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吗?

晓光1776799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走向真正文明的基石,虽然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人类的排斥,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河中人们将渐渐会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一切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伪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将受到人类社会向真正文明发展的清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共同进入大同社会的风向标,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一切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人类社会生存的两极分化都将受到无产阶级谴责和清算,人类要想进入大同社会,达到真正没有贫富差距的大同就必须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不存在阶级矛盾的存在。但这个问题在很多人心中是不赞成的,原因是人性的自私造就了自私利益集团压迫无产阶级,这种阶级性斗争往往要到一部分人受到了生存危机时才能逼迫人类重新选择人类文明之路,我认为人类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谈发展只是自私资本盛行霸权主义横行的社会,人类就永远在两极分化中摸索。





工农视角


马克思从小喜欢哲学,在23岁时获取了哲学博士学位。

在他的一生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他的哲学思想被归纳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简单的说就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这样的表述来自前苏联对于中国的影响。有人并认同这是真正的哲学,认为只是一种为现实服务的政治思想。或者说,充其量算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哲学理解。

根据现代开放式的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除了传统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解之外,还有另外的被过去长期忽视的一派,也就是在西方影响较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即被我们过去称之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很多,如萨特、马尔库塞、弗罗姆。

这一派强调马克思的早年作品,主要是1844年手稿,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除此外,再有一种流派,就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人本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历史的科学。

从哲学家的方面来考察,马克思有独特的哲学思想贡献,肯定算得上哲学家了

那么,算不算“伟大”的哲学家呢?

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有西方近代的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斯宾塞;罗素、维特根斯坦、笛卡尔、狄德罗、卢梭、孔德;还有跟马克思同时代的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在中国,也有不少值得后人敬仰的伟大的哲学家,比如老子、孔子、庄子、公孙龙子等等。

这些哲学家共同的特点是对后代的思想和方法论有重大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的意义上,对后代的影响的确是超级重大的,在百多年中,虽然有遇冷的时候,但是,过不了多少时间又会反复热络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立,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因而具有重要地位。


结论当然是:马克思完全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那么,要在伟大之前,再加上一个“最”字呢?

这个,就需要人们来评判了。

关键是谁来评判。评判者往往会带有信仰。比如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当然会认为马克思最伟大的,无与伦比;因而,但凡社会主义国家,对于马克思的评判,肯定会赠予他“最伟大哲学家”的称号;如果不完全信仰马克思主义种学说的人士,他们是不是不会推崇它呢?

其实,西方某些人群,他们也极力推崇马克思主义!

思想家评选:1999年,在不是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却位居第二。

思想家评选: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哲学家评选: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可见,马克思被东西方都推崇为“第一”,显然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这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自恋,而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现实之中的确影响巨大的缘故。当今世界,处于形形色色思潮之中,而马克思哲学思想独树一帜,永不褪色,最为耀眼。

因而,马克思作为最伟大的哲学家,应该当之无愧!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凭栏观史》特约撰稿人:悬疑大师


夜狼文史工作室


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有很多,西方哲学公认的”最伟大”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中国公认的”最伟大”哲学家是老庄、孔子、释迦摩尼。

此前有过一些整理,下面就大致介绍一下中西哲学史上主要人物的哲学特点。

一:西方哲学史简述

(一)自然哲学阶段

米利都学派三杰——泰勒斯:万物都是水做的。

注:泰勒斯以为水是原质,其它一切都是水做成的。因为有一种说法是:万物都是氢构成的,而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米利都学派——阿那克西曼德:太阳像大地一样大,或大于大地的二十七倍,或大于大地二十八倍。

注:他认为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原质,但不是水。他是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他认为大地像一根圆柱。他的生命起源理论接近现代科学:所有生命来自海洋,有的生命来到了陆地。

米利都学派——阿那克西米尼:我们的灵魂是气,把我们包围在一起,也包围着整个世界。

注:他认为大地像一个圆盘(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大地是球状的)。米利都学派重要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要尝试研究的东西——自然科学的奥秘。

毕达哥拉斯:既有神,又有人,也有像我毕达哥拉斯这样的生物。

注:万物都是数。毕达哥拉斯是首位数学家,他是个集体主义者,他崇尚集体主义,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创造了一个小团体:所有荣誉都归自己,违反规定的以天神的名义处死。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注:这和中国哲学中的“见山是山”类似,理论为: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同时间,物质已经变换。近代也有这样一道题:一艘船出海三年,期间不断修补,几乎所有的船体部件都换掉了。那么,它还是那艘船吗?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没有战争,就不会珍惜和平,没有冬天,就没有春天。

(二)思辨哲学阶段

巴门尼德:唯一真实存在的是“一”,“一”是无限的,是不可分的。

注:巴门尼德否定了赫拉克里特的“对立面统一”,认为根本没有对立面。就好比他说冷,而“热”就是“不冷”。他认为凡是能够思维到的,都是现实中存在的。从他开始,哲学进入思辨领域。

恩培多可勒:我是一位不朽的神明而非凡人。

注:恩培多克勒的创造性,除了科学以外,就在于四原素(土气火水)的学说以及用爱和斗争两个原则来解释变化。他抛弃了一元论,并把自然过程看做是被偶然与必然所规定的,而不是被目的所规定的。在这些方面,他的哲学要比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诸人的哲学更富于科学性。

