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技法講解:沒骨畫法

沒骨畫法是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色彩繪畫物象的畫法。沒骨畫法相傳為北宋徐崇嗣所創,此後畫者極少,清初的惲壽平是復興此畫法的大師,影響近代甚大。

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水線”來區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係,有以白當黑的味道。沒骨畫法也可細分為幾種表現方式:

第一種較工細如雙鉤蠆填彩法,只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

第二種畫法略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

國畫技法講解:沒骨畫法

齊白石孫媳樸喆壽桃圖《多壽》(作品選自:易從網)

第三種畫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點染局部,類似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

一般而言,白描畫法、雙鉤填彩畫法與沒骨畫法皆屬於工筆畫法的範疇,應注意其形態的完整與結構的清楚,初學者在花錢可先鉤一張同尺寸的速寫稿,置於畫紙下,則構圖、形狀有個依據,能專注色彩與運筆的趣味,無論以哪一種方法畫花、葉,色彩皆要有濃淡的變化,一隻筆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用“先勾後染”的方法,追求更豐富的色彩變化,但設色不宜太濃豔,總以淡雅為尚。染完色彩,等待幹後再勾勒葉筋、絲花或者加畫花蕊,增補細部。

國畫技法講解:沒骨畫法

齊白石孫媳樸喆壽桃圖《富貴吉祥》(作品選自:易從網)

畫雲的方法:

雲(包括霧、煙、嵐、霞、靄等)是山水畫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構圖上有以虛襯實景的作用,畫了雲,山才顯得神采飛揚,活潑而秀媚。古代青綠山水多用勾雲法,用淡墨依雲的形態勾成起伏的曲線,再以硃砂赭石加勾,並以白粉渲染。

畫雲要分出陰陽,上面為陽,也叫雲頭,筆線稀少些;下面為陰,也叫雲腳,筆線密集點。這樣勾出的雲,既有體積感,又有韻致。為了使線條畫得流動而富於變化,執筆時拇指與食指可稍松,筆桿稍向向上斜,用中指撥動筆桿,畫出的線條才靈活。勾雲法略帶裝飾風味,多用於較工整的山水畫中。

國畫技法講解:沒骨畫法

齊白石孫媳樸喆斗方作品《蝦趣》(作品選自:易從網)

水墨畫盛行後多用染雲法(烘雲法),染雲法不宜露出筆跡而失掉雲的輕柔之態,染雲法通常用淡末散鋒層層擦染,雲要畫的流動不滯,雲彩的大小和方向要有變化,切忌厚重或呆滯。

若您喜歡字畫,想要收藏名人字畫,不妨來易從網名人堂看一下樸喆老師作品。

國畫技法講解:沒骨畫法

樸喆(piao zhe)老師:1945年出生,職業畫家。中國書畫院副院長,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一級美術師,中國國際出版社書畫特約編輯。其夫齊西來先生為白石老人嫡孫。樸喆女士在齊白石老人的影響下,在齊西來先生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專攻齊派繪畫,畫風細膩、氣韻生動,完美承襲了齊派技法。受到畫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其作品更廣為畫界和國內外各社會團體、收藏家、企業家、書畫愛好者的高度選擇,爭相收藏。

國畫技法講解:沒骨畫法

2001年參加情繫西部國際書畫大展樸喆作品《菊酒延年》在中國共產黨建黨80週年書畫聯誼會獲優秀獎。

2001年樸喆作品《貝葉草蟲》被選入日本炭火展作品集,並在日本展出。

2005年10月,樸喆完成巨幅畫作《百蝦圖》,長12尺,寬4尺,這在女畫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創舉。

2016年12月13日18時18分書畫新秀田霞拜著名國畫藝術家樸喆為師拜師典禮。

2017年9月,國畫大師齊白石後人樸喆獨家授權【易從網】展售其作品。

國畫技法講解:沒骨畫法

樸喆在繪畫風格上崇尚齊派藝術中“美、俏、活”的特點,作畫追求意境和情趣,工、寫結合,在用筆、用墨、用色上均體現齊派特點,處處透著齊派藝術風骨,作品形神具至,將齊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已過古稀之年,樸喆一直秉承家訓,不遺餘力地傳播和發展齊派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