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端午安康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18

6月

星期一

小时候

端午节是口中香甜的粽子

上学时

端午节是对屈原跳江的缅怀

如今长大

端午节是因忙碌工作不能归家的思念

......

棹影斡波飞万剑 ——赛龙舟

端午龙舟竞渡是为了表达抢救屈原愿望的传说,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八记载了广东龙舟竞渡场景:“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龙舟长十余丈,高七八尺,龙髯去水二尺。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枻者,不下七八十人。竞渡则惊涛涌起,雷雨交驰。舟去而水痕久不能合。斯亦游观之至侈者。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时至今日,每逢端午龙舟竞赛人山人海的盛况依然存在,消防蜀黍温馨提醒大家观看赛龙舟时要注意:

1、有序观看赛龙舟,不推挤,以免发生踩踏或落水;

2、带孩子观看赛龙舟的家长,一定要注意看护好孩子的安全,以免落水。

香里晶莹玉一团——吃粽子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端午节吃粽子如同中秋节吃月饼,关于五月五日吃粽子是为了祭祀屈原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每年端午节,偶有人在煮粽子时因一时疏忽而酿成悲剧:

江西夫妻煮粽子双双中毒身亡!

今年6月4日,江西一家饭店有两人因烧煤球煮粽子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据了解,端午节将至,夫妻二人包起了粽子卖。前几天,他们都用煤气灶煮粽子,可能觉得成本太大,就买来一个煤炉和一堆煤球来煮。目前,初步判断两人是由烧煤球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

八旬老人煮粽子引发火灾致3家被烧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2009年端午节,广州市中山三路北横街巷内一住宅平房,由于80多岁的老人烧柴煮粽子,不慎引发了火灾,大火蔓延殃及相邻两间民居,所幸大火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很多人吃粽子都是买现成的加热,但端午节家庭自行“包粽煮粽”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煮粽子时要注意用火安全:

1、煮粽子时最好不要离开厨房,一定要“看好火”,防止汤水溢出熄灭灶火,引发燃气泄漏;

2、煮粽子时要防止煮锅长时间无人看管,出现“烧干锅”;

3、注意及时清理灶台附近的可燃易燃物,不要在灶台附近设置窗帘,防止被灶火引燃。

艾符蒲酒祈升平——烧艾草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古时,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然后,人们会将艾草焚烧掉。至今端午节还有烧艾草、悬挂艾草的习俗,而烧艾叶是端午节的一大火患,如果处置不当,便会引发火灾。烧艾草的同时应注意防火安全。

1、在室内燃烧艾草时,一定要远离柴草堆和可燃易燃物品;

2、在室外燃烧艾草时,最好选择在背风区,避免由于风的作用而带动火苗引发火灾;

3、无论在室内室外,燃烧或烟熏艾草时一定要有专人把守,燃尽后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火星方能离场;

4、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不要随意让儿童燃烧或玩弄艾草;

5、悬挂在门框或窗户外的艾草风干后易燃,应及时进行处理,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发生火灾切不可慌张,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总之

过一个平安愉快的端午节

消防安全千万不容忽视!

不多说啦

话说

你们喜欢吃咸粽还是甜粽吖?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端午节,最“粽”要的还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