阿那克萨格拉:心是一切运动的根源。

注:他将哲学带到了希腊。他认为万物都可以无限地分割。太阳不是神,只是一块会发光的大石头。他研究过陨石,认为其他星球也有生命,并认识到了月亮是反射发光。

德谟克利特:任何不可分割的越占优势,则重量越大。

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第一个原子论者,也是决定论者,认为万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注:智者派,又称诡辩派,形式逻辑,以辩才闻名。据说普罗泰戈拉教过一个年青人,规定这个年青人如果在第一次诉讼里就获得胜利,才交学费,否则就不交。而这个青年人的第一次诉讼就是普罗泰戈拉控告他,要他交学费。

苏格拉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注:雅典就像一匹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迫使它不断奔跑的牛蝇。苏格拉底在辩论中度过一生,他说自己是一个“思想助产士”(他的母亲是接生婆),辩论的目的就是引导出知识。他有两次机会可以躲避死刑,一次认罪,他认为那是放弃真理。一次是选择流放,他认为破坏了法治。

(三)早期形而上学阶段

柏拉图:理型的世界

注:柏拉图认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就比如一匹马,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存在着马的概念你才能认识到“这是一匹马”(类似于康德的先验)。实在世界分为两个领域:用感官来认识的“感官世界”和用理性来认识的“理型世界”。灵魂只是暂时居住在人类躯壳里,一旦醒来,就会走出“黑暗的洞穴”,回到“理型的世界”。柏拉图认为人体分三个部分,头部代表理性,胸部是意志,腹部是欲望。国家也一样,只有三个部分协调发展才能和谐。

亚里士多德:第一位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注:亚里士多德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型论”,认为马的概念(理型)未必先于马的存在。柏拉图是陷入一个虚幻神话世界里“不可自拔”。由此,形而上学从柏拉图的“虚幻式”向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式”开始转变。他创立“四因说”(形式,目的,质料,动因)用以解释万事万物。这也开创了西方的科学精神,即:凡事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的伦理学提倡“黄金中庸”,他将自然科学分类(动物植物),创立辩证法,逻辑学。政治学说倾向于“国家主义”。他认同奴隶制,歧视女性,认为女性是被动的“土壤”。

犬儒学派: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物质之上,而在于精神之上,这种幸福一旦得到,就永远不会失去。

注:最著名的犬儒派人士叫戴奥基尼斯,据说他住在一个木桶中,除了一袭斗篷、一支棍子与一个面包袋之外,什么也没有。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亚历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诉他只要他想要任何东西,他都可以赐予他。戴奥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就这样,戴奥基尼斯证明他比亚历山大这位伟大的将军要更富裕,也更快乐,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斯多葛学派: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要性,因此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

注:斯多葛派反对形而上学,属于务实派,思想开放,富有时代精神。它的学说很多方面类似于现实理念佛学。其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基督教在接受斯多葛派许多东西时,也接受了这一观念。

伊壁鸠鲁派:“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注:标准的享乐主义者,对政治团体不感兴趣,劝人要离群索居。这个学派最初也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必须同时斟酌它所带来的副作用。例如你喜欢吃肉,哪就天天只给你吃肉,慢慢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副作用”了。但后期沦为纯粹的放纵。

(四)基督教哲学阶段

新柏拉图主义:上帝的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大地。

注:这个学派的主要人物叫普罗汀,根据普罗汀的说法,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而物质则位于并不真正存在的黑暗世界,至于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然而,最靠近上帝的还是我们的灵魂。唯有在灵魂中,我们才能使生命的伟大与神秘合而为一。事实上,在某些很偶然的时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自我就是那神圣的神秘之光。基督教神学采纳了很多新柏拉图派的学说。

圣奥古斯丁:爱上帝的人最终的归宿是“上帝之城”,那些只爱自己只能住在“世俗之城”。

注:圣奥古斯丁是基督徒,基督教的理论是:上帝是善的,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善的上帝创造了世界,恶是从哪里来的?他通过新柏拉图派认识到:恶不是肯定的实在,只是缺乏“善”的思想。他对新柏拉图学派的东西烂熟于心,进行了整合,最终使基督教的信仰成为合乎理论的东西。

阿奎那:理性与信仰合二为一

注:每一种宗教都包含着一种哲学,阿奎那在圣奥古斯丁与新柏拉图主义结合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他抛弃了柏拉图哲学,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哲学。这个行为是明智的,他将哲学和神学做出清晰的界定:凡是理性认识的,就不需要信仰。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认识的,理性就不可能认识。使两者在理论上没有冲突而且能够得到互补。

(五)英国经验主义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注:经验主义,归纳法创始人,实验科学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学术的伟大复兴》

霍布斯:利维坦(国家)

注:霍布斯也是位经验主义者,还是一名十足的唯名论者。他说,除名目外别无普遍的东西,没有语言,就没有真和假。他最著名的是政治学说,他反对专制,认为人生来平等。

洛克:政府论

注:人生下来就像一块白板,通过感官接受经验才形成观念。这是经验主义者的标准观念。洛克最著名的是他的政治学说,他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也就是“人天生自由”以及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柏克莱:爱尔兰天主教主教

注:柏克莱相信人有“灵”,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他否认在人类的心灵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认为人类的感官认知都是来自天主,他以批判世俗的看法闻名,主要著作是《人类知识原理》。

休谟:怀疑论

注:这是哲学史上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的怀疑论代表着哲学的一个死胡同,在这条路上再也不可能有前进的空间。他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来源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值得怀疑的。他临终前曾说过一句:“一块木炭放在火上也有可能不会燃烧”。例如:一只鸡,每天看到主人来就有食物吃,但是有一天,主人来把它杀了。所以,我们接受的都只是“习惯”,而不是确定的知识。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也只是“习惯”,有一天它可能就不会再升起。他的“怀疑论”否定了因果律,否定了逻辑联系,这也是后来的哲学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康德的三大批判也因此而起)

