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傷害你的人,你要懷揣著感恩之心,打不死你的只會使你更強大

一、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那就是發脾氣。

二、心好嘴不好,榮華富貴折去了。

對於傷害你的人,你要懷揣著感恩之心,打不死你的只會使你更強大

三、什麼都不能忍耐,你的成就就有限。忍辱也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恆心、毅力、長遠心。稱心如意的要忍,為什麼?怕生貪愛,要保持距離。冤家對頭也要忍,為什麼?保護你自己的清淨心。修忍辱的果報是相好。

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恚(chenhui)心一起,智慧就沒有了,理性被矇蔽了,於是全憑感情用事,不僅傷害自己,而且有意無意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冤仇若不能化解,因緣成熟時,報應就現前,冤冤相報,而且果報必定一次比一次殘酷。

五、人的身體、心情與大自然融成一片,是真正的養生之道。七情五欲擾亂自然,擾亂人體。六,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其中最嚴重的,破壞力最大的是嗔恨、發怒。李炳南老師曾說,中國醫學的根本典籍《黃帝內經?靈樞》講到,人的正常壽命應當是兩百歲,活不到兩百歲,是自己的煩惱把身體糟蹋了。永遠生活在大慈悲境界的人,不老、不衰、不迷、不邪、不染,這是究竟圓滿殊勝的功德,是真實的快樂。

對於傷害你的人,你要懷揣著感恩之心,打不死你的只會使你更強大

七、縱然別人侮辱我、毀謗我、陷害我,也仍然要以善心待之,並由衷地感恩。正是由於對方的侮辱、毀謗和陷害,消除了自己過去今生所造的罪業,因而決不能有絲毫怨恨之心。若有絲毫怨恨之心,不但不能消業,反而增長業障。

八、不安靜是自己不讓自己好,不修行就不能過一天安靜生活。

九、您問佛哪天能好,佛說看您哪天老實,哪天安靜,哪天聽話,哪天修行。

十、“發脾氣是修行人的大忌,‘火燒功德林’不是妄說。如果不改掉這個壞脾氣,無論一天念多少部經,講多少次法,度多少人學佛,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發脾氣本身就是無明的表現,無明就是不明白。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麼可能很圓滿的度人?

十一、我們以不善的心對人,惡意對人,受害者只有十分之三,自己受害十分之七,那是糟蹋自己。你自己要健康、要長壽、要充滿智慧,你就用愛心對一切眾生,我們全身細胞都是愛心、都是善心。

對於傷害你的人,你要懷揣著感恩之心,打不死你的只會使你更強大

十二、言語傷人,比殺人還要嚴重,這個事實真相,很少人知道!口造業是最容易的,而且造得最多,來生的果報非常慘烈。

十三、佛教我們不跟一切眾生結怨,寧願受別人的侮辱、陷害,絕不能有一念報復之心,才能超越三界。如果怨天尤人,生起懷恨之心,依舊要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冤親債主互相報償,一次比一次殘酷。過去無始劫累積的這些罪業,你要是留在六道里面,冤親債主無量無邊,哪裡有好日子過?世間人無論享多大的富貴,依然免不了冤親債主包圍。今天我們遇到佛法,真信切願,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永脫生死輪迴。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再回娑婆還債。“佛不度無緣之人”,冤親債主與我們都有緣,乘願再來度他們。由此可知,冤親債主多也未嘗不好,將來度的眾生多,幫助他們脫離苦海。

十四、不論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學會不去煩惱,因為煩惱比歲月更容易催老我們的容顏。它會影響我們的心境,增添我們身心的負重,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

對於傷害你的人,你要懷揣著感恩之心,打不死你的只會使你更強大

十五、測量一個人的力量大小,應看他的自制力如何。誰不能剋制自己,他就永遠是個奴隸。剋制自己,才能駕馭自己,成就自己。放縱自己,就會被激情和慾望的魔力牽制,不得自由。莫說成就事業,甚至會走向可悲的境地。一個人只有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堅持做正確的事,才算真正成為了自己的主人。這是一個人獲得無悔人生必備的素質。

十六、人家侮辱你,你要當作是培福;人家傷害你,你要當作是他來成就你。你受盡委屈,記得!你是有福報的人,不要抗拒,一個人傷害別人兩種情形:傷害別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財,一個傷害別人的,心腸不好,常常傷害人家,就是拿錢去給人家賺;一個忍辱的人,就是一直收錢。這個大忍辱就像開銀行、能夠納百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