後人無盡的嘆息與無奈,崇禎在歷史上不得不說是少有的勤政實幹皇帝,但明朝到了中期之後就積重難返亡國之象已經畢露了,到了崇禎在位時大明王朝可以說已經氣數已盡。

崇禎:朕非亡國之君,積重難返的大明朝亡於誰手?

佔據北京城的李自成也沒高興太久,在多次招降吳三桂未果之後,李自成親率大軍前往征討,被逼無奈的吳三桂選擇與清軍合作,李自成大敗而還,北京城再次易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