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決勝脫貧攻堅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級人大代表 「千百萬扶貧濟困大行動」綜述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级人大代表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综述

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承載著我市三級人大的付出,飽浸著近萬名人大代表的汗水。

這是一首激越動人的交響曲,抒發著情牽民生冷暖的情懷,折射著造福社會助力脫貧的擔當。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级人大代表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综述

市人大常委會從去年4月開始,組織市縣鄉三級人大聯動、全國、省、市、縣、鄉五級8900多名人大代表參與的“千百萬扶貧濟困大行動”,即組織有專長的代表深入村居開展千場宣講,實施智力扶貧;企業家代表結對170個省定、市定經濟薄弱村,實施項目幫扶;全體代表聯繫1萬多戶低收入家庭,實施結對濟困。截止今年5月底,代表先後資助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學1487名,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捐助或贈送物資共計389.79萬元,支持經濟薄弱村實施幫扶項目181個……全國人大、省人大、市委領導多次對“大行動”給予高度評價。市委姚曉東書記在《人大代表“千百萬扶貧濟困大行動”專報》上批示:“五級代表真扶貧、真濟困,工作做得實,覆蓋了所有經濟薄弱村,與一萬多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各級人大這項工作做得很好,很有價值!”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级人大代表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综述

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手牽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在決勝脫貧攻堅的答卷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精彩篇章。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级人大代表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综述

組織“千場宣講”,打造新時代脫貧攻堅“講習所”

5月11日,淮安區欽工鎮人大代表脫貧攻堅“講習所”裡座無虛席,鎮人大代表、江蘇天裔鴿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林以蛋鴿養殖技術為題,用“接地氣”的樸實語言,把深奧的專業知識變成了“地方話”。參加完活動,該鎮低收入農戶李林國高興地說:“剛開始認為自己脫不了貧,聽了專家的講授,不僅掌握了實用的致富技能,還堅定了脫貧的信心。”

“扶智”又“扶志”,致富先“強”心,是建設脫貧攻堅“講習所”開展宣講活動的初衷,也是“大行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去年初,兩種現象引起了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的深思:部分低收入農戶沒有很強的自我發展意願,缺乏窮則思變、窮則思勤的精神;一部分低收入農戶有脫貧的願望,但視野不夠開闊,招數不夠科學。

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在調研中感到: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腦袋。然而“富腦袋”不僅僅是單純的思想灌輸、知識傳授,更是打開心結、疏通心智的啟蒙。人大代表密切聯繫群眾的天然優勢,決定了他們能夠“常打勵志氣”“常交政策底”,在零距離、無縫隙溝通中幫助他們“扶”起脫貧的志氣、挺起脫貧的腰板,增強脫貧本領,激發出持久的脫貧致富力。

為確保人大代表宣講活動制度化、常態化,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統一部署下,全市各個鄉鎮、街道按照有組織、有陣地、有方案、有制度、有教案、有特色的“六有”標準組建了人大代表脫貧攻堅講習所,講習所宣講人以人大代表為主體,農技人員、致富能手、創業能人、鄉土人才等為補充,由鄉鎮、街道人大組織宣講人緊貼農村農民需要,精選宣講內容,培訓產業發展技能,輸送綠色發展理念,倡導文明新風,參與民主治理,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各縣區、鄉鎮精心制定宣講計劃,貼合民需創新方式方法,一場場接地氣、暖人心、很解渴的宣講在全市鄉村、集市、田頭有聲有色地展開。

金湖縣人大代表、銀塗鎮林雲家庭農場負責人張太林,在田間地頭為農戶講授田間輪作與稻田套養技術,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淮安區季橋鎮人大主席團專門印發500多份調查問卷,讓群眾“點菜單”,群眾想聽什麼就宣講什麼,農民朋友最急需什麼就宣講什麼。洪澤區西順河鎮緊臨洪澤湖,養殖業優勢明顯,村民、漁民有一定電商基礎,該鎮開設了“電子商務”講座……

好似春風化雨,已然潤物無聲。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各級人大共組織宣講2411場,涉及惠農惠民政策、畜禽健康養殖、涉農法律法規等內容,除了引導群眾轉變思想、開闊眼界、堅定信心,還通過各種技能培訓來增強脫貧致富本領,促進就業,受益對象達9.86萬人次。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级人大代表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综述

實施“百村幫扶”,發掘經濟薄弱村“致富源”

6月中旬,在省定經濟薄弱村淮陰區三樹鎮三壩村木質酒盒加工現場,車間裡機器轟鳴,幾十名經過培訓的村民專心地忙碌著,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大行動”開始後,市人大代表、江蘇美嘉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寶華掛鉤該村,經過考察,決定為該村建設木質酒盒初加工生產線,為讓項目早日投產,他與三壩村幹部群眾一道,克服高溫酷暑,搶時間、爭進度,項目去年8月份投入運營後,已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20萬元,還帶動務工群眾增加收入30萬元。

“沒有項目帶動,脫貧難以奏效;缺乏產業支撐,脫貧難以持續。通過幫助經濟薄弱村理清發展思路、拓寬發展渠道、整合用活資金,助力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是‘大行動’的‘重頭戲’。”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介紹說。圍繞這一重點,我市各級人大和企業家代表想方設法幫助經濟薄弱村引項目、上項目,培育可持續增長點,壯大集體經濟,帶動集體增收。

市人大代表、淮安郵政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一青,結對幫扶省定經濟薄弱村漣水縣岔廟鎮百子村,經過多次到村走訪調研,最終確定投資20萬元,整合省扶貧資金在鎮工業集中區興建一幢廠房,目前廠房已由一名返鄉創業老闆租賃用以生產環保車,不僅村集體每年可收入租金8萬元,環保車項目繳納稅收的50%也由鎮裡獎勵給該村,劉一青代表還幫助百子村落實了電商平臺、水利改造等項目,既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每年還可為村集體增收8萬元。

