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老牛140945780


老北京小吃,既不是皇家的满汉全席,也不是达官显贵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它是最平民最接地气的咱老百姓的吃食,在口味上具有特定老北京地域风格特色的小食品,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是普遍性的平民消费品。

如果非要咬文嚼字一点,那小吃在古代也叫做“小喫”,释义是:下酒菜,特指正式饭菜以外的熟食而今主要形容市井点心铺中售卖的熟食或饭馆中的比较经济实惠的膳食。一如在《儒林外史》中对小吃就有详细的描写:“XXX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脍,两碟小吃。那小吃一样是炒肉皮,一样就是黄豆芽。”

下面发几张笔者某次街边打尖吃的一些老北京小吃,正好可以给题主当做小吃题材介绍一下

这个就是北京大名鼎鼎的小吃之一“炒肝儿”,大家上眼瞅瞅,虽然是小吃这正经店的做的是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其主要的原料是猪肝,猪肺,猪大肠,在加上蒜泥,姜末等为辅料,最后用淀粉勾芡而成。等做得后,咱食客拿起小碗不要用勺子,直接用嘴沿碗周围抿着吃,嘿,地道~

然而光吃炒肝儿的最佳伴侣必须是这小包子啦,这个是笔者要上的三两猪肉大葱,一口包子抿一口炒肝儿,让吃饭就变成了一种享受,当然如果觉得太噎得慌,一瓶老北京产的“北冰洋”汽水绝对是不二之选啦。

好嘞,打尖完了,咱回家吹空调吃西瓜看球赛去喽。

(谢谢观看)


老猪的碎碎念


朋友:《老北京九十九种小吃你末准都吃过》第一章。北京小吃分为清真,加上宫廷三味,蒸、炸、煎、烙、爆、烤、涮、冲、煎、煨、熬等各种作法炮制,归了包堆(音:ZUl读一声)有百来种。用老舍先生之子、著名作家舒乙先生的话说就是“小吃大艺”。还有段歌词唱的好,说“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吃你吃不够”。北京的小吃是宫廷御厨和草民大杂院应运而生的,不论是宫廷传入民间或是民间传到宫廷,流传到了现在。而今您要想吃上口全活点儿的小吃,一个地界儿是宽街路口的白魁清真小吃店,一个地界是菜市口附近的南来顺清真小吃店、便重要的就是护国寺小吃店了。在早年间,这些吃食不是小店儿里的主打,是北京小吃特有的氛围,也就是有了这个环境,象什么豆腐脑白、小肠陈、爆肚冯、茶汤李、年糕钱、奶酪魏、豆汁儿张,还有德顺斋焦圈、月盛斋马家的酱牛羊肉和炉灶曹一样,在不断的改良中,得以扬名,也就成了咱老北京的代表。哪国的领导来了咱们这儿,这餐桌上也备不住有几样老北京的小吃。今天咱们逐样说说这些老北京、新北京引为自豪的吃食。前届,咱们己专题说了豆汁儿和麻豆腐。在这儿就先说灌肠了。灌肠可是历史长远,自打明朝就有了。《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己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咱老北京当年街头常有挑担小贩卖灌肠几。有个顺口溜是这么说时,说是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当年真正的灌肠不是有团粉做的,而是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粕,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计,口味香脆咸辣。还有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凭,盐水蒜汁食用。咱们现在吃的灌肠多少有点象这小灌肠。甭管什么灌肠,外焦里嫩是肯定的了。


