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風景如畫 孝義滿城

“人生天地孝為先,有孝才能萬事安。要問孝都在何處?沂蒙山區平邑縣!”

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靈魂。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孝道的傳揚和發展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在,全國各地都非常重視孝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但是,孝文化的發源地到底在哪裡?哪裡才有資格稱得上“孝都”呢?往往各執一詞,莫衷一是。連日來,筆者上下追索,遍尋方家,刨根問底,窮原竟委,終至以為:夫山東省平邑縣乃地地道道、真真正正、貨真價實、天經地義之“中國孝都”也!有一些地方也想申請“中國孝都”,但是論點論據都十分的牽強附會,拜讀過一些這類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遮遮覆掩掩,證據並不充分,言詞之間“猶抱琵琶半遮面”。筆者無意搞什麼爭辯,因為就和諸葛亮之爭一樣,"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是我們的就該大聲的喊出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正本清源、以正視聽,就是要尊重歷史、,就是更好的宣傳和弘揚孝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貢獻。

怎麼樣才能確定“中國孝都”的標準

《禮記·檀弓下》:“師必有名。”《 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那麼 ,做為“中國孝都”,應當以什麼為標準,或者主要考慮哪些因素呢?大家普遍能夠接受的要件無非有以下幾項:

一、中國孝文化的發源地,《孝經》作者的誕生地或相關地方;;二、古代孝道文化盛行和尊奉孝道的古人的誕生地或相關地方,如“二十四孝”人物;三、注《孝經》者的誕生地或相關地方;四、有關的歷史實物或者是碑刻;五、當今孝道文化盛行的地方。具備上述條件一二項或者同時兼有多項者,才有可能為社會所接受。以上所列,並非筆者望文生義,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因為以上這些條件,做為千年古縣的平邑基本上全部具備。

二、孝文化起源於《孝經》,《孝經》作者或者說參與者之一是曾子,曾子就是“魯之武城”平邑人。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孝經》作者曾子就是“魯之武城”平邑人。

做人要有孝心?孝行天下,為人之本? ? ??我國古人非常重視孝道,關於孝道的文章論著可謂汗牛充棟。春秋時期曾子撰寫的著名《孝經》,影響非常深遠,被列為傳統啟蒙讀物之一,得以流傳千古。《孝經》共18章,對孝道進行了綜論分述,分別就孝道對帝王、諸侯、士大夫、庶人等各階層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還就長輩在生和去世如何踐行孝道進行了論述。

關於《孝經》的作者,歷史上有太多的謎。筆者無意在此大段引用,因為關於《孝經》作者之爭也是一段公案,但是,各種跡象表明曾子至少是參與者之一是無疑的。若追問其著作者究竟是誰?關於孔子弟子曾子作《孝經》的記載是這樣的,《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以為《孝經》乃孔子弟子曾參所作。比如陳克明《群經要義》中就說:《藝文志》“雖未明言曾參作《孝經》,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乃是曾參秉承孔子之意而撰成《孝經》”。

關於曾子,曾子(前505~前432),名參,字子輿,春秋末戰國初魯國武城(今平邑縣南武城)人。後世尊其為“宗聖”,與顏子、孟子、子思合稱“孔門四聖”。曾子的先祖是始建於夏朝的鄫國國君。鄫國子爵,商朝西周時期史蹟不詳,春秋中期為莒國所滅。鄫國故城位於今蒼山縣鄫城村。鄫國被滅後,鄫世子巫西逃奔魯,定居武城。為紀念故國,他將“鄫”字的“邑”字旁(古代“阝”寫作“邑”)去掉作為自己家族的姓氏。後巫生阜,阜生皙,皙生參,曾皙、曾參父子二人同為孔子弟子。

曾子少年時在家務農,17歲拜孔子為師。剛開始孔子對曾子的印象是“參也魯”,認為不太聰明。曾子從師後勤奮學習,刻苦努力,不久受到孔子的重視,孔子將“中庸”和“為孝”的道理傳授給他。曾子跟孔子學習時,孔子的學說已日趨成熟,通過長期認真學習實踐,曾子對孔子的儒家思想理解較深,能夠得其要旨。《論語里仁》載,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病故後,曾子專心致力於忠、孝、仁、義等儒家學說的研究和傳授弟子的教學活動,同弟子一起參與了儒家經典--《論語》一書的編訂整理。曾子流傳後世的著作有《曾子》、《大學》、《孝經》。教授的弟子有樂正子春、單居離、陽膚、公明子儀等七十餘人,這些人絕大多數是魯國東部沂蒙山區人。