欧陆理性主义(近代哲学)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注:笛卡尔试图用怀疑的方法为知识找到一个绝对可靠的出发点,因此他怀疑每一件事情。最后得出结论:“我思故我在”。因为我无法确定“我”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在思维,思维就是实体,所以通过我在“思维”这个实体,证明“我”是存在的(康德说这是偷换概念)。笛卡尔另外重要的理论是“二元论”(思维和广延)和“方法论”。

斯宾诺莎:上帝就是自然法则

注:他否定笛卡尔的“二分法”,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就叫做上帝或者大自然。除了上帝有“自由意志”外,其余的都是按照自然法则生活,也就是“机械论”者。因为他的学说有点“无神论”(但不是无神论,只是说法不同),因此招来教会的痛恨。他是犹太人,但犹太人把他驱除出教,基督教也不待见他,最后只得逃出以磨镜片为生。

莱布尼茨:物质与精神不同的地方在于物质可以不断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但灵魂却连分割成一半也不可能。

注:笛卡尔承认神、精神、和物质三个实体,斯宾诺莎只承认神,莱布尼茨认为有无限个实体。他认为任何事物存在都有理由,宇宙既然存在也有理由,这个理由就在宇宙之外,就是神。

卢梭: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注:严格说来卢梭不能算是一个哲学家,如果一定要把他划归为哲学的话只能是政治哲学家。他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他的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诞生。他认为民主制度适合小国家,中等国家适合贵族制,大国适合君主制。

(六)德国古典主义哲学

康德:不是观念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观念。

注:康德对休谟怀疑论的回应是:对象也是一种观念,这个对象观念是我们的主观建立起来的,我们的观念当然和它符合。他把两种概念的主客关系颠倒了过来,从而在逻辑上通过了休谟的怀疑论,因而康德称之为“哥白尼革命”。他调和了理性派和经验派。理性派认为知识都来自于先天理性,分析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逻辑是可靠的。而经验的东西是偶然的、易变的、不可信的。经验派认为知识来自于感官经验,分析判断不能产生新的知识,还要依靠感官来进行综合判断。康德认为两者都不正确,那么有没有一种判断既是综合判断又是分析判断?先天综合命题如何可能?这个问题就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同时又引申出“十二范畴”和“二律背反”等一系列新概念的诞生。

费希特:自我、非我、绝对自我。

注:虽然自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已经存在“三段式”,但不得不说直到费希特这里“三段式”才趋于成熟。费希特三段式:自我、非我、绝对自我。从自我的概念发展到非我的概念,并最终到绝对自我。这个绝对自我不是经验的自我,也不是先验的自我,而是提供了所有知识的实验性根据,是理论理性和实验理性的完美融合后的“自我”。

黑格尔:哲学就是哲学史。

注:黑格尔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顶峰,他认为哲学是不断发展着的,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关系,哲学家们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完成各自的哲学使命。最后,就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哲学。因此,哲学史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哲学史。黑格尔哲学的特点是:不断用新概念否定自己,他认为这是一种上升,因此称为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辩证逻辑”。他的逻辑学就是推理“真理”,也就是上帝的产生过程。在佛教里,真理是不可言说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把不可说的说出来的一个过程。他的《自然哲学》也是这样,通过层层升华,最后“僵硬冰冷的石头也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脱为精神”。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是《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是讲“精神”的,逻辑学是讲理性的,理性知识才是绝对知识。但这个逻辑理性转变为绝对知识需要一个训练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精神现象学》。

叔本华: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注:叔本华是康德体系的改制品,但他和黑格尔不同。黑格尔取消了物自体的神秘,把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变成基本的东西。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在他的哲学里,物自体就是意志。但因为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他的哲学趋向于悲观主义:宇宙是邪恶的,意志也是邪恶的,是我们永无止境苦难的源泉。知识越多,苦难越多。

尼采:上帝死了

注:尼采是两任路德教教长的子孙,但他却成为基督教的强烈批判者。他继承了叔本华的思想,强调权力和意志的作用,提倡升华和克制。他的个人私德不堪入目,但他对未来的洞悉能力超出常人。科学的兴起,基督教信仰的衰落,使他预感到一个虚无时代即将来临。因此他预言:未来否定生命的基督教伦理会被肯定生命的的哲学所代替,强权统治和血腥战争也将要发生。

七(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终结)

费尔巴哈: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

注:费尔巴哈所处的时代被认为是着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终结,因为此前的哲学已经解释了世界,以后则是应当改变这个世界。从费尔巴哈开始就批判“唯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费尔巴哈认为:是人造就了神,而不是神造就了人,神的意志其实也就是人的意志。

马克思: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注:“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其实是“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另一种翻译。马克思哲学的前身是黑格尔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不同的是他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不是“精神”而是“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的政治、哲学、宗教、艺术都是生产方式的结果,这种论点就是“唯物史观”。但社会有物质的一面同时也有精神的一面,因此马克思哲学的缺点也很明显。

胡塞尔:理性给予被认为是“存有者”的东西,即一切事物、价值和目的以最终意义。

注: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开始分类细化。胡塞尔也谈精神现象,更加细化的精神现象。对于“现象和本质”,康德只讲现象,本质存而不论。因为本质是“物自体”,是不可知的。黑格尔认为本质是可知的,但现象是现象,本质是本质,两者是分开的。到了胡塞尔这里,现象就是本质,本质就是现象。这就如同黑格尔逻辑学里的“本质就是存在,本质是过去的存在”。胡塞尔论证的是:我们所理解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意识的自我映现的原本样子,也就是本质和现象融合的“普遍意识”。

