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截拳道武術基礎——詠春拳小念頭內功心法

小念頭,過去亦別稱“三拜佛”,但仍以前者的名稱流行。所謂“三拜佛”者,是由於再次“古式”套路中有一攤兩伏的動作;而已四指朝天,形如拜佛狀的護手作為收回身前的動作。但由葉師及現實所傳者,多為“一攤三伏”之法,故以不算三拜佛已。 而立身處世,若連小小 一點念頭都不向正途發展,其人品格之差亦不難想象了!由此可知,“小念頭”一辭意帶相關;創此名稱的人用心良苦,堪作今日詠春派門人在“武”與“德”方面作立身處世之銘。

一、手心足心,放鬆內含;大腿內裹,小腿外旋

“手心足心,放鬆內含”有兩層含義。首先,手心內含指的是出日字衝拳時,拳頭應放鬆虛含而不實握,這樣放鬆出拳的勁力可以順暢達到拳尖骨節處,容易練出彈抖寸勁。假如握實了拳頭(無論多大力量握實),反而容易導致手臂僵硬,出拳勁力阻塞,拳速緩慢。同樣的道理,練掌之時,無論打正掌或者打橫掌,掌心也應稍稍內含,而不是伸直手掌,這樣掌勁可以順暢到達掌跟,同時起到伸拉手部及臂部、肩部筋腱的作用。其次,足心內含必然導致雙腳腳趾抓地,這樣有利於馬步穩健,下盤勁力充實。

李小龍截拳道武術基礎——詠春拳小念頭內功心法

“小腿內裹,大腿外旋”的意義十分重要,大腿與小腿之間形如麻花狀擰裹,螺旋勁力自然從地面升騰而起;當配合雙膝的內嵌與腰馬轉動時,易於調動周身筋骨的開合,瞬間將地面之力順暢傳遞至掌、指、肩、胯部位。這便是二字鉗羊馬的扎馬之所以異於其他門派的扎馬,而採用腳尖內扣腳跟外開,呈“八”字形的原因。

二、提肛斂臀,沉肘松肩;收頜豎頸,氣息綿綿

“提肛斂臀”指的是扎馬時,肛門應輕輕上提內收,臀部不可外凸;這樣便於含住腰胯之力,促使腰馬合一;同時可以治療並緩解生殖及腎臟系統疾病。“沉肘松肩”指的是扎馬或出拳時,肩膀不可上聳,肘部始終保持一股向下沉墜的勁;這樣幾乎不動肩就可以用肘底力催放出強大的拳勁。

李小龍截拳道武術基礎——詠春拳小念頭內功心法

“收頜豎頸”指的是扎馬時,須下巴微內收,頸部放鬆豎直並輕輕上頂;這樣便於拉拔脊柱,促使下盤勁力順暢傳遞至上盤;同時可以治療並緩解頸椎疾病,且減少實戰中被擊中下巴的幾率。“氣息綿綿”指的是打小念頭“一攤三伏”手法時,應把呼吸放慢、放緩,保持呼吸的細、勻、深、長,這樣便於行氣煉勁,強化念力與結構。

三、吸氣含胸,要背撐圓;呼氣放鬆,氣沉丹田

“吸氣含胸,要背撐圓;呼氣放鬆,氣沉丹田”這十六個字是小念頭內功訓練的核心要訣,習者須牢記。其主要指打小念頭“一攤三伏”手法時,除了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綿長外,當每次吸氣時心窩部位輕輕向內收一點,同時用念力加大腰部和背部筋骨的鍛鍊;當每次呼氣時,輕輕放鬆內收的胸部心窩,小腹微外鼓,這樣氣息自然沉入丹田小腹中。

一般而言,如能堅持做一個月,每天每次訓練半小時,自然內壯五臟,要背渾圓,筋長骨健,逐漸形成鶴形龜背的內勁發力模式。

四、行氣煉勁,輕柔舒緩;上體鬆柔,下體堅固

“行氣煉勁,輕柔舒緩”除了指氣息綿長外,主要指的是打小念頭“一攤三伏”手法時,配合呼吸與念力的引導,手法從攤手、伏手到護手的變化應極其輕柔緩慢,甚至達到常人肉眼不仔細盯著,難以察覺手臂移動的程度,這樣強化內臟與筋骨的漲縮之力,整體提升發力水平。