曾子思想的核心是孝,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與總和。他強調為人首先要孝敬父母,盡力為雙親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要娛親、順親,使之精神愉快。要慎行其身,不給父母留惡名。父母死後,慎重辦理喪事,虔誠地追念先祖恩德。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咎。”曾子提倡以孝治天下,認為狹義的孝事父母可以擴展到廣義的忠誠於國家朝廷。家孝必然國治,孝子可為良臣。曾子將孝於父母長輩的家庭宗親倫理情感轉化為忠於國家朝廷的政治道德觀念,把行孝納入政治的範疇,體現了其以孝治民、為政的政治思想,成為儒家孝治學說的創始人和重要代表。

曾子思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修身,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③曾子還特別強調“慎獨”,講求正心誠意的慎獨工夫,主張當別人不知或不在而自己獨立處理事情時,也要嚴格按照儒家的各種道德規範自律,不做損人利己或傷天害理的事情。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正心誠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做起,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和高尚情操,以實現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圖大志。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④“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⑤“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⑥曾子的修身思想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曾子的思想在中華文化中產生過重大影響。曾子小孔子46歲,是孔子著名弟子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孔子在世時,曾子就已經受到孔子重視。孔子去世後,孔子弟子守孝三年,紛紛離開魯國流散各地,而曾子數十年居魯武城收徒講學,著書立說,為儒家由孔子向子思、孟子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啟後的作用。曾子傳授的儒家思想被視為孔子嫡傳,帶有“正統”色彩。隨著時間的推移,曾子在孔門傳道人行列中所處地位很快發生變化,成為公認的承傳儒學的重要和有威望的人物,發揮了特殊的作用,留下了不可忽視的歷史影響。從《論語》、《孟子》等諸多先秦文獻多次提及曾子其人,引述曾子言論來看,到戰國中期,曾子的聲望已經有了很大提高。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由於統治者大力提倡,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曾子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傳人,其在沂蒙乃至全國的影響日益擴大,最終被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突出的孝子、賢人、完人的典型。以孔、曾、思、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其產生髮展的初期是一種適應當時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形態的意識形式,它的若干思想原則,至今仍然具有一定價值。

曾子的孝治思想在西漢初開始受到封建統治階級重視,以後歷代都把孝作為維護封建家族的紐帶,鞏固封建秩序的重要的倫理道德。曾子孝論對沂蒙和中華文化的影響是綿延流長的,它不僅最終成為中華民族薪傳不息的倫理理念,而且內化為一種民族精神。崇尚孝道,以孝為榮,以孝治天下,成為歷代服膺的價值觀。《孝經》,漢代設講經博士,五代以後列入《十三經》,宋朝朱熹作章句集註。元朝郭居敬編《二十四孝》,將曾子等24人孝行事蹟集中介紹後,曾子的孝道更加廣泛傳揚,影響一直深入民間。

三、平邑縣是古代孝道文化盛行的地方

“古代二十四孝,其中五孝在平邑。”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平邑縣作為革命老區,不僅擁有可歌可泣的紅色文化,孝文化也深入人心,在元代郭居敬(福建省尤溪縣人)所選輯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有7個孝子的故事就發生在臨沂。在臨沂8孝中,有5個孝子的故事發生在平邑。他們分別是:

1、《二十四孝》中第一個故事便是《孝感動天》,種種歷史考證足以證明,平邑縣是大舜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相傳平邑縣舜帝廟村是舜帝生活過的地方

[虞]舜,姓姚,名重華。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陶於河濱,器不苦窳,漁於雷澤,烈風雷雨弗迷。雖竭力盡瘁,而無怨懟之心。堯聞之,使總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相堯二十有八載,帝遂讓以位焉。隊隊耕田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傳說,舜的生母早亡,父親是一個瞎子,娶了後妻後厭棄前妻生的舜。“舜生性至孝,即是行孝臻於至極。他的父親很頑劣,用一個“頑”字來描寫其性格實在妙得很。《說文》:“頑”,就是難劈開的囫圇木頭疙瘩。諸位可以想象到其父的頑固、固執、愚蠢、不開竅的那種樣子。他的後母很囂,“囂”也一字傳神,《說文》:“囂,聲也。氣出頭上。”《段注》:“聲出而氣隨之。”諸位也可以想象到,其後母那種撒潑、刁蠻、無理取鬧的喧囂的樣子。他的弟弟是後母生的,叫象,性情很傲,《說文》:“傲,倨也。”此一“傲”字也把其弟的傲慢不遜、趾高氣揚的神情表露無遺。舜就在這樣一個家庭中過著日子,其父母以及其弟都不善待他,甚至要謀害他。《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舜父瞽叟頑,母囂,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舜年二十以孝聞。”

