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再次吞併中亞五國?

Siwindy


1991年,國際上發生過許多大事件:美國發動“沙漠風暴”入侵伊拉克,南斯拉夫內戰爆發,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文萊建交......但是,要說對世界影響最深遠的事件,非蘇聯解體莫屬。

1991年12月25日,曾與美國一起站在世界之巔的超級大國蘇聯轟然倒塌,東歐、中亞、南高加索地區的加盟國紛紛獨立。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面臨的最直接損失便是失去大片領土,從蘇聯時期高達22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縮減到1709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失掉了近24%,約5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雖然,俄羅斯依舊是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不過,失去的這些領土遠比廣袤北亞地區的地緣潛力更大,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對此,俄羅斯卻並未強力阻止加盟共和國的脫離,反而默認了他們的脫俄行動。這和俄羅斯你來嗜土如命的特性太過大相徑庭。那麼,俄羅斯為什麼會忍心失去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呢?

毫無疑問,來自西方的強勢打壓,嚴重威脅著俄羅斯。蘇聯的廣袤土地,直接決定了其擁有巨大的地緣潛力。蘇聯早期,也是在技術的加持下,憑藉著本身的廣闊的地盤發揮出的巨大潛力,而一躍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後,四方如不趁機拆解領土,那麼,俄羅斯還有憑藉強大的地緣潛力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西方必須最大限度遏制俄羅斯。

當然,這只是外因,而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內因。而內因又有很多,比如蘇聯解體時各加盟共和國頻繁的民眾抗爭,蘇聯黨政組織土崩瓦解,都會影響到俄羅斯對加盟國脫俄的態度。但這些絕不是最主要的內部原因。俄羅斯主動放棄530萬平方公里土地,其地緣環境和國情才是最關鍵原因。

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東歐平原其實在歐洲人眼裡,是一片蠻荒之地,更別提環境極端惡劣的北亞地區。這樣的地理環境制約了俄羅斯文明的質量,就算是在蘇聯時期,其文明質量也是地的,之所以國家和文明如此強勢,主要是靠其龐大規模體現。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很牛,不過,軍事之外的就很少有可圈可點之處。

因文明質量的欠缺,就會削弱俄羅斯文明的影響力和向心力。

那毗鄰俄羅斯本部的烏克蘭等東歐加盟共和國來說,雖然與俄羅斯有更為親密的地緣關係,不過,他們卻更願意向著文明質量上乘的歐洲文明圈,再說與歐洲文明也不會存在太過疏離的地緣關係。如果在蘇聯時期,俄羅斯文明還可以憑藉蘇聯的強大來影響東歐國家,可是蘇聯大勢已去,俄羅斯本身又遭到重創,對於維持東歐加盟國的統治,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俄羅斯變得被動,東歐國家成為了主動一方。

俄羅斯的經濟頹靡,根本不能用經濟融合的方式,來化解與東歐各國的隔閡,而中西歐的經濟實在是太強。東歐各國得不到足夠的經濟利益,多少會存有轉投到西方經濟體系之心。再加上西方的吸引和誘惑,更是動搖著東歐各國。最終,東歐脫俄政治運動不可避免。

當然,俄羅斯的軍事很厲害,可以憑藉鐵甲洪流來鎮壓東歐脫俄傾向的國家。可是,用這種強硬壓制的手段, 畢竟不得民心。而且,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一種損人不利己之策。最直接來講,鎮壓東歐國家需