市人大代表、江蘇永盛寵物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池忠秋去年在盱眙縣官灘鎮金圩村投資興建了永盛寵物用品加工項目,公司不僅每年從產品加工費中提成10多萬元作為該村集體收入,還通過採取彈性工作時間、計件付費等方法,為農村季節性富餘勞動力、留守人員增加了收入,深受當地群眾歡迎。今年,池忠秋在繼續幫扶金圩村的基礎上,又主動將盱眙縣天泉湖鎮凡崗村作為新的幫扶對象,在鎮工業集中區興建了生產加工點,目前項目已建成投產,可吸納20餘工人進場務工,務工人員每人月均工資2500元,村集體每年預計可增加收入5萬元。

為使幫扶項目“立得住”“行得遠”,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引導企業家代表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農業現代化的新導向、綠色發展的新理念,選準擬實施的增收項目;加大對市場行情的預測研判,加強對產業結構佈局的分析研究,注重把準市場脈搏,規避市場風險,特別防止“同質化”項目“一湧而上”,造成惡性競爭;鼓勵企業家代表以踐行新時代企業社會責任為己任,不僅要建成項目,還要在後續的運營管理、制度建設、產品營銷、人員培訓等方面給予幫助支持,做好項目落地的“後半篇文章”,確保幫扶成果經得起時間和人民的檢驗。

各縣鄉人大和企業家代表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要求,注重選準幫扶項目,優化幫扶措施,提升幫扶效益,助力脫貧攻堅由“打贏”向“打好”轉變,一批因地制宜接地氣、多方共贏可持續的幫扶項目如雨後春筍、相繼湧現。

市人大代表、江蘇華天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華投資64萬元在金湖縣金南鎮宋墩村新村部和村醫務室屋頂架設太陽能分佈式電站,今年五月併網運行,產生效益后王明華代表與村二八分成,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8萬元經濟收入,初步測算可持續產生收益15年以上。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素明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契機,發揮幫扶的漣水縣扁擔村與今世緣4A級旅遊區緊鄰的優勢,出資近300萬元實施了美麗鄉村項目,該項目契合了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滿足了人們嚮往田園風光、鄉土文化、農家美食的需要,對開發鄉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具有標杆示範效應。

據瞭解,截至5月底,我市企業家代表幫扶經濟薄弱村已實施或已簽約的181個項目中,增收項目有158個,惠及142個省市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項目佔比達87.3%……隨著活動不斷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幫扶項目成為村集體增收的“穩定造血” 機器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源頭活水”。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级人大代表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综述

開展“萬戶濟困”,結對幫扶助圓“小康夢”

對於金湖縣前鋒鎮淮武村村民何志軍來說,人大代表的結對幫扶讓他深受感動,也倍感溫暖。

何志軍患有克羅恩疾病,不能進食米飯,每天只能靠營養液維持。縣人大代表、江蘇淮工重型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學廣主動將何志軍作為自己的幫扶對象,今年5月初,劉學廣上門捐助1萬元,並迅速聯繫北京一家醫院幫助其治病。

同樣對人大代表的幫扶溫暖感同身受的還有劉學廣的另一個幫扶對象——金南鎮宋墩村村民紀書芹,去年8月,紀書芹的丈夫意外受傷,花去了20多萬元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但實施下一步手術還差13萬元,劉學廣得知後,當即表示捐款15萬元,並於第二天親自到省人民醫院,將善款交到患者家屬手中。

“全市像劉學廣這樣的人大代表還有很多,人大代表只有真正替人民辦了實事,才能回答好‘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介紹說。貧有百樣、困有千種,為真正幫到點上,點到“穴”位,他們堅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對有勞動能力但致富願望不強的低收入人口,注重思想引導,加大扶志力度,激發內在動能;對有發展意願無致富門路的家庭,積極幫助他們找項目、學技能;對有勞動能力,有致富項目,但缺少資金的,積極幫助他們聯繫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基金,解決生產資金不足問題;對因病因學致貧家庭,通過運用現有政策、聯繫公益機構、開展慈善活動、募捐籌措款項等方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淮安區林集鎮人大代表、康樂源食品廠廠長趙愛軍,讓低收入農戶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為20多位村民解決就業問題,幫助他們走向致富的道路。市人大代表、江蘇淮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正陽介紹幫扶對象——古寨鄉低收入農戶王永超到公司工作,包吃包住月工資不低於3000元。淮陰區三樹鎮人大代表、淮陰區惠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張久成除了幫其結對戶免費收割和種植外,還幫助12戶無勞力貧困戶免費收割麥子37畝、幫助4戶貧困戶免費插秧11畝……

“訪貧問苦的腳步走得越勤,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心貼得就越近。”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介紹說,前年和去年,中央和省委先後下發了《關於完善人大代表聯繫人民群眾制度的實施意見》,要求推進代表聯繫人民群眾的平臺建設和制度機制建設,“大行動”架起了代表聯繫群眾的“連心橋”,搭建了代表服務群眾的“直通車”,讓每一位代表都有用武之地,都有事可做,都能一顯身手,使中央和省委的號召有了代表聯繫人民群眾鮮活的淮安實踐。

耕耘在繼續,收穫已芬芳。通過一件件助民惠民實事的開展,代表和群眾聯繫更加緊密,對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掌握更準、為民代言更有底氣、所提建議更有份量,既讓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又讓人大代表的履職能力和履職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形成了良性互動、雙向受益的生動局面。

圖文:錢亞東 趙世鵬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全市五级人大代表 “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