海德格尔:通过首先理解人类来理解一般的存在。

注:海德格尔要研究的“存在”不同于原先意义上的存在,他研究的“存在”是:“我们的存在方式和世界对我们的存在方式”。他的哲学是胡塞尔的延续,认为原先意义上的“存在”只是我们主观上的“存在”,而不是客观和普遍意义上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史简述

(一):哲学起源

1:易经:阴阳,变易,万事万物不断在变化,但又有相同的规律,这就是“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易经,除了六十四卦是周文王所著,其余的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所以说易经是一部汇聚了历代众多文人思想成果的一部书,因而才会被认为是“无所不包”,是儒家的“形而上学”。

注:易经六十四卦的原意只是占卜而已,但在这些卦象和爻辞里却蕴含着一些事物规律,人性定律和自然法则。因为这些规律呈现多重对应性契合人的心理,因此在占卜过程中会感到“很准”或者说的“很有道理”。这就是一种心理暗合作用,也就是凡事不在于它的结果,而在于它的过程。

(二):先秦哲学思想

1:孔子: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仁,义,忠恕:己之所欲,亦施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注:儒家学说可以简言为“秩序”的学问,它安排了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标准,价值取向。孔子的个人修为很高,他的天命与“道”类似,他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与西方哲学崇尚的“自由意志”一致。中庸是一种判断标准和价值尺度。也就是在“定理”的基础上用“中正道”的标准看待和处理问题。中庸就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方式。

2:孟子:仁政,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性善论:人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养气说:浩然之气。

注:孟子继续完善孔子的理论,简言之,孔子规划了行为方式,也就是“应该怎么做”?孟子提供了“司法解释”,也就是“为什么这样做”。从而为这些理论最终成为政治实践理论打下了基础。

3:荀子:性恶论:人性本恶,善良都是人为养成的。礼乐文化是将人性的恶转变成善的关键。天行有常:天道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极改变世界: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注:儒家到了荀子这里是一个转折点。是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伦理哲学向政治哲学、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转变。

4:杨朱: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 ,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注:杨朱虽然年代较晚,但代表道家第一阶段。他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不利人,也不损人,无为避世。

5:老子:道,无名,不敢为天下先,无为无所不为。小国寡民,治大国如烹小鲜。

注:老子认为天下太小,既然避不开,那就要了解这些规律。他的人生哲学是后发制人,弱者生存的方法论,掌握这些方法,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无为)获取最大的成功(无所不为)。老子的政治哲学是一种退化论,认为人只要回归到原始的纯朴状态,就天下大治。

6:庄子:逍遥游,无用之用,不治之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无知,弃知,不知,不知之知。

注:庄子哲学是自由,率性自我。他进入纯粹的思辨领域,也就是“实体与现象”的形而上学辩证逻辑。例如:无知是原始状态的一无所知,弃知则是忘掉这些知识达到“不知”,“不知”就是形成了自己观点后的“知”。最后,把这个“自己的观点”也否定掉了(没有偏见了,完全客观),就是“坐忘”,就是“真知”。

7:墨子:批评儒家不信鬼神,厚葬礼乐浪费,爱有差别。提倡兼爱,非攻,天鬼,明志。

注:墨子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看问题,因而反对儒家“有等级的爱”。他提倡平等,兼爱,但最后却以不平等的理论方式结束。为了制造平等,他的理论只能采取专制的方法。最终在对最高权力限制方面出现短板只好用天鬼,明志来勉强起到一个神谕的作用。他的部分哲学思想属于违反人性的理想化。

注:完成了“义利之辨”的统一,即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如果只考虑道德而忽略利益就是违背人性,只考虑人性忽视“义”就是不道德。只有在人性和道德合二为一的基础上才是最大的“善”。

9:韩非子:将商鞅,申不害,慎独的法、术、势进行了整合。法是统治者公布的统一法令、制度 ;术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势就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自然观和无神论:否定鬼神、否定有意志的“天”;道、理:第一次把道、理分开;道是万物总体的规律;理是每一具体事务的具体规律。

注:先秦诸子基本都提倡复古,孔子要回到周代,墨子要回到大禹时代,孟子要回到尧舜时代,老子要回到女娲原始时代,韩非则是着眼于未来。另外不同是:孔子,老子,墨子都是希望“圣人”,韩非子耶认为自己创立的这套制度,就算是一个“平庸之人”也可以执行,将执政的标准由“圣人化”变成“世俗化”。

10:管子:《心术》上下,《白心》上下。精气说:精气就是道;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本;人的身体 、智慧、灵魂都是由精气构成。静因之道:认识事物,要摒弃偏见,排除杂念,按照事物本来 的样子理解识;“虚”“一”“静”“因”。

注:管子哲学开始涉及宇宙论,本体论,开始探究自然的本质和人的关系。

11:阴阳家:阴阳五行,天文、历谱、蓍龟、杂占、行法(包括面向 和风水)。洪范五行:五行是五种能动的、相互作用的力量。

注:代表人物邹衍,也就是《寻秦记》里面的邹老夫子。阴阳家代表。他认为:五行按照一定顺序相生相克,四季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嬗变;朝代更替也遵循五行相生的顺序。