《史記》:“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舜達到了“至孝”的境界,那種胸懷的描寫很感人,當然也感動了堯,這也是選他為接班人的一個重要依據。

這種“至孝”,又成就了一種天地之間的孝的“感應”,出現了諸多動人的情景。因為舜的“至孝”,竟然獲得大象與鳥類對孝行的感應,於是在歷山耕耘時,大象來幫助他耕地,鳥兒幫助他耘田播種,孝行的感應竟然能達到如此地步。

歷山在哪裡?眾說紛紜。平邑縣平邑街道現在的宣傳語是: 舜德聖地 ,水浥康城。該街道舜帝廟村西與濟寧市泗水縣歷山村結鄰而居,,“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相傳舜帝廟村是舜帝生活過的地方,舜帝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立廟於此。據明清《泗水縣誌》所載的舜廟圖,為三進院落,山門以內有前殿、中殿、大殿,內祀舜帝及娥皇、女英。後因年久失修,日漸頹壞,直至“文革”初期,大殿才被徹底拆除。光緒《費邑古蹟考》稱“立廟於斯,其由來遠矣”。廟南有一大村,名舜帝廟。“天下明德自虞舜始”,沒有舜帝的德孝、仁愛、忠義、勤儉的傳承和薰陶,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德孝與素養。“堯舜之道,孝悌而已”。舜更是一個“大孝終身慕父母”之人。試想:一個連自己身邊的父母、親人都不疼愛之人,又何談博愛於他人,敬孝於鄰里。古往今來,學人論舜,首推道德。 “孝感天地,德播人間”,舜帝的精神在平邑大地上早已滲人心脾,植於沃土。

舜對父母至孝,“雖竭力盡瘁,而無怨懟之心”。這就是竭盡心力與勞苦,“瘁”就是勞苦的意思;然而沒有怨恨之心,“懟”(),怨恨的意思。帝堯聽聞到舜的至孝,“使總百揆”,使他總管國家大事。“揆”(),就是管理的意思。帝堯還讓九個兒子侍奉他,並將女兒嫁給他;傳說中的娥皇、女英,就是堯的兩個女兒。帝堯,陶唐氏,名放勳,史稱唐堯。傳說他曾經設立官員掌管時令,制定曆法,在位九十八年。

舜為帝以後,依然盡孝,載著天子的旗幟去看望自己的親人瞽叟,盡兒子的孝,並且還封自己的弟弟象為諸侯。此可見地位變了,卻不記前怨,不念舊惡,依然竭盡孝悌之道。

《二十四孝》開始第一篇安排虞舜的故事,很有深意:一從時代上來說,具有久遠性,虞舜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人物;“五帝”一說,便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二是從人物的地位上說,具有權威性。三是從影響來說,具有廣泛性。四是綜合起來說,最有典範性。再從《孝經》這一角度看,回應了《開宗明義章第一》裡孔子所說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舜,就是這樣的先王,有“至孝”的“至德要道”,也成了帝王們的一個典範。當然這故事也回應了《感應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從現代的角度去看,捨去故事中古人原始思維的一些東西,而抽取其合理的內核,則有三點可說:一,在種種不和睦的家庭中怎樣去行孝?那便是學會忍受、剋制、寬容,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動家人。二,孝絕不是“愚孝”,舜的種種逃生的機警與智慧,就是“至孝”中的聰明之孝,而不是愚蠢之孝。三,古代選拔人才時,孝行也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孝就是舜被選舉為堯的繼承人的一個必要條件。這對今人又有何啟發?四,孝的層次是:孝——能孝——盡孝——非愚孝——至孝,舜讓大家看到了“至孝”的古代典範。

