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终结独角兽破发魔咒,开盘大涨34%,投资方都有钱赚

7月12日,直播平台映客在港股正式挂牌上市,开盘后大涨34%,终结了平安好医生、猎聘、小米以来独角兽IPO必破发的记录。映客的发行价3.85港元,最高点涨至超过5港元,市值突破100亿港元。

此前,在港股独角兽普遍破发的情况下,映客IPO得到的待遇可用冷淡形容。阅文、众安等去年IPO的独角兽都获得了数百倍的超额认购,不久前的小米也获得了10倍超额认购。但映客仅获不到3倍的超额认购。

不过,映客称得上是近期登陆港股的独角兽中,定价最为厚道的一家。2017年映客经调整纯利达7.92亿元人民币,按3.85港元的发行价,映客静态市盈率仅为8倍。

市值仅为虎牙五分之一

早前在美股上市的另一直播平台虎牙目前市值约65亿美元,是映客的5倍。但虎牙无论是市场排名还是盈利情况都逊于映客。到目前为止虎牙尚未实现盈利,2017年巨亏了8000万元人民币。营收上,虎牙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7.97亿、21.85亿,亦远不及映客。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映客营业收入分别为2870万元、43亿元、39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50万元、5.68亿元、7.92亿元。

映客终结独角兽破发魔咒,开盘大涨34%,投资方都有钱赚

映客财务数据,摘自上市文件

不过,映客目前的市值已经高于2017年试图借壳A股时的估值。2017年7月,宣亚国际公告宣布将收购映客,对映客的估值为60.6亿元。按交易方案,多数映客的投资方将退出,部分股东不得不在亏损的状态下割肉。当时曾有投资方对映客的估值表示不满,认为以映客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估值应该高于这个数。

2017年12月,映客放弃了与宣亚国际的重组,转战港股。现在看来这一选择是正确的,经过开盘后的大涨,映客市值已超过百亿港元,与借壳A股时的估值相比高出了近三成。各轮投资者,以及后期通过老股转让的方式进入的投资者,都能获得收益。

天使投资者回报超600倍

作为直播风口的头部公司之一,映客当时被投资方疯抢,属于手慢无的那一类项目。据A轮投资方人士透露,跟映客创始人奉佑生见面谈完后,当天就把钱打过去了。A轮之后过了一个月,映客又融了A+轮,估值涨了两倍,但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只是跟奉佑生打了十分钟的电话,就决定投资。

映客在上市前进行了三轮总计4.2亿元的融资,每轮估值都有十倍以上增长。

2015年09月,映客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是多米在线,投资金额500万元,投后估值1220万元。

2015年11月,映客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多米在线、金沙江创投、紫辉创投、赛富基金,投资金额分别为500万元、500万元、500万和1000万元,投后估值1.2亿元。

2015年12月,映客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昆仑万维,紫辉创投、赛富基金跟进,三家的投资金额分别为6800万元、323.68万元、647.36万元,投后估值3.78亿元。

2016年02月,映客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宣亚国际,投资额381万元,投后估值3.81亿元。

2016年09月,映客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有七家机构,包括腾讯、紫辉创投、芒果文创等。该轮总融资金额为3.1亿元,投后估值达39.5亿元。

映客终结独角兽破发魔咒,开盘大涨34%,投资方都有钱赚

上市前夕映客的股东列表

多米在线持有14.59%股份,昆仑万维持有10.23%股份,紫辉创投基金持有7.29%股份,金沙江创投基金持有2.43%股份,腾讯持有0.91%股份。

按映客目前的市值,天使投资者的回报倍数超过600倍,A轮投资者超过60倍,B轮投资者回报也近1倍。

部分机构提前离场,昆仑万维已回收三倍现金

在映客上市之前,已经有多家机构提前离场,并且收益均不错。

2016年7月,昆仑万维将所持有的14.36%映客股份转让于西藏昆诺,西藏昆诺是昆仑万维的全资子公司,因此该转让是同一控制下的内部划转,但交易中映客的估值被标高为10亿元,是昆仑万维投资价的两倍以上。