12:名家:名实之辩,白马非马,离坚白,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注:名家又称为诡辩派,逻辑家,通过名实之间的对立关系阐述其逻辑。例如:飞矢不动和山与渊平。他们通过对坐标点的篡改和偷换概念来取得辩论的胜利。但也同时发展出了最初的逻辑学。

(三): 汉唐哲学

1:董仲舒: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五行,金、木、水,火、人。天人一也。在三纲的基础上加上了五常;仁、义、礼、智、信。政治学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邢;政治过 失必然变现为自然界异常现象。

注:儒家和阴阳家:将阴阳家的天人关系与儒家的政治、社会伦理哲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将儒学变成可以和现实政治契合的系统化理论。

2:王充:否定有意志的天:认为天地万物变化都是元气自身运动的结果。人与物都是元气所成,人的富贵卑贱、祸福吉凶都是命定的。

注:道家的延续,否认有人格意义的“天”,其理论和斯宾诺莎的“自然法则”接近。

3:王弼: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不是虚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无形无相的根本;无是无形无相,是本,有是有形有相,是末。得意忘象:王弼注解周易的时候提出“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注:王弼之“象”,是表象,现象。“意”是存在,是本质实体。简单说就是:如果能够理解现象就可以忘了字面解读;如果可以深入本质,就应当抛弃表象。

4:郭象:“道”是“无”:道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万物自生,郭象谓之“独化”。这个理论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的,不是任何“造物主”创造的,但是这些物与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每一物都需要其它物,但都是为了自己。物自生,而不是它物所生。

注:庄子善于借用讽刺手法讲述哲学原理。郭象把这些暗示的东西讲的更加明确,因此他注释的庄子更通俗。但有禅宗和尚认为: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四):隋唐佛学

1:中道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二谛义:俗谛、真谛。八不中道:万物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注:二谛义第一层次:说万物是有,是俗谛。说万物是无,是真谛。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无是俗谛,说万物是非有非无是真谛。第三层次:说万物非有非无是俗谛,说万物非非有非非无是真谛。这类似于庄子的“坐忘”,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上升概念,不断地“忘了”一切。最后,把这个“忘了一切”也忘了,就是“坐忘”,就是“涅槃”。但涅槃的状态是什么,这就达到了最后的真谛,就是“不可说”。

2:法华宗:《法华经》,倡导止观双修:止即禅定,观即智慧。一心三观: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

注:修行是一个渐悟的过程,认识到没有不变的实体,万物皆空,万物皆假。假随时可以是空,空随时可以是假。能够在一念之间领悟到三千世间的空假中,就能够“顿悟成佛”。

3:净土宗:《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修行方法:“观想”(作各种净土羁勒世界的遐想)“念佛”(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注:净土宗的概念类似于基督教的清教徒,所秉承的是佛教的基本理念:人生是苦的,要注重内心修行,善结外缘,虔诚之心,功德之心早日往生极乐净土。

4:律宗: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

注:律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失去。

5:密宗:指导思想:“菩提心为成佛的种子,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六大: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密宗三部:杂密、胎藏界、金刚界。

注:密宗只有三种佛身,法身、报身、应身。代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他的佛法只传密宗,不传众生。

6:唯识宗:世界分为“我”“法”:我(指生命的主体,意识活动等),法(事物及其规律)。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识”变现出来的。唯识无境: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转识成智:通过修炼,使八中识都变成佛的智慧。

注:唯识的认识论,就是由识分成“见分”(认识的主体,亦即认识的能力或作用)及“相分”(认识的客体,亦即反映在主观上被认识的形相),然后由见分去认识相分。此时的经验,可以给阿赖耶识(本体)造成新的印象,形成新的种子。世界万物只是阿赖耶识内藏的自性各别的诸法名言种子的显现,故说境依识起,唯识无境。简单说这个宗派的重点就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认识论”。

7:华严宗:四法界:就是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间之相。即观平等之理性与差别之事法炳然而存,二者能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而圆融无碍。事事无碍:事物都是本体所变现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都包含本体,所以各现象之间彼此包容,没有差别和对立。

注:华严宗被认为是思辨哲学的最高峰,现象界与本体世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圆融之道。这四种范畴基本包含了世间一切,换言之:世间的一切看似矛盾的个体或者整体其实都不是问题,都可以用佛法来进行“消融”。

8:禅宗: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本性即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人人皆能成佛;佛不在遥远的彼岸,而在个人的心中;你如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祖杀祖,遇佛杀佛,始得解脱。自性真空:指心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空心静坐,念念思空,而是连心“空”的概念、甚至成佛的念头都没有

注:禅宗被称为“静默哲学”,第一义知识是不知之知,修行方法是不修之修。因为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是一种放下执着心的自然之修。也就是自然成佛,佛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佛。这种“自由成佛”理念就是来自于道家和佛家的结合。

(五):新儒家

1:韩愈:《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李翱:《复性书》: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

注:两人说的意思大致相似,都是说儒家道统到孟子以后就失传了。而他们觉得自己对儒家和佛道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能够继承孟子把儒家重新发扬光大,因此从他们开始就被称为“新儒家”。

2: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注:周敦颐是第一个研究宇宙发生论,但周属于新儒家,还是关心如何成为“圣人”的问题。他认为是静,就是无欲。没有私欲,内心世界就会客观反映任何对象。

