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遭遇職場斷涯式下跌,這張圖告訴你真相

無論你是妙筆生花的文案寫手,還是薪資堅挺的軟件編程高手,你都有可能在35歲的門檻上,絆倒在地,也有可能再也爬不起來。

看看下面的這幾張驚人相似的“工作經驗與薪資變化”圖表,35歲遭遇的薪資斷崖式下跌,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

深圳文案“工作經驗與薪資變化”

35歲遭遇職場斷涯式下跌,這張圖告訴你真相

上圖顯示,文案從應屆畢業生4-5K起步,1-3年經驗達到6K,到3-5年經驗實現6K以上,5-10實現8K以上,10年之後斷崖式下跌。

▼深圳軟件工程師“工作經驗與薪資變化”

35歲遭遇職場斷涯式下跌,這張圖告訴你真相

上圖顯示,軟件工程師1-3年經驗起步期就實現了8-9K,3-5年經驗實現10-12K,5-10年經驗最高值達到16K,同樣在10年之後斷崖式下跌。

上面的兩張圖示告訴我們,我們往往需要10年時間深耕一個專業領域,並在這個領域形成了較高的專業深度,在這10裡,我們隨著行業趨勢的不斷變化與時俱進,薪資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但是35歲之後,猝不及防,突然遭遇職場斷崖式下跌。

35歲遭遇職場斷涯式下跌,這張圖告訴你真相

為何出現如此驚心動魄的滑鐵盧,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1

互聯網時代,迭代快得讓人應接不暇

四五年前我們還在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上看新聞,現在基本都看今日頭條等智能推薦的APP,智能之後的風口會不會是區塊鏈?近日網易宣佈將於近期發佈首款基於區塊鏈技術資訊App,名為“易頭條”。

程序員曾經代表著熱點時髦崗位,隨著互聯網進入下半場,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碼農面臨技術迭代。

這是一個快速更迭的時代,是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時代,35歲是職場的一道坎。

2

思維固化已深入血液

行為心理學有這麼一個說法,一個人一天的行為大概有95%的比例是習慣性的,而中年人在這方面的比例更大,能夠達到99%。

想起了《肖申克救贖》裡的一句話:

“這些牆挺有意思,一開始你牴觸它,然後你習慣它,最後你不得不依賴它,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

在一個環境呆久了,逐漸對周邊的事物習慣了,無論它存在著一些什麼樣的問題,你都習慣了,產生免疫了,久而久之也認為這不是什麼問題也說不出什麼問題。

而且在看待一些事物或者事情的時候,總是從自己的立場、自己的職業出發,而基本沒有從其他的角度分析和討論問題。

思維固化就像自己砌了道牆把自己圍了起來,你說你在工作,其實是畫地為牢。在這個迭代快得讓人應接不暇的時代,沒有了創新也就沒有進步 。

35歲遭遇職場斷涯式下跌,這張圖告訴你真相

3

轉型,有心無力

面對行業的轉型升級,35歲的你,也許只能感嘆“有心抗爭,無力迴天”。

身體機能下降:

精力下降,學習速度愈加不堪。

思維沉寂,想不出來新鮮創意。

體況日下,熬個夜就頭暈腦脹。

轉型就意味著經驗歸零,重新學習,身不由己,拿不起。

操心的東西太多:

父母漸老,病患日多。

孩子尚小,嗷嗷待哺。

房貸車貸,遙遙無期。

轉型就意味著從頭再來,家底不豐,牽掛太多,放不下。

依據swot模型分析,年輕人傾向於選擇比較激進的職業發展策略,而職場老人一般選擇較為保守的方式。

4

被領導嫌棄

25歲時,做一名基礎員工,沒問題;

30歲時,還是一名基礎員工,也還可以;

但到了35歲以上的時候,你如果還只想著做一名基礎員工,那這樣的人會被嫌棄。

互聯網時代的職場,“上年紀”不受歡迎,而且大家都不願意管理年紀比自己大的下屬,說的深淺都不合適。說太淺了,他不聽;說太深,他就會跟你講:“我年紀比你大,憑什麼你指導我?”

年僅26歲的摩拜單車移動端負責人周喆吾就發表過一篇文章《下不了手開除70、80後,公司死了誰負責?》

因此面對30+的基礎崗位求職者,HR也會慎之又慎,敬而遠之。

所以你到了35歲還不是管理層,指揮年輕人衝鋒陷陣,或是技術大牛,點撥後輩披荊斬棘,那你職場斷崖式下跌就不可避免。

35歲遭遇職場斷涯式下跌,這張圖告訴你真相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自傳體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裡,有這樣一段話,至今猶記:

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時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的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說腔走板。

說得直白點——“很多人20歲就死了,到80歲才埋”。年輕只是短暫的狀態,而年老被毫不留情地拉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