说起灌肠,最早我们家都是在东四隆福寺的东口儿,灌肠店去买。买回一大坨子,回家切成片,砸好烂蒜汁,搁瞠上大大的放油,热油一煎,盛到盘儿里,浇上蒜计,顿时香气扑鼻。到后来,懒的去哪儿买了,就到超级市场去买抽真空的那种,但吃起来远没有隆福寺的好。再有一点,早年在副食店里也有卖生灌肠时,是粉色的不到小尺大,一寸多粗。第一次见到驴打滚,是周末是在一个周未。爸爸妈妈代我们去德胜门遛弯,看到一个自行车周围围了一圈子人,好奇地挤过去一看,卖的一种黄乎乎的东西,象旁边一个老爷爷打听,老人得意地说是“驴打滚”。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外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皮,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为,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炒肝儿其实以猪肥肠为主,猪肝极少。北京四九城的小饭馆属会仙居的炒肝儿出名。这吃炒肝有个讲究儿,哪得手托着碗,转着玩边儿吃,这叫正宗。第一次吃炒肝还是下了夜班,和同事一起到前门大街的炒肝店吃好,而且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再说豌豆黄儿,早年间小贩儿们是这样叫喝“嗳,这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来”。豌豆黄儿。用的白豌豆去皮,以两倍于豌豆的为,将豆焖烂,然后放糖炒,再加入石膏办和熟枣搅拌均匀,放入大砂锅内,俟其冷却成坨后,扣出来,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放上小片金糕以为装受,通旁都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牡车上去卖,经营此业的大多是京东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乡,这是粗豌豆黄的做法。细豌豆黄儿哪,那就讲究了,这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而成。其制法较精,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属上品。最后,隆重推出的就属这焦圈了。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您买个大火烧,从中间儿一掰两半儿,中闷夹个焦圈儿,火烧的椒香,伴随着焦圈的脆,真叫人吃不够。还有种吃法儿,就是喝豆汁就焦圈,也是别有洞天。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算是咱中国广告的鼻祖了,老苏写的广告诗:“纤受嗟成玉数寻,碧油煎凶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祸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轧:“入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可见这焦圈的由来。久。

还有卤煮,那简直就是流连忘返,但别忘了,任何清真小吃店决不会卖卤煮的,因为它是以猪下水肥肠为主料之一的。见着了就得吃,热乎乎、辣乎乎的,而且吃的就是那股子肥肠中的臊味。大冬天儿的记得头几年在学校学习时,中间换车的地界儿有个卤煮摊儿,告诉您。不管时间多紧、风多大,天多冷,来它一碗卤煮下肚,暖和的遍体通透。
据咱们这史料上说,北京小吃有600余种,现而今留下来的还不到100种。几天后就是周末了,您不带上一家老小去护国寺小吃店或南来顺小吃店得意二口几。哈哈,随您!



1、奶油炸糕


2、咯吱盒


3、驴打滚


4、爆肚


5、糖卷果
6、炸灌肠


7、排叉
8、螺丝转

9、焦圈
10、糖火烧

11、糖耳朵
12、豌豆黄

13、炸糕
14、豆汁

15、撒子麻花
16、门钉肉饼

17、艾窝窝
18、油条

19、炒疙瘩
20、肉饼

21芥末墩
22、麻豆腐

23、姜汁排叉
24、卤煮火烧

25、切糕
26、白水羊头

27、爆肚
28、锅贴

29、薄脆
30、开口笑

31、萨琪玛
32、蛤蟆吐蜜

33、面茶
34、豆面丸子汤

35、扒糕
36、炒红果

37、杏仁茶
38、冰糖葫芦

39、小窝头
40、芝麻烧饼

41、麻团
42、芸豆卷

43、肉末烧饼
44、芝麻烧饼

45、茶汤


老牛140945780


北京传统小吃似乎和现在精致的料理比起来,显得不那么诱人,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1)驴打滚

驴打滚绝对是北京小吃里全国人民都爱的那一口!新鲜软糯的糯米卷着饱满的纯红豆馅,再蘸上一层香喷喷的黄豆粉!

2)豌豆黄

冰凉细腻,入口温柔地化开,满嘴都是清甜的豆香。

3)艾窝窝

雪白的艾窝窝也是糯米豆馅控的挚爱!

4)豆馅/肉馅火烧

豆馅整体绵密细软还有着红豆颗粒感,只有红豆本身甜度。

5)糖花卷和糖火烧

麻酱和红糖的调和是关键!

6)卤煮

把火烧、豆腐块、小肠、肺头等料切成块,再浇上满满一碗浓厚的老汤。根据个人口味,加点蒜泥、香菜、辣椒油等调料。

火烧渗透了汤汁却不烂,小肠酥软易嚼,豆腐最吸汁,如此饱满热乎的一碗下肚就是旧时劳苦大众朴实的慰藉。

7)爆肚

8)面茶

用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是浓稠醇香的芝麻酱。

9)烧饼

最简单的烧饼就很好吃!壳酥芯软,单纯的麻酱和椒盐提香。帝都好吃的烧饼实在太多,数不完!