2、負米養親的仲子路。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平邑縣仲村鎮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3、 齧指心痛的曾子。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平邑縣鄭城鎮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揹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詩曰:母指方纏齧,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4、戲綵娛親的老萊子。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平邑縣)。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5、單衣順母閔子騫。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一說平邑人、一說是費縣汪溝鎮人,還有一說是魚臺縣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讚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如今,閔子騫的故里有爭議,但是不管說他是哪裡,都是我們現代人學習的好榜樣。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孃。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後人為紀念曾子,更為將這種孝老精神傳承下去,將曾子出生地南部的山命名為曾子山,又名孝子山。曾子山山峰峭壁,如刀削成,遠觀像兩尊臥佛,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頗有“桂林山水”之韻美,被譽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盆景”。千百年來,曾子山安然寂靜的矗立在古城之南,時刻不忘提醒世人要牢記親恩,謹記百善孝為先,而它的美也因孝善文化而為更為彰顯,成為了孝善文化和自然景色相得益彰的典範。

四、注《孝經》者的誕生地或相關地方。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經學大師鄭玄

鄭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相傳,今天的平邑縣鄭城鎮就因為鄭玄在此注經而得名。

在《平邑縣誌》中有關於鄭玄衣冠冢的記載:“鄭玄衣冠冢,位於鄭城鎮康成莊,封土高3米,直徑10米。南城山西南麓有‘康成石室’遺蹟,迤北10公里有鄭城,因鄭玄曾居於此而得名。死後人們感其功德,葬衣冠冢於鄭城北1.5公里處松林村東嶺。”可見,平邑縣“鄭城”地名的由來與鄭玄有著密切的關係。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黃巾軍攻佔青州,鄭玄便離開高密,逃到徐州避亂。此時,徐州牧為陶謙。他聽到鄭玄到來,極為歡迎,以師友之禮相接待。鄭玄把自己安頓在南城之山下的一所石屋裡,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經典,註釋《孝經》。南城又名南武城,現在的鄭城當時就屬於南城。

鄭玄避於南城後,仍以辦學堂、倡教育為要任,帶領廣大農民興修水利,深受當地人的尊敬與愛戴。有關鄭玄避難於南城的史實,我們還可以從歷史典籍中獲悉。《經義考》雲:“南城山西上可[約]二里處,有石室焉,週迴五丈,俗雲是康成注《孝經》處。”鄭玄在其所著的《孝經序》中說:“僕避難於南城,棲息於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中也有對南城山的描述:“南城山、又名毓秀山,《論衡》所謂南城之冢也。山有康成石室,鄭康成遭黃巾之亂,客于徐州,注《孝經》於此。”

從以上典籍中可以看出,眾多有關鄭玄避難南城的記載都提到一個石室,即康成石室。石室的遺蹟在今平邑縣南武城故城西南南城山西坡,為一石灰岩溶洞,面積約5平方米。除康成石室外,平邑縣還有一注經臺,光緒二十二年《費邑古蹟考》記載,“注經臺在蒙上前武安村之東南”。注經臺上曾建有行宮,光緒《費縣誌》載:“乾隆三十年,聖駕南巡,駐注經臺行宮。”注經臺及行宮遺蹟現已不存,曾在其址附近發現碑刻一通。碑呈長方體,平首,高1.8米,寬0.7米,厚0.2米,陰刻隸書“注經臺”三字,字徑0.3米,碑刻無紀年落款。何人何時所立,現不能確認。此碑現在平邑縣博物館保存。又相傳,注經臺又稱辨經臺,其遺址在今平邑縣鄭城鎮駐地附近。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鄭玄死後,人們為紀念他,把其流寓注經之地正式命名為“鄭城”,亦名“鄭司農城”,並將其衣冠葬於鄭城鎮康成莊西北的松林村東嶺,此墓原名“鄭玄墳”,後訛傳為“鄭仙墳”。系黃沙土堆築,在“文革”後期被夷為平地,成為農田。近年,鄭城鎮政府又在原址修復鄭玄墓,並立墓表,莊嚴肅穆,蔚為壯觀。

五、有關的歷史實物或者是碑刻;平邑縣“國家一級文物”《麃孝禹碑》的橫空出世,傳奇經歷為平邑成為“中國孝都”增添了強有力的實物證據。

“天下石碑平邑始,麃孝禹碑驚華夏。孝都故里孝情濃,勒石刻碑記雙親。”麃孝禹碑是國寶級文物,出土於平邑縣原平邑集附近,筆者認為應該是現在的平邑街道辦事處板橋社區的金橋商貿城附近,那裡是平邑縣數千年以來平邑最繁華的地方,俗稱老闆橋,也叫“板橋大集。”麃孝禹碑是迄今我國現存最早的墓碑。又稱麃孝禹刻石、河平刻石。

