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葉延濱的奮鬥人生 從逼仄的窄處到寬闊之地

詩人葉延濱的奮鬥人生 從逼仄的窄處到寬闊之地

詩人葉延濱定居北京多年,回到成都,走在水磨石板砌成的巷道上,他的記憶鑽進了另一個窄街寬巷。……1952年底,幼年的葉延濱與家人一同來到成都,在緊挨著窄巷子的斌升街和西勝街居住。雖然在斌升街住的時間不長,但夜晚的巡街人敲擊的梆子聲,一直清晰地響在他的記憶裡。不久他與家人搬到與寬窄巷子並排為鄰的西勝街一處舊公館建築,“那公館裡住了四戶。我們家是其中一戶。”他詳細地記得,公館院子裡中有兩進的兩個大天井,還有此前的下人住的小院和寬如操場的後花園。房高簷闊,簷下是一根根又粗又高的柱子,紅漆刷過,立在天井四周,如衛士守在天井中的大花壇。

那時的寬窄巷子院門緊閉,門匾冰冷,年幼的葉延濱走在街上,入目全是高牆,感覺路很長。有時和家裡人一起去人民公園對面的四川電影院看電影,看完後坐著黃包車回家,“街上沒有路燈,看著特別陰森,就像現在演的恐怖片兒似的。”至今在他記憶中的寬窄巷子西勝街,最清晰的還是:“深宅高牆,昏暗路燈下,飄移著忽長忽短的人影兒。”如今的寬窄巷子,燈紅樹綠,活色生香,在葉延濱的筆下“顯出成都俗的可愛的情趣。酒肉穿腸過,斯文留文章,大概歷史上的盛世市井都會有這般景象。”

街道有寬窄,空間分深淺。長長的一生,也像河流或者街道一樣,有窄處的苦澀與奮鬥,也有寬處的平靜與收穫。詩人葉延濱的人生也不例外。出生於1948年的葉延濱,2歲時隨父母南下到武漢,4歲離開武漢進四川。在成都讀小學的他,1959年隨母親到大涼山區生活,在西昌讀中學。1968年夏秋,中學畢業的葉延濱遠赴延安插隊當了一名農民。葉延濱在延安有一個親哥哥,父母當年奉命到東北,把不足一歲的哥哥,送給當地農民曹守科做兒子。在陝北最窮苦的人家生活了一年。這家人認葉延濱作乾兒子,他叫這對夫妻乾媽和幹大。雖然與他們共同生活的時間僅有一年,這一年就讓葉延濱接足了地氣。他自信“沒有什麼比這一年更難更苦的了。就像掉進深坑裡,只要敢邁步,無論朝哪方,都是向上。”

之後的葉延濱,人生道路愈加寬廣,當上工人、工廠團委書記、文工團創作員及新聞報道幹事等。1978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文編專業。在校期間,獲全國詩歌獎並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畢業後回到成都,曾在《星星詩刊》任編輯、副主編、主編共12年。1995年,調中國作家協會任《詩刊》副主編、常務副主編、主編及編審。

多年後,葉延濱將他插隊延安農村的真實生活感悟,深厚情感,融入他的詩歌創作中。《乾媽》就是其中最知名的一首代表作。“她沒有死——/她就站在我的身後/笑著,張開豁了牙的嘴巴/我不敢轉過臉去,那只是冰冷的牆上的一張照片——/她會合上乾癟的嘴/我會流下苦澀的淚……”詩歌中,葉延濱回憶自己與乾媽、幹大共同生活的感人細節。如“老漢用我的毛巾擦汗,乾媽跑了三十里去公社給我買一盞煤油燈看書,夜裡給我在衣縫裡找蝨子,給我留饃他們悄悄吃糠等”。語言質樸,純淨。濃厚的情感在飛翔的詩歌語言中,散發出一種動人的光輝,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這首《乾媽》,自1980年在首屆青春詩會上出世後,引發千萬知音共鳴,震動詩壇,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優秀中青年詩人詩歌獎(1979-1980年),至今30多年,餘響不絕。

身為一名實力派詩人,葉延濱在中國最有影響的兩家詩刊《詩刊》和《星星》都擔任過主編,這是極其罕見的。1980年,葉延濱參加《詩刊》首屆“青春詩會”時曾說,他曾夢想當將軍,也想過當科學家,真的沒想過當詩人,更沒有想過當詩歌刊物主編。如今,葉延濱已經退休。回首往事,葉延濱對這份工作做到了問心無愧。他自認盡了心,盡了力。盡心者,辦刊物,出於公心,不論親疏和個人好惡,凡好作品,絕對給版面;辦刊物,不謀私利,刊物是公器不是私產,主編在詩壇算公眾人物了,一言一行,都在眾人眼裡。回首往事,“當寬巷子走不了,逼到窄衚衕裡時,那就盡職盡心地幹好這份工作吧。人生的路就是這樣,看似逼仄的窄處,經過努力,也可以開拓成了寬闊之地。”

運營人員:李書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