10)年糕

年糕其实花色品种很多!

上面这张图懂吃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牛街清真白记小吃的紫米年糕了吧!

看起来黑乎乎一片实际上黏黏糯糯挺好吃的。紫米是一粒粒的富有嚼劲,豆沙香甜,还有配酸甜的山楂条解腻。

11)炸灌肠

现在的灌肠多用淀粉做了,蒸熟后切成片,油炸后蘸上盐水蒜汁。 外硬脆内软韧。

-------------------

写了十个小吃了,才发现,北京小吃真的很丰富,还有炒肝、炸糕、豆汁焦圈、糖油饼、炒红果、肉饼……认真细说起来怕是能说很久


ENJOY精选限量美食


老北京小吃种类很多,下面我说说我爱吃的这几样。

那时候人们都习惯早睡早起(关键晚上没啥娱乐活动,9点钟以后街上安静极了),清晨起床,对于一碗豆汁,一份焦圈儿、炒肝充满渴望。

老北京美食中的豆汁 ,闻着“酸酸臭臭”的,一旦喝起来就爱不释手,不会轻易放弃了!豆汁的最佳拍档就是焦圈了。它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风味独特。

炒肝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沿碗周围抿一圈,再就着吃一口小包子,满足!

早饭吃完,静谧的胡同口,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勾起馋虫,“刚出锅的驴打滚哟”!揣着刚跟大人要的零花钱出门,发现玩伴们早已经把小贩团团包围。

“驴打滚”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咬上一口,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心里美滋滋的。

这一上午捉蝈蝈,扑蜻蜓,正玩得欢的时候,奶奶慈祥的声音就传过来了:快回家吃饭了!今儿做的可是你最爱吃的炸酱面!”

黄瓜,萝卜切丝,再来点绿豆芽,淋上香喷喷的炸酱汁,爱吃蒜的淋点蒜汁,一碗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就成了!到了夏天的晌午,大家伙都爱端着碗坐院里,瓜藤下慢悠悠地吃~

北京的天儿,热的时候真叫热,大中午的知了叫个不停,找个阴凉地儿,喝着酸奶看小人书,也是美哉。

灰白大肚子的瓷瓶,浓稠酸甜的酸奶,老北京瓷瓶酸奶是北京人记忆里不可或缺的美味。

晌午一过,大人们搬个凳子来家门口摇着蒲扇乘凉,午睡过后的小伙伴们满血复活,三三两两的搭伴去买串冰糖葫芦。

“唉,冰糖葫芦哟,新蘸的。”小贩的车架子上别着各色的糖葫芦,用竹签串着山里红、海棠果、葡萄等蘸以冰糖,酸甜可口还开胃。

闻见阵阵肉香的时候,就该回家了。爸妈忙活了半天的卤煮马上就要出锅啦!

小肠的柔韧,肺头的软烂,老汤的香浓,锅里还煮有大火烧,炖得透透的,既有肉香,还有面的筋道劲儿。连汤带菜,盛出一碗,浇点腐乳、韭菜花和辣椒油,再撒上点蒜泥,您就吃去吧,绝对是那种压倒一切的简单粗暴的香,北京人讲话,这才搪口。

晚饭后胡同口的路灯下,几位老大爷围绕着小四方桌切磋棋艺,工作一天的大人躺在躺椅上,袒露出刚吃饱的胃,一手搧扇子,女人们聚在一处继续昨晚的东家长西家短孩子们跑着,跳着,玩着。。。这是老北京