两个月后,西藏昆诺又将3%映客股份转让给了光信资本旗下基金,光信资本是一家2014年成立的新锐互联网投资机构。该交易双方协商映客的估值为70亿元,因此昆仑万维借此套现2.1亿元,这已经是投资额的三倍。

映客借壳宣亚国际终止后,有两家B轮投资者选择清仓离场。

2017年12月,芒果文创将持有的0.9114%映客股份转让给了长兴盛钜,对价6,020万元,对应映客估值66亿元。

2018年1月,映客的B轮投资者嘉兴光联将持有的1.0886%映客股份转让予驰誉投资,对价7,180万元,对应映客估值同样为66亿。芒果文创和嘉兴光联至此实现完全退出,历时十六个月获得67%的回报。

天花板已现,要做四线城市中年人社交

有人说映客是资本催熟的互联网公司样本,这话并不公平。映客的确是乘着风口起飞的互联网公司,但并非由烧钱所支撑。

实际上,映客2015年5月上线,三个月后就实现了盈利。从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映客都在盈利,并且是暴利。三年多时间用户累计在映客上充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整个中国互联网史上都很难找到这样的公司。

映客的天使投资人、多米在线创始人刘晓松表示,映客的成功有一定客观原因,因为直播的风口来了,整个行业都已准备好,但映客可以迅速上线,并且做到最好,还是由于团队本身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但是,映客的爆发式增长在2016年下半年就触到了天花板。

2016年第四季度,映客的月付费用户数量、月活跃主播数量、付费用户充值金额等关键指标均出现了同比下滑。2017年延续了这一颓势。2018年第一季度,映客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量为72.9万人,环比增长11.8%,同比下降59.89%;平均每月活跃主播数量为92.5万人,环比下降38.6%,同比下降74.93%。

映客是秀场直播的代表,区别于以游戏直播为主的斗鱼、虎牙等平台。经过初期的爆发后,秀场直播普遍增长乏力,代表性的映客、花椒等平台均遇到了瓶颈。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斗鱼直播、虎牙直播的DAU均值分别为670.8万、474.6万。相较之下,映客的DAU均值仅为201万。

2018年第一季度映客的平均月活为2525.4万人,而虎牙同期月活数达9290万,接近其4倍。

刘晓松表示,自2016年9月之后,用户们对于“颜值直播”逐渐出现了审美疲劳,直播软件真正的挑战和机遇才刚刚来临,谁能在这个节点寻找到新的突破是关键。“映客从0到1这条路走得非常好,但如何能够突破重围从1走到10,继续维持行业顶峰的地位,这是一个大的考验。”

7月3日,奉佑生在创办映客前的老东家深圳A8音乐做了一次内部分享。谈到映客下一步的发展时,他着重谈到了下沉至二线城市的机会。

奉佑生认为,未来的三到五年中国会有一个大的社会形态的变化,也就是城市群的变化。每一个省会城市的人口是在净流入的,而且都是年轻人净流入,净流入的人都是县级和市级的年轻人,以及北上广深部分人回流。以长沙为例,每年新增人口是49万。未来中国至少有20个这样节点化的中心城市,这种就是城市社群。

“我们今年的一个核心策略是下沉,从一线城市,先把映客的品牌美誉度下沉,让我们下沉到二线。”奉佑生表示。

奉佑生透露,映客现在持续有四、五条产品的孵化线。映客已经孵化了一款针对三四线城市中年人群的社交产品,目前数据非常好,有望能够在三到五年内解决这个人群的社交需求。

从2017年开始,映客不断尝试多元化,孵化新产品。2018年1月曾倾力打造直播答题App芝士超人,但很快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碰了壁。另一个可能的方向是教育。映客的投资方也多次谈到映客在教育直播上的潜力。在敲钟前一日,奉佑生向员工发内部信称映客未来“将实施娱乐和教育的双引擎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