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潛規則之楊修與曹操

說到職場關係,其中最重要的無外乎是員工同老闆的關係。雖說今天的老闆不像古代帝王,決定員工的生死,卻也能決定打工者的薪資、職位以及去留。所以同老闆搞好關係還是很必要的,那麼職場人應該如何處理好與老闆的關係呢?

1.不要自作聰明

職場中不乏聰明人,可能對老闆忠心耿耿,甚至一定程度上起到智囊的作用,但如果自作聰明也是不討喜的。三國時期有個大才子楊修,過目不忘,才思敏捷,對曹家也算忠心耿耿。然而就這樣的一個人,最後竟然被曹操給宰了。有人說曹操嫉賢妒能,難道不是楊修自作聰明嗎?

話說曹操與劉備在漢中角逐,經過一系列戰鬥,劉備漸漸佔據優勢。曹操雖然當時力量還很強大,但也沒有太大的精力繼續投入到與劉備的征戰之中。曹操算是陷入騎虎難下的態勢,說了兩個字:雞肋。楊修聽到後,竟然開始收拾返程的行李。並對前來問詢的將領解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丞相是要撤軍了!於是將領也開始吩咐士卒收拾回家的行李。然而這件事情作為大領導的曹操一點也不知情,看到士兵收拾行李還覺得納悶,聽了楊修的解釋之後當然怒火中燒。

楊修或許真的猜中了曹操的心思,但是兩軍對壘,楊修的行為無疑會打擊士氣。身為曹操身邊的高層人員,楊修不起到安穩人心的作用,反倒自作聰明,走向失敗也是必然的。

2.不要鋒芒畢露

當然,曹操選擇殺害楊修,“雞肋”事件只是一個矛盾的爆發點,楊修平時的行為也很作死。一次地方給曹操進貢了一盒酥餅,曹操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然後出去了。等到回來的時候發現酥餅竟然被吃光了,於是問周邊的人。有人回答是楊修讓大家吃的,曹操問為什麼這麼做。楊修解釋:一合酥即一人一口酥!曹操當時雖然笑了,但心裡不見得高興。(不是心疼那盒酥餅,而是楊修過於自作主張)

還有一次曹操在修建好的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當週邊人不理解丞相意識的時候,楊修下令讓工人把門拆了,然後改小點。門上有個活,是闊的意思,楊修解釋曹操嫌門修的太闊了。

別的故事如:曹操夢中殺人,楊修直言:丞相非在夢中,君及在夢中耳!真是個直爽的性子;再比如“黃娟幼婦外孫齏臼”解釋為絕妙好辭,楊修看了一眼就理解了意思,曹操直到走出三里才有頭緒。

通過這些故事可以看出楊修性格的耿直,喜愛表現自己(鋒芒畢露),喜歡自作主張,而這些都是不為老闆所喜的。

3.不要觸及老闆核心利益

楊修最後被曹操殺害,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參與子嗣之爭,觸及到了領導的核心利益。

當然了,今天我們生活的環境和古代是不一樣的。人與人雖然收入不同,但地位上是平等的。可既然我們要在老闆手底下幹活,就要學會處理好與老闆的關係,楊修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本文系X職場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xzhichang)進行授權。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作者和原文超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