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超级富豪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今天的超级富豪和你想象的不一样01

物理学家尼尔斯 · 玻尔有句话,说“如果你不对量子理论感到震惊,你就是没理解量子理论。”

我把这句话的意思引申一下,那就是说:世界上有些事实,有些现象,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一种冲击力。你一旦听说了这个事儿,你的思想就会发生一种不可逆的变化。你可能会坐立不安,你会忍不住赶紧去告诉别人。

而今天我要说的这个现象,就让我产生了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个感觉既不是恐惧也不是兴奋,有点难以名状,总之是不吐不快。

02

我要说的是当今这个时代的超级富豪——不是普通的“富人”,而是那些年收入超过两千万美元的超级富豪。

我不认识超级富豪,今天要说的事情都来自一本书,中文版叫做《巨富》。我觉得这些事情似乎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这本书英文书名中“ Plutocrats ”的字面意义其实是“富豪统治”——世界正在被这些巨富所左右!

在技术进步、全球化和自由市场这三个力量的作用下,财富正在加速向这些超级富豪手里集中。过去美国 1% 的富人曾经只拥有 10% 的财富,现在超过 30%。

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我们想要成为他们,那是越来越难。

但是这本书的重点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些巨富们的文化。

03

我们这个时代的超级富豪,不但跟我们不一样,跟上一代的富豪也非常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之间几乎是一样的。

有统计说大约 40% 的巨富是在美国,有 40% 是在中国,剩下的 20% 在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但是对这些巨富来说,说他们是“哪国人”意义不大,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远远超过他们跟本国人的相似之处。

跟上一代富豪相比,新一代的富豪都是自己赚的钱,而不是继承的。

哪怕是排在前 0.01% 的这些人,他们的大部分收入也是来自工资和商业所得,而不是来自资本收入,事实上资本收入在巨富收入所占的比例正在缩小。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靠直接投资,以钱生钱,而是通过工作去赚钱。他们之所以这么有钱不是因为他们的爸爸,而是因为他们占据了这个胜者通吃的时代的“胜者”位置。

他们是怎么取胜的呢?从外部条件来说,最关键的是抓住了“革命”。

有一种是技术革命,新技术出来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比如互联网。

另一种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解体这样的机遇,一下子来了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这并不是说苏联解体了,你家靠侵吞国有资产就成巨富了。家庭特权可能带来资金和信息,但是要想做大做强,你必须得学会冒险,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04

书中提到现在一种普遍的“致富”模式,就是设法把过去只有富豪才能享受到的服务普及给大众。

比如说过去你是一个只在高级餐馆做菜的厨师,现在如果你能上电视给大众表演怎么做菜,你就能更好地把技能变现。而在这种模式的背后,资金的重要性其实没有那么高——现在这个趋势是在才能和资本之间的合作中,资本得到的份额在减少,而才能得到的份额在增加。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歌手,那么跟过去的歌手相比,现在你拿的比例在增加,而你的唱片公司拿的比例在减少。

所以说光有革命的机会,如果是头猪,即使站在风口也不能起飞!新一代巨富同时也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他们往往从出生就开始竞争,赢了起跑线,然后一直赢,赢到今天。

首先是教育。

你父母得先能把你送进 top1% 的幼儿园,从此一路名校,一直到争取进入哈佛大学,这一切努力都能直接增加你成为巨富的可能性。父母倒不一定非得是富豪——事实上大多数巨富的父母都是中上层的中产阶级——但是父母得有能力把你送到好学校去赢起跑线。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取得了可见的成就。

比如搞金融的,从十几岁就开始炒股票;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一个非常牛的实验室。

我们可以想见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未来的成功者们还是得到了父母的帮助。为什么有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能发表第一作者的高水平论文?因为第二作者是他爸爸。

他们即便已经很有钱了,仍然在高强度工作。

八小时工作制,加班得给加班费?那是普通员工才有的待遇。巨富们每天工作时间比这长得多,有的人凌晨两点半起床,甚至希望干脆不睡。

到了这个高度,他们感受到的世界变化太快,就得这么拼命才能跟上别人的节奏。富豪跟富豪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你是越富就越觉得自己不够富,只有继续赚钱才能更有钱——这样的结果就是 70% 以上的富豪的钱都是过去十年赚来的。

这种在顶端才能感受到的竞争和变化,要求你必须能执行,用个现在的新词儿,叫做“残忍的效率”!这意味着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事情办成。不管有什么东西挡道,不管有谁会为此受伤。

所以这些巨富其实未必比一个上班拿工资的人快乐,可能犯一个错误就损失几百万美元,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人过得都很 high。

但是他们还很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

你去问那些在 Google 公司的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来挣钱的,他们认为自己是来改变世界的。Larry Page 最爱跟记者说的不是我们 Google 赚了多少钱,而是我们 Google 搜索可以救命:别人有哪里不舒服,上网一搜索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病,快速寻求帮助;将来我们自动驾驶汽车出来,能救的命会比任何一个政府机构改革都多。