3:邵雍:邵雍主要以图表的方式展现了他的宇宙观;如果阳是宇宙生成的力量,阴就是宇宙毁的力量。复卦的初爻表示成的阶段的开始,乾卦的则表示成的阶段的完成。姤卦初爻表示毁的开始,坤卦表示毁的阶段的完成。然后在复卦初爻开始新一段轮回,每一个轮回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注:周敦颐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绎出他的系统。邵雍则对宇宙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关于十二主卦的理论。

4:张载: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张子全书》

注:宇宙论的又一观点,认为“气”是万物的主体,气形成万物,万物最后又化成气的无限循环模式。

5:二程:万物一体,是仁的主要特征。天者理也:理是最高实体,永恒的客观存在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最高法则。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

注:弟弟程颐开创的学派,由朱熹完成,就是“程朱理学”。哥哥程颢开创的学派,由陆九渊和王守仁完成,称为“陆王心学”。

6:朱熹:格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不是天理,便是人欲”。理是事物的规律、道德上的基本原则;理是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据,是“第一性”的。太极:每一物有各自的理,而太极是万事万物最根本、整体的理。

气:理是第一性的,创造万物的根本;气是形而下的,创造万物的材料;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人性:性分为天地之性(人之所得于理者)和气质之性(人之所得于气者心学)。

注:朱熹的“理”,就如同造房子,房子的作用就是要坚固、保暖。造房子基本都按照这个原理。所以他说在任何东西形成出现之前,“理”就已经出现。车子发明之前,车子的“理”就已经存在,人们按照这个原理造出了车子,而不是造出车子之后发现这个“理”。人的行为方式应当遵循这个“理”而不是根据个人私欲。朱熹的理学发展到后来,变成了一种缺乏“内省”,用道德衡量他人的束缚之“理”。朱熹的政治哲学重新定义了王道与霸道的区别:为自己利益是霸道,为人民利益是王道。

7:陆九渊:心即理:心与理“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反省内求:穷理就是反省内求自我本心,“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注:陆九渊又称象山先生,所以也叫陆象山。简言之,朱熹的理学是用道德标准衡量别人,陆象山的心学是用道德标准反省自己。我的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的心。自己的心之外,什么都没有了,因为,他们都已经存在了我的心里。

注:王守仁又称阳明先生,朱熹认为一切都建立在“理”上,但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的立法者,没有心,就没有理。王阳明的“心”和佛学中的“意念”类似:宇宙都在意念之中,这个“意念”并不只是人看宇宙或者宇宙看人的单一意念,而是“天人合一”后的包含一切的整体意念。王阳明认为行为方式的唯一标准就是根据自己内心的“良知”去做,不必要有太多制度束缚人的行为。他的知行合一也就是:首先要知道一种正确 的做人方式(致良知),然后根据这个原则标准去做。

(六):明清哲学

1:罗钦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人犹物也,我犹人也,其理容有二哉?然形质既具,则其分不能不殊;分殊故各私其身,理一故皆备于我。

注:罗钦顺用理气为一物修正了朱熹理气二分法。程朱理学的意思是“理在事上”和“理在事先”,罗钦顺则认为“理在事中”。他改造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指出格物是格天下之物,不只是格此心;穷理是穷天下事物之理,不只是穷心中之理。

2:王廷相: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造化自有入无,自无为有,此气常在,未尝澌灭。是故气有聚散,无灭息。……譬冰之于海,寒而为冰,聚也;融澌而为水,散也。其聚其散,冰固有无也,而海之水无损焉

注:这是位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相信宇宙物质不灭和守恒原理。认为福祸和灾难的产生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他认为程朱理学本质上和老庄学说一样是唯心主义,无论是道还是理,都是无形无气的东西,是不可认识的。因此不能把这些”不可知“的东西当做真理

3:黄宗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应立天下之法,不应有一家之法。理在气先,气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公共之物也。

注:中国版卢梭,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美誉。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气”的运动规律。

4:王夫之:不谈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气是唯一实体,而非“心外无物”。“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却又浑然一体。

注:王夫之字船山,他批评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两者是一体,天理应当符合人欲。他认为“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因为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就象相对于人直立行走才说动物是“爬行”。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按照这个逻辑就可以延伸理解:“冷”就是不热,“恶”就是不善,“矮”就是不高。



霍大胜


海德公园里,马克思独自走来走去,他在考虑阶级和资本统一辩证关系,他没有中庸思想指导凭借古希腊逻辑之学演绎出的哲学社会科学。汉娜陪着贫穷的丈夫,吃着粗燥的面包,住着风雨可入的破茅屋,她没有任何抱怨,毕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矛盾时,矛盾主要方面是成就丈夫为人类命运的探索实践。



资本家们成了上层建筑的中流砥柱,国王们上了绞刑架,旧贵族们拿出自己社会影响力与资本家新贵们作出交易,成为了国会议员,议员们代表自己背后的利益集团,制定了苛刻的劳工法,敲骨吸髓的榨取工人的劳动价值,借用工业革命产生新生产力提高人类文明的新高度,生产过剩需要海外市场倾销,海外市场需要军舰开拓和保护,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夹杂着殖民地的血泪。

大英帝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里陈列着英吉利及法兰西从新大陆,东方抢劫来的罪证,他们把这些赃物包装成保护人类文明进步的普世价值。马克思在这些赃物和罪证中,抽茧剥丝发现了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新生的历史事物总是面临旧事物的阻碍,那就是矛盾不断升级促成新的转化,这一切复杂的脑力算力把去中心化的价值观进行了分布式记账的演化,这分明就是思维方式的区块链啊!马克思的大脑与爱因斯坦大脑放到一起,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蛛网般的褶皱,那是人类伟大的生命力量。