法制晚报


小吃每个城市多少都会有,那种传统的味道和感觉是无法复制的,北京小吃代表着北京人特有的审美和喜好,是城市的一块“活化石”,对老北京人而言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北京的小吃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随着时辰、季节的不同更换品种。清晨很早出来卖硬面饽饽的,接着就是提小篮卖烧饼、火烧、大麻花的。太阳出来后,街头巷尾早已经摆上了卖杏仁茶、豆腐脑、面茶、炸丸子的摊子,卖油饼的、油条的。有些人更喜欢去早餐铺,叫“粥铺”“烧饼铺”,买一套烧饼、油炸鬼,粥铺掌柜的会免费盛上一碗甜浆粥或粳米粥。所谓甜浆粥,其实看不到米,店里的伙计每天早起,用小石磨将泡好的粳米细细地磨成稀浆,然后加水、碱面煮熟,味道清香,搭配有点油腻的点心恰到好处。只可惜,甜浆粥后来被豆浆、各种粥取代了。

芝麻烧饼、马蹄烧饼、肉末烧饼各种,满街的烧饼铺子。用模子作出的马蹄形状,烤熟后,外焦中空,掰开正好夹进去一个油炸鬼,要起来相酥甜美。油炸鬼,据《北京土话》的解释:“果俗读成鬼,北方古音也。” 就是炸果子,一种椭圆形约半尺长短圈状的油炸品。

豆汁店、小吃铺里还卖者一种名叫“焦圈儿”的,最有名的是兴盛馆邬殿元炸的焦圈儿,他的师傅就是清宫御膳房里专做这个的。

说了半天还只是简单的早餐部分,午后有江米藕、切糕、扒糕、绿豆丸子、老豆腐等,晚饭后的熟驴肉、羊头肉、五香牛蹄筋,

深夜里还有吆喝心里美大萝卜的。一年四季的就更说不完了…… 个人偏爱甜食,所以关注的都是这类,像糖火烧、撒子麻花、萨其马、奶油炸糕、驴打滚、豆腐脑这些,下水脏腑那类也很有名,爆肚儿、灌肠、卤煮这些。

糖火烧

驴打滚

北京小吃每一种的制作方式、食用方式,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北京人的生活情趣,是一项特定历史记忆下的特殊文化成果。每个人喜欢的小吃可能不同,但对美食的热爱和情怀总是能共鸣。


GSN


亚洲食学论坛


老北京小吃大多数其貌不扬,单是外貌似乎就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但北京小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非常值得品尝。

爆肚儿

不少作家在文章里提到过这种小吃,以猪肚、羊肚为原料,好的爆肚儿吃起来又脆又香,嚼起来嘎吱作响。

烧羊肉

百年老店,老北京月盛斋的烧羊肉非常有名,色泽金黄,最适合下酒或着就烧饼吃。用烧羊肉的汤来拌面是老北京的传统吃法。

豆汁儿

虽然有股奇怪的味道,但是在喜欢的人看来这也是一种特殊的香味。是用绿豆制作淀粉的下脚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绿豆纤维素,淀粉含量极少,有益于健康,适合减肥时食用,夏天清热解暑、冬天驱寒。

麻豆腐

是过了一边筛子再发酵的绿豆渣,分羊油和素油两种,口味稍有差异,各清真饭店有售。

白水羊肉

白汤炖熟后放凉的羊头肉,吃的时候切成极薄的片,撒上椒盐来吃,脆嫩鲜香,醇香不腻,适宜下饭、佐酒。

酥酪

有名的老北京奶酪,又叫宫廷奶酪,用牛羊奶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乳白香滑,很有营养。

面茶

现在的早点摊子上不太常见,用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糊状,上面浇上芝麻酱汁,洒点儿芝麻,非常饱腹。

豌豆黄、艾窝窝、驴打滚、芸豆卷

都是非常有名的北京宫廷小吃,口感软糯香甜,老少皆宜。驴打滚由新鲜软糯的糯米卷包着红豆馅,再蘸一层香喷喷的黄豆粉;豌豆黄冰凉细腻,入口即化,满嘴都是清甜的豆香;艾窝窝由糯米夹馅做成,甜软可口,白色的外貌也非常可爱;芸豆卷色泽雪白,质地柔软,馅料香甜爽口,是一种食疗滋补的佳品。

糖卷果

主料为山药、大枣,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卤煮火烧

也是北京名气非常大的一款小吃了,卤煮就是老汤,用香料煮成五花肉和猪小肠的汤汁,每次都要留一点待下次煮的时候兑进去,肉汤的香味会更佳浓郁。把火烧、豆腐块、小肠、等料切成块,浇上一碗浓厚的老唐,再加各式佐料,火烧渗透了汤汁而不烂,小肠酥软,豆腐吸汁,味道厚重,便宜大碗,是老北京人都喜欢的一种街头小吃。

