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李达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有两位伟大的创始人,他们同名同姓,年龄相差15岁,都曾经为解放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中国共产党九十七岁生日之际,我给大家介绍一位从眉县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开国上将李达。

李达生于1905年,原名李德三,今天的陕西省眉县横渠镇横渠村人,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先后辅佐过贺龙、刘伯承等五位元帅,邓小平曾高度赞誉他:李达是一副活地图,我军最好的参谋长。1924年在横渠当小学教员,因不满当时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于1926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1931年12月追随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1935年11月参加长征。曾参与实施了七亘村、黄崖底、长生口、神头岭、响塘铺等战役。开国上将李达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十年动乱中,受到错误批判,遭到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被非法关押4年。1993年7月12日,李达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李达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每一次对敌斗争后都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7年,李达将军回到阔别55年的家乡,看望和慰问了家乡的老红军、老战友以及父老乡亲,临走时题写了“公明廉威”四个大字,告诫眉县领导干部要以史为正,廉洁奉公,杜绝腐败现象,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发展经济,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他常教育子女:农民要以农为本,自力更生,听党和政府的话,安心务农。他的大儿子李如龙一直在老家务农,生活条件很艰苦,住的一间房子快要塌了,李如龙写信给爸爸,想要点钱盖一间新房,李达回信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靠我,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翻修一下还可以照样住。李如龙上北京看望父亲,临走时父亲指着一副新架子车轮胎,意味深长的对他说:把这个带上,回到家乡后要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好好务农,不要向国家伸手。李达不但对子女这样教育,同样对孙子也一视同仁,李未平在新疆服役期间表现突出,组织上准备把他提干,恰好李达来新疆视察工作,部队领导如实向李达汇报了情况,李达告诉部队领导要严格要求他,不要看我面子。李未平复原转业后要求回到家乡工作,也被李达拒绝了。

2013年在李达将军诞辰108周年之际,在将军出生地-眉县横渠镇横渠村五组复原并建成“李达将军故居”,里面陈列着李达将军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书法作品等,现已成为眉县“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