古希腊阿里士多德,把一个倒写的8演化成无穷大,马克思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客观反映,无穷大的东西是人类意识的主观认识而不是物质客观反映,阿里士多德拿出了鸡,马克思创立了吃鸡游戏模式,我们开始学会思辩,永远都是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于是自己不能做不愿做不好做的事都可以堂而皇之交给了有关部门。于是,我们没有了逻辑思维,剩下就是一分为二,主观上支持,客观上反对。

马克思停止渡来渡去,他和汉娜比肩做到公园的长椅上,马克思对汉娜说:我找到意中人,我想要结婚,我包里有她的照片。汉娜惊讶万分,接着是脑袋一片空白,神情难以抑制,这么久了,我算什么呢?汉娜忍住情绪,没有转头接过马克思的意中人的照片,天呐!那是一个镜子,镜子里自己有悲泣转为羞涩万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客观反映,唯心的想象会造成主观的歪曲。


唐俊龙55398571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不可否认,马克思是深深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称马克思伟人毫不为过。马克思有其过人的才华,学识,以及一段段传奇式的经历,他在哲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但要称其为最伟大哲学家则有些不妥,从他的哲学建树上看,至多可以把他称作二流的哲学家。

何为最伟大的哲学家?哲学本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古往今来,哲人一直都是人类社会的思考源头,他们思考着人,人类。要评价哲人中谁最伟大,很难达成一致,但在其中分个三六九等还是可以找到一定标准。第一流的哲学家应该是开创了,或者构建了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对于人类深入思考自身的处境有重要的帮助,像柏拉图,康德,维特根斯坦等都是第一流的哲人。他们都是具有构建性的哲学家,比方康德,他构建的三大批判体系,让人类可以在更深的维度上思考何以为人。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主要传承自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思想,在这个根基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写出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作品,特别是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二。但马克思在哲学上并没有构建一个让人深入思考的体系,虽然他的著作思想对于历史进程都非常重要,但他也只能在哲人之林中位列第二流的哲学家。


老李有刀


对哲学的定义是什么?我们不要再延袭西方的话语权了。哲学是对世界的解释,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不是什么智慧体系,不管对错,胡说八道。哲学起源在哪里?决不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而是起源于中国1万年前的中华民族对宇宙天体,对人类身体的认识,这种天人合一观,产生的中医理论及实践,最伟大的天人合一产物。中国的易学,天人合一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三大支柱理论,是人类哲学的源泉。他很好地解释了世界。成为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引领中华民族先进一万年到数千年。

中国早在3600年前商朝时,宗教达到了顶峰。而到周朝时,宗教已经退出统治地位,人治思想占了统治地位。看看周朝各国的记史,无不强调人的作用,人的治理。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关于人的治理和人的作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思考的主流,老子的道德经,儒学,法家,兵家,墨子,甚至中医理论,都在研究人研究辩证法。而此时,西方才出现宗教和哲学,不过两千年左右,居然成为他们的统治意识,直到今天。

马克思最伟大之处,就是把西方的所有哲学,经过系统的批判继承,扬弃过程,把它变成了科学。自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能解释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这些科学家一般都是创世主的观念。还有各类胡说八道的所谓哲学。无神论者很少。相信心学。马克思的学识,可以说当时精通一切自然科学,更广泛的研究精通人类的一切文明,特别是形形色色的哲学,用他那人类最智慧的千年头脑,鉴别一切人类文明,从而把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变成了科学。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至今无人超越的宝库,并且按照人类的规律,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马克思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其他所谓的哲学家,都是一些肤浅的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谬论。

我国当下一些学哲学的人,腰直不起来,沿袭西方的话语权,把马克思说成二三流哲学家,这只能说明这些人的无知和肤浅。他们根本不懂中华文化,没有一点民族文化修养,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甚至连一本原著都没有读过,他们只是学生时代学过了那些西方东西,还有网上的东西,于是就出来,以他们的小视野,用西方鹦鹉学舌的话语,来评价马克思,真是耻辱和可笑。


春暖花开


马克思是哲学博士,其哲学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对哲学的重大贡献,是创立了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方法论领域,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方面;矛盾的转化及其条件等等。

但是,马克思的贡献不止是哲学,还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总结了英国经典经济学和法国社会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即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由于马克思将自己的立场置于社会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所在,所以,马克思的学说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由于这个原因,马克思的学说具有最广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世界曾经有超过半数的人民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其影响力远超康德、叔本华、尼采、莱布尼茨、黑格尔、笛卡儿、卡西尔、德里达等哲学大家。

综上所述,马克思才是不折不扣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其著作几乎被翻译成所有的主要国家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德国有马克思故居,可供人瞻仰。顺便提到,列宁也是哲学博士,传世有《列宁哲学笔记》。


华中小隐


马克思思想主要是建立在乌托邦的基础上,乌托邦是由柏拉图设想的,但是在他的想法里仍然存在特权阶级,类似于封建制度.后来中国的哲学家思想,特别是大同社会思想传入西方,让西方哲学界产生了震动.

16世纪,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与欧洲不公现实的冲撞产物。

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
16世纪至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仅仅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而已。
傅立叶

18世纪,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对社会主义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引起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当具备初步的阶级观点后 ,主张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为原型,主张在封建制度崩溃后,在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赞同君主制、终身制、家长制等。

而到了马克思,这种对未来的设想才达到高峰,所以说马克思的思想是建立在诸多思想巨人的基础上,大多数内容其实之前已经提出来过了.只是他把这一切串起来,提出了要把理想国变成现实,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可能实现.