炒肝

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下水为主料,汤汁主要是上好的口蘑汤为主,色泽油亮,呈酱红色,肥而不腻。

褡裢火烧

味道和做法都和锅贴比较类似,长条形,里面裹着肉馅,用油煎的金黄,外焦里嫩,香气四溢,很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

炸灌肠

其实就是淀粉肠,不含添加剂,所以也没有肉,讲究用猪大肠中提炼出的油,炸至表面发酥后捞起来,蘸蒜汁吃。

焦圈

一种老北京传统早点,色泽金黄,椒香酥脆,有独特风味,可以说是喝豆汁儿的必备搭档了。

糖火烧

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之一,香甜味厚,绵软不粘。

炸咯吱

分软炸和脆炸,吃在嘴里又酥又脆,咯吱作响。


YHOUSE城市指南


炒肝儿

单从外表看,这炒肝和胡辣汤到是有几分相像,但这两者的味道和口感却有天差地别。胡辣汤鲜香麻辣,食材丰富;而炒肝则蒜香浓郁,口感鲜嫩。

将处理干净的肠子切段,猪肝切薄片儿,放入以老抽、料酒、盐、桂皮、大料、葱姜、小茴香等多种调味料制成的卤汤中卤制。

在卤汤中加入水淀粉,搅拌均匀成糊状。再倒入大量蒜粒,熬出蒜香,这炒肝就算齐活儿啦。

炒肝浓郁的汤汁混着蒜粒,肝嫩肠肥,香而不腻,浓稠润口,着实是让人上瘾的味道。一碗炒肝儿就一份猪肉大葱的包子,在北京,这可是最受欢迎的早餐搭配之一了。

爆肚

肚,其实就是胃。北京爆肚儿,爆的就是牛肚和羊肚。爆肚最常见的是这五种:牛百叶、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领、羊肚板。

很乱是不是,别急,看完这张图你就知道你平时吃的到底是啥了:

爆肚,最常见的就是水爆。顾名思义,就是将肚放入滚水中汆烫。烫的时间不宜过长,有七上八下之说,烫久了就老了。爆肚,吃的就是个嫩劲儿。

爆肚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水爆、油爆、汤爆和芫爆。

水爆:

要求水旺火旺,根据部位不同,在滚水之中汆烫时间也有区别,捞出后蘸料食用;

油爆:

用水烫过肚后再用油爆炒;

汤爆:

先用水焯过肚片,再烧制牛肉高汤冲泡肚片;

芫爆 [yán]:

烹制时要加入芫荽(香菜)而得名,常误写为盐爆。

这爆肚到这才成功了一半,尤为重要的另一半,其实就是蘸酱。

以芝麻酱为主料,配上韭菜花、腐乳、醋、虾油、蒜汁、葱和香菜,搅和均匀,这就是一碗地道的爆肚蘸酱了。

刚涮好的爆肚,酱碗里一过,沾着浓郁的芝麻酱汁,旋即入口,极鲜、极嫩、极弹,喷香爽脆,余味无穷,难怪北京人爱极了这一口儿了。

炸灌肠

最初的灌肠是用猪大肠灌制的。后来灌肠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就演变成了现在这种形态。

现在的炸灌肠,多是以红薯淀粉或是绿豆粉为主料,加水揉成长条后上锅蒸熟。

晾凉后,切成一边厚一边薄的片(这样的灌肠口感层次分明,薄的地方酥脆,厚的地方软嫩),再入锅煎炸遂成。这炸灌肠的油最好用猪油,味道更醇,香气更浓。

炸好的灌肠,蘸上用蒜粒和盐水调和成的蒜汁,用牙签扎着,一口一个,喷香蹦脆,带着解腻又提味儿的蒜汁儿,吃起来荡气回肠,越嚼越香。


槑文化


北京的小吃很多,多到你吃不过来,著名的有驴打滚,艾窝窝,糖卷果,糖耳朵……还有闻名中外的北京烤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