李小龍截拳道武術基礎——詠春拳小念頭內功心法

“上體鬆柔,下體堅固”指的是打小念頭時,無論如何進行手法的變化,馬步始終保持穩健的關節定位支撐,上肢與身體肌肉則始終保持放鬆狀態。當習拳者練小念頭一段時日後,可以嘗試“獨立腳小念頭”的練法,用一條腿的支撐來完成整個小念頭拳譜的所有動作,以此來提高下盤腿力與支撐力。這樣長期進行上虛下實的結構定型訓練,一旦用於實戰,可以保障上身不致受外力衝擊而東倒西歪且能靈活卸力,而下體則堅如磐石,進退有度。

五、周身撐抱,遇力反彈;剛勁順整,柔勁渾圓

“周身撐抱,遇力反彈”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字衝拳,當一拳擊出時另一拳同時回拉,這樣一出一入形成相反的兩個力同時作用,久練之下週身筋骨彈抖有力,必然形成一遇外力就反彈卸力的沉穩發勁模式,這便是詠春發力的秘訣。同樣的道理,在平時練習打拳或出掌時,無論使用何種手法往身體正前方送出時,背部應略往後靠(後靠動作極細微,不注意看看不出來),這樣瞬間形成兩個相反的力對拉,有利於練出整勁爆發力。

“剛勁順整,柔勁渾圓”指的是打尋橋與標指兩個拳套時,應嚴守法度。當習拳者通過尋橋和標指練出剛、柔兩種勁力後,再練小念頭拳時,發力內涵已經大不相同。

六、輕出重收,拳發中線;輕呼重吸,勁如抖鞭

“輕出重收,拳發中線;輕呼重吸,勁如抖鞭”是練出彈抖勁得重要訓練方法。其主要指的是每一次自中線打出的拳,拳頭應輕輕的握住,用肘底力輕快地送出去,像抖鞭子一樣,同時配合輕快地呼氣;而出拳後收拳至胸側時,則用較重的力度迅速收回,同時配合較重的吸氣。這樣練的益處是,用呼吸來提升拳勁發力並全面改善人體體能。

李小龍截拳道武術基礎——詠春拳小念頭內功心法

尤其應注意的是,小念頭拳譜中的大多數動作自中線打出後,都是圈手收拳回到胸側的,此時可以配合“輕出重收與輕呼重吸”的法門來鍛鍊。日久自然會收到不可思議的效果。

七、掌有三角,拳有三尖;敗形殺頸,追形打眼

“掌有三角”指的是手掌掌跟內側、掌跟外側與指尖這三個部位,它們均可發力擊人,這是標指拳譜中“三擺指法”的應用法門,此處不多贅述。

“拳有三尖”指的是拳頭小指、無名指及中指根部這三節突起的骨節處,其為出拳著力點,這樣打擊對手時受力面積小而穿透力大。

詠春拳雖然有“念頭主守、尋橋打手,朝面追形、得不留手”的講法,然而實際應用中,小念頭不僅僅用來防守。尋橋也不僅僅用來打手;而是採用追身不追手的方式密集地攻擊敵人的中線要害,一擊即中。因此,從實戰的角度出發,無論採用哪套拳法,在突遭暴徒襲擊,敵我交手的電光石火間,擊打對方的頸部和眼睛往往更具備殺傷力。

八、應對重拳,以臂接腕;走馬斜角,勁發螺旋

“應對重拳,以臂接腕”指的是卸力技巧。詠春拳許多手法發力都是通過黐手訓練獲得的,而黐手中訓練最多的是人體的尺骨和橈骨部位,久練之下必然產生極強的敏感度,以我之手臂接住對方重拳之手腕,可以從容卸力反擊。

“走馬斜角,勁發螺旋”指的是身形、步法的訓練與黐手發力。訓練有素的詠春門人,往往能運用靈活的步法逼近對手,在其匪夷所思的角度攻人,同時發出黐手訓練獲得的螺旋翻滾勁力,迅速牽制對手重心,輕易獲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