这个其实不奇怪,任何追求只有通过反抗才有可能获得,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甘心放弃的.

为什么我要提出16世纪后的西方哲学很大部分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基础上的呢?仔细研究下大同社会的思想就知道了.

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有几个主要特点:

1.全民公有,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权力公有。其所以要明确权力公有,是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垄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2.选贤与能,这个体制是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方人的地方。地方事务由地方民众选举贤能之士负责管理。这里的选举指的是民举,而不是官举,官举与民举的性质是不同的,但后儒却混淆了两者的界线,甚至有意改民举为官举。

3.讲信修睦,信与睦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而“天下为公”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天下为公”,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着,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是大同世界人际关系总的概括。

4.人得其所,大同世界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人们视他人父母如自己父母,视他人子女如自己子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人人为公,在这里,人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社会财富十分珍惜,憎恶一切浪费现象,也反对任何自私自利的行为。“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货弃于地是可耻的,货藏于己同样是可耻的。

6.各尽其力,在这里,劳动已经成了人们高度自觉而又十分习惯的活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能劳不劳是可耻的,劳而不尽其力也是可耻的,劳动只为了自己同样是可耻的。

再反过来看看所谓乌托邦来自的柏拉图理想国是什么样子的?

柏拉图认为,乌托邦可以有三个阶层,从上到下分别为护国者(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卫国者(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劳动人民(虽然乌托邦内存在奴隶,但是奴隶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乌托邦的领导为哲学王,属于护国者阶层。其建立初还存在立法者阶层,专管立法。阶层是世袭的。在乌托邦社会里,不存在个人幸福,社会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在乌托邦社会里,没有存在坏人的戏剧,没有不是宣传乌托邦的歌曲。在乌托邦里,人成为繁殖工具,男女性的孩子将被集中送到学校进行严格的洗脑式教育。乌托邦内还存在严重的极权主义。

可以看的出来,柏拉图的乌托邦理想国根本就是封建制度而已,是不可能构成16世纪以后西方哲学的来源的!

而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先贤思想家就已经构思出大同社会了,众所周知,中世纪的西方是一团黑暗,思想方面根本是一团烂泥,怎么可能突飞猛进呢?原因在于蒙古西征后,通过各种渠道,中国古代的思想传入了西方,对西方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改变了他们之前一直存在的世袭阶层理想国柏拉图思想.

所以,现在一直谈西方哲学及马克思,是对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不够了解,手里捧着金碗,却羡慕别家镀着泊金的碗.

当然,西方哲学及马克思思想的贡献,在于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深刻的经济危机怪圈,以及如何达到未来大同社会的过程.

就像现在国内有些人生活变的好些,就开始大吹特吹资本主义如何好,实际上是不了解,没经历过这个过程,一种茫然的状态,要知道西方的资本主义早就玩了几百年了,资本主义的优缺点早就烂竹于胸了,又怎么可能会错误呢?

16世纪到19世纪整个西方思想家都是在反省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为什么到了20世纪反而失败了呢?那是因为既得利益阶层取得胜利了,资本家取得胜利了.

为什么资本家会取得服利呢?

主要原因是:

资本主义制度主体是资本家,通过创办工厂来大规模提供人们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商品,而到现在还没有产生能取代这种方式的主体.未来人工智能成熟发达了,能够取代资本家时候,就自然会改变了.

所以应该这么说:大同社会,16世纪后的西方哲学及马克思思想都没有错,原因在于错估计了这中间要经历的时间,本来以为20世纪就有条件达到,实际上可能要到本世纪末或下个世纪人工智能发达了才能达到.

当然,马克思思想的贡献也是很明显的,他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怪圈,揭露了资本家的本质,并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让资本家让步了.

现在有些人享受的8小时工作制度,各种福利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原本具有的,而是通过阶级斗争争取来的!

总结一句,马克思思想是人类思想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总的框架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古代思想家已经提出来了,大同社会,希望国人能认真的去研究下.但具体如何实现,大同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还需要未来的时间来诠释.


新时媒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冶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涎辰200周年之际,怀着对这位人类千年思想家无限崇敬和缅怀,正是这位老人在里暗中点亮了指路明灯,让挣扎在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在欧洲掀起了人类新的历史起点,成立了巴黎公社,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革命先导发表了人类向着光明的冲锋号《共产党宣言》一书,接着又发表了《资本论》,在人类斗争史这些书就是方向盘,又是指南针。我国早期革命先驱们如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邓小平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赴法勤I俭学不辞辛劳探索马克思的革命真理,将这些救国救民的真理秘密地传回国内,为推动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在革命的近代史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一直指导着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事业的实践和推动作用,到至今为止,但还有不的人们对于马克思这个人不太了解,有的人则说那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国家面貌难道是马克思创造的吗?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几年的农民起义为什么都没有取得像现在的中国呢?关健问题就在于路线和方向问题,这个方向和路线无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冶基础,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虽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离开了这个世界已135周年了,但他的光辉思想和辨证哲学一直被共产党人牢记沿用至今,永不衰竭,人类无产者的革命导师,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哲学家卡尔,马克思主义将光照千秋!


林海雪原185164327


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其中的黑格尔为集大成者……。


德国古典哲学一代宗师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圣西门、傅立叶)。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为康德,其中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第一个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人,而不是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而且更是在哲学史上占据着枢纽的位置。在将传统形而上学推向顶峰的同时,黑格尔又是第一个对现代性展开批判的哲学家,从而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兴起奠定基础。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