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學良的結拜兄弟,不願告知子女死訊,原因讓人動容

馮庸是中國近代史的一位奇人。他堅信“教育救國”、“工業救國”,為此散盡家產,創辦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馮庸大學。

馮庸是奉系軍閥馮德麟長子,奉天海城人,中華民國空軍中將,還是張學良的結拜兄弟。

他是張學良的結拜兄弟,不願告知子女死訊,原因讓人動容

由於家庭原因,馮庸19歲就從軍,歷任官階。期間他看到內戰禍國殃民,人民生存艱難,內心深感痛惜。1922年,馮庸的一些同學因內戰犧牲,他受到重大打擊。於是改變信念,決心發展國家落後的工業,培養人才,走工業救國,教育救國之路。

1926年,馮德麟去世,馮庸退出軍界,開始他教育救國理想。馮庸家資鉅富,他先燒燬借出去錢的欠條,又歸還典押土地的人地契,最後宣佈捐出全部家產,共計310萬銀元創辦馮庸大學。

他是張學良的結拜兄弟,不願告知子女死訊,原因讓人動容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逮捕馮庸,試圖利用他的影響力,脅迫他出任東北領袖,組織偽滿洲國。馮庸嚴詞拒絕:“死爾,誓不為賣國賊。”

後來馮庸由學校的日籍教授搭救出獄,馮庸大學也遷往北平,1933年,馮庸家財耗盡,無力辦學,經張學良同意,學校併入東北大學。馮庸大學成立六年即告結束。這一年馮庸還指揮東北抗日聯軍,參加了長城戰役。1949年他隨蔣介石逃亡臺灣,在空軍中出任要職,1981年去世。

他是張學良的結拜兄弟,不願告知子女死訊,原因讓人動容

馮庸一生加入空軍盡忠國家,興辦教育盡孝民族,為人低調,淡泊名利。他因臺灣空軍誤擊美國外交官私人飛機事件退伍,60歲時賦閒在家,生活清貧。陳誠給他找了一個電力公司董事職位,他知道自己年齡不符合條件,於是斷然拒絕。電力公司就聘請他作公司顧問,他才接受了陳誠好意。

他是張學良的結拜兄弟,不願告知子女死訊,原因讓人動容

馮庸歷經兩次離婚,子女俱在美國,家庭並不幸福,也成他一生之痛。馮庸身後事皆由他學生操辦,他留下遺囑:“在美子女不必通知,彼等現非中國人,也不必知中國人之事。”他最後的願望:“能得埋於母墳階下,吾心安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