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环保局发布2017环保公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保持100%

6月4日(今天),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中趋好态势,其中,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取水量比例为100%;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1.5%;土壤环境质量达二级环境标准要求,占总点位数的73.2%;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生态环境状况良;辐射环境保持正常。

苏州环保局发布2017环保公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保持100%

发布会现场

2017年,苏州市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保监察整改为契机,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强治污减排、生态保护、执法监管、改革创新和能力建设,苏州市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中国美丽山水城市。

苏州环保局发布2017环保公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保持100%

水环境

目前,苏州市地表水污染属综合型有机污染,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列入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的50个地表水断面中,水质达到Ⅱ类断面的比例为22%,Ⅲ类为52.0%,Ⅳ类为24.0%,Ⅴ类为2.0%,无劣Ⅴ类断面。

全市主要湖泊水质污染以富营养化为主要特征,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尚湖水质总体达到Ⅲ类,处于中营养状态;太湖(苏州辖区)、阳澄湖和独墅湖水质总体达到Ⅳ类,处于轻度富养化状态。不过,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好,属安全饮用水源,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取水量比例为100%。

苏州环保局发布2017环保公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保持100%

大气环境

全市各地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介于68.8%-74%之间,其中苏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1.5%,太仓74%。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臭氧和细胞颗粒物。

苏州环保局发布2017环保公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保持100%

土壤环境

根据国家要求,对全市41个土壤环境质量点位开展监测,其中背景点位3个、基础点位(含耕地、林地、草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38个。监测结果表明,30个点位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要求,占总位数的73.2%。

声环境

苏州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区域环境噪声总体为二级(较好),道路交通噪声总体为一级(好),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昼、夜间达标情况基本保持稳定。

苏州环保局发布2017环保公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保持100%

生态环境

按照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评价,苏州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5.7,四市及苏州市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范围为60.6—69.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等级均为良;各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

主要工作进展方面

在生态文明建设、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综合整治、重金属和土壤污染防治、环境噪声综合整治、固体废物监管和核与辐射监管以及环境监测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

着力推动“263”专项行动,2017年,组织实施“263”专项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全市共消减规模以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333.94万吨,淘汰低端落后化工企业174家;建成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63个,启动120个行政村,8万多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有机物治理企业1009家;建设太湖生态保护圈、长江生态安全带,落实环境经济政策,下达生态补偿金8.6亿元,发放环保支持类企业贷款1609.46万元。

苏州环保局发布2017环保公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保持100%

2017年,全市环保投入资金约66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大3.82%。全年共获得各类环境监测数据1345万余个,其中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1275.7万余个,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26.3万余个,科研、专项任务等其他各类监测数据43万个,不断增加的环境监测数据量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