我國現存西漢墓碑極少。在已發現的墓碑中,平邑縣的麃孝禹碑是年代最早的一個,也是著名的漢代畫像石刻。有著重大的歷史研究價值,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料。

此碑刻於西漢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碑高147釐米,寬45釐米。圓形碑首,上刻粗花紋屋形,下有兩鳥相對,各刻一鶴,長喙、長項、細長腿、短垂尾。圖案為簡筆畫,寥寥數筆,簡約流暢而極富神韻。鳥下方各刻隸書銘文一行,右為“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左為“平邑成裡孝禹”,兩行共15字。其中碑陽左下方界格外有“同治庚午揚州宮本昂、宮昱,任城劉恩瀛訪得此碑於平邑。江曙、高文保來觀”題記。該碑形制較為原始,銘文簡短,然而卻是中國已知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碑”。在中國碑刻史和書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漢碑之祖”的美稱。

從碑文上看不出麃孝禹的生平事蹟,這十分遺憾,但可知平邑集是其居住之地,逝後葬於該處,墓碑立於“河平三年八月丁亥”, 即漢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麃孝禹碑最早被發現並引起文物收藏者的高度重視始於清同治年間。同治九年(1870年),時任泗水縣知縣的揚州人宮本昂在一次走訪平邑集時發現該碑(發現位置一說在原平邑集南,一說在今縣城城西)。該碑自樹起之日距同治九年已過去1896年,距今已2037年了。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麃孝禹碑是迄今我國現存最早的墓碑

此碑出土後,幾經易人,傳世於今,真可謂飽經滄桑,歷盡磨難。自宮本昂發現該碑及其收藏價值的訊息傳出後,尋訪、拓片、收藏或竊此碑為己有的人紛至沓來。先是宮本昂收藏於學官,後易其弟宮昱手中。後任城人(今濟寧)劉恩瀛又於平邑訪得。幾經輾轉,又歸屬於南海李山農,深藏於濟南城東流水街李氏漢石園內。到1920年又現於莒縣的莊式如宅院中。抗日戰爭爆發後又一度失傳。建國初期在濟南成大汽車行又被發現,再一次引起考古界的轟動和高度重視,並得到精心呵護,轉藏於山東博物館,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在該碑刻的拓片市場價值都達到數萬元。

生而能養,亡後能祭,此為孝也。對於殯葬親人的墳墓,一兩代可以記清,三代以後就不清楚了,特別是經過遷徙、戰亂便不知祖墳何處。如何解決,人們想出許多辦法。開始時人們從死人下葬,維繫棺繩用的園木樁受到啟發,在墓前插上木樁竹竿,繫上纖維質的東西(紙或帛等),寫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時辰,叫做“銘旌”(或“明旌”)。但它卻容易,損壞,此時,孝道思想濃厚的平邑人便率先發明瞭石碑,以後隨著朝代的演變,墓碑成為記載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榮譽狀”和裝飾品了。這很符合國人的光宗耀祖、澤及後代、流芳千古的社會風尚。墓碑盛行於漢、唐,以後成為定勢。

石不能言最可人,應該說,麃孝禹碑成為迄今我國現存最早的墓碑,抑或是首創,應該和平邑孝道的盛行的這一片孝善土壤是分不開的,它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石不能言最可人

六、平邑縣是當今孝道文化盛行的地方

平邑縣是中國孝文化的發源地,遠近聞名的孝善故里。從古至今,孝善文化在平邑縣不斷得到傳承和發揚。在這裡妻賢子孝,家庭和睦,處處體現著優良的孝老傳統。近年來,平邑縣立足於中國孝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打造“孝文化”,主打“德潤蒙陽?孝道平邑”品牌,挖掘弘揚孝文化,引導人們孝老愛親。

一、傳承結合,大力弘揚“孝文化”