他们是全球公民。

印度、中国和美国三个地方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差很大,但是对巨富们来说,他们在三个国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实是一样的。他们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城市开展工作,干完全一样的事情。

他们是世界公民,你甚至可以说巨富们自己就是一个国家。他们的教育是全球化的,生意是全球化的,身份认同当然也是全球化的——生产车间在哪里,雇佣哪国工人,对巨富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感情问题。哪个公司(比如日本公司)不适应全球化,就得被淘汰。

他们的利益在全球,那么他们也就关心全球的每个国家的事情,他们搞的慈善事业也在全球。

但他们搞慈善,比如比尔盖茨,不是捐款就完事,而是自己出手,像办企业一样办慈善。此书出版之后我们看到,扎克伯格搞慈善也是自己专门成立一个 LLC。

他们也会对政治施加影响。

比如支持同性恋,以及更多的则是对本阶级的利益的维护。事实上,巨富们很擅长跟政府官员打交道,绝对不是什么只懂技术的书呆子。

目前这些巨富还几乎没有女的。

不过这一代富豪的婚姻也有特点。过去的标准模式是 A 男配 B 女,比如富人娶秘书,或者富豪的儿子娶个女明星之类;而现在的富人更多的是娶自己在哈佛的同班同学。当然女方在婚后可能就不工作了,但现在这个模式是夫妻是同一个档次的人物。

还有一点,那就是新一代巨富脑子都非常厉害。

一般都有数学和物理的学位,都是技术狂人。形容这样的人也有一个新词,叫做“alpha geek”——这个词来自“alpha male”,一群动物中领头的那个雄性——也就是说这些巨富是极客猛男。

现在是“聪明是一种新性感”的时代,不光中国,美国领导人也得懂点技术。比如奥巴马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国情咨文里提到“数据”这个词,第二个提到“统计”这个词的美国总统。当然华尔街和硅谷的人喜欢他。

05

当年我在美国某校读研究生的时候,物理系有个同学去哈佛大学访问了一年。我就问他哈佛的学生怎么样,他告诉我那些人都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勤奋。

我一听,就知道我这辈子是无法成为顶尖物理学家了。我上个公立大学,别人上哈佛,那肯定比我聪明;我爱看闲书,而现在别人还比我勤奋,那我还有什么机会?

那么把我们这些普通人跟巨富们的生活文化做个对比,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呢?

过去人们莫名其妙地会对富人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

你虽然有钱,但是你儿子不成器啊,但是你私生活不检点啊,但是你故步自封工作不努力啊,但是你思想已经落后了啊,但是你的钱都是腐败得来的啊,但是你唯利是图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啊……

可是真正的巨富并不是这样。他们的儿子很成器,他们生活很正派,工作很努力,思想很先进,赚钱不是主要靠腐败,而且都有远大理想。那普通人还有什么机会呢?你还有什么资格鄙视那些赢了起跑线的人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了解这件事。没有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什么鸡汤都是精神鸦片。

所以这个世界的大趋势,的确是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06

有了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普通人还有什么机会。我认为机会至少来自三方面。

第一,正如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这个时代的好消息是资本并不重要。

可能是因为制度健全,可能是因为市场成熟,可能是因为互联网,总之现在有才能的人很容易冒出来,才能比资本重要得多。当然才能的培养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但是你不需要一个特别富有的家庭就有可能获得很高的才能,个人努力是起主要作用的。

第二,巨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个持续的状态,保持这样的状态需要永不停息的努力。

并没有多少人,更没有多少家庭,能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我所在的美国小镇,就有很多所谓“trust fund kids” ——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赚了很多钱,给他们搞个信托基金,然后他们就可以一辈子不工作了,靠这些信托基金过上很不错的生活,没事儿当个环保志愿者之类。这不是天赋和教育问题,完全是心态问题,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赚钱。

第三,真正伟大事业的成功,都是冒险的结果。

而冒险就在一定程度上如同买彩票,不一定谁能中奖,只要你敢于尝试就未必没有机会。

这里最大的好消息是,这些巨富虽然得到来自家庭的帮助,但最主要的财富都是自己工作赚来的!

07

这个时代的全球巨富们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其所在国家的独特文化,你甚至可以说他们自己就是一个国家:

他们不但有钱,而且比普通人更聪明更有拼搏精神,他们赢了起跑线还要毫不松懈地一路赢下去,而且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 今天的超级富豪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 今天的超级富豪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财富的发动机,一共有三种——

1. 权力。

它的基础是组织。

2. 资本。

它的基础是资源。

3. 认知。

它瓦解超越组织、重新定义资源、全球发现价值。

在认知驱动财富的时代——

绝望者更绝望。他们甚至连抱怨的对象都找不到。

富有者更富有。他们通过做最好的自己拥有一切。

感谢万维钢老师。本文选自他的收费订阅专栏《精英日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