縣一級於成立“蒙山文化研究會”、“孝文化協會”。組織曾子文化研討會,就曾子的“孝道觀”和“慎微說”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和討論。日常工作中,組織理論社科工作者對“孝文化”的起源、發展,結合與傳承進行深入解讀,在報紙、網站理論專欄中刊播《曾子論孝》、《弘揚孝文化建設新農村》、《孝行天下 共建和諧——淺說繼承發揚孝文化》、《新二十四孝故事》等文章,以群眾易於接受的形式宣傳“孝文化”。

在學校層面,緊密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深入挖掘曾子孝文化,將“孝文化”納入學校德育體系和校園文化核心內容。積極開展“弘揚曾子文化,誦讀國學經典”活動,努力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孝經》、《大學》、《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演講比賽、感恩教育等形式,大力弘揚傳承以“孝敬父母、努力學習、正心誠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做起,始終保持獨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為主要內容的曾子優秀思想文化,引導青少年群體培育孝老愛親的基本品德。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平邑縣每年舉辦道德晚會 為“孝老愛親”模範頒獎

在農村社區層面,各村緊密結合歷史,突出傳統,以弘揚“孝悌”文化為主,努力打造富有特色文化品牌。“四德”工程突出“孝德”建設,全部簽訂贍養老人協議書。村村建有宣傳一條街,突出“孝文化”特色。廣泛開展“好媳婦”評選,組織“好婦媳回孃家”活動,由鎮村組織把寫著“好媳婦”的牌匾用車敲鑼打鼓地送到好媳婦的孃家,把表彰變成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過程,發揮評選活動示範引領作用。全社會積極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氣,其中豐陽鎮堅持二十三年組織老年節大會,“孝道文化”深入人心。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母親養我小,我養母親老!平邑縣孝老模範宓振蘭老人的事蹟催人淚下

在機關、企業層面,深挖幹部職工“社會、家庭、企業”三個責任,把“行孝盡孝”作為評先樹優基本條件,評選“孝道之星”,建立獎懲機制。組織開展“奉獻社會、回報父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幹部職工形成了“出門講奉獻、在家孝父母”的良好風尚,有效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二、積極培育“孝文化”宣傳教育載體

縣內主要新聞媒體開設“德潤蒙陽·孝道平邑”等專欄、專題。在縣電視臺、廣播臺和報紙《臨沂日報·平邑新聞》開闢專題、專欄對“孝道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等進行全面宣傳和報道,不斷擴大形成覆蓋面,力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全縣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

投放“傳承孝文化”公益廣告。在縣城主要街道、建築圍擋、公共汽車車站、火車站、公交站牌設置有關“孝文化”或“四德”工程的公益廣告,在城鄉客運車、公交車、出租車等循環播放《四德歌》、《念親恩》、《燭光裡的媽媽》、《母親》、《常回家看看》、《我的老父親》等歌曲,多種形式宣傳孝老愛親思想,弘揚孝文化,引導人們踐行孝道。積極開展文化下鄉和文化惠民工程,將孝文化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教。組織編排了琴書《郭舉孝母》等一系列反映傳統美德的文藝節目,通過“送戲下鄉”廣泛演出。積極引導農村莊戶劇團編寫富有時代特色與傳統孝文化相結合的新戲曲,苗莊莊戶劇團通過編演《婆婆難當》、《小姑賢》、《小姑不賢》等呂劇戲曲,將現代人、身邊事寫進戲曲,運用正反事例對比,教化民眾。

中國孝都 山東平邑 姜曉彬/文

平邑縣領導重視孝道文化建設

孝是萬宗之源,全面闡釋了人與倫理、人與政治、人與自然的總體看法,從而構成了頗具特色的孝道德本體世界觀。在平邑,人們以幾代同堂為榮,老人們生活起居得到悉心照料的同時,還可享受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現在的平邑縣,敬老愛老的模範人物和集體更是層出不窮,敬老愛老蔚然成風,湧現了“孝老愛親”好人宓振蘭 ;知孝”、“行孝”,更重要的是“弘孝”的流峪鎮中心小學教師包秀成等孝文化的弘揚者和踐行者。平邑縣一些企業和個人紛紛參加各種社會慈善活動。平邑縣邑東府邸還打造了以弘揚孝文化為主的“孝善社區,”近期將舉辦平邑縣“孝善文化節”。

諸如此等,中國孝都,山東平邑,“孝善故里”,實至名歸。

本文僅僅是一家之言,水平有限,錯訛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原諒,但是作者初心是好的,在創作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領導、朋友、專家學者的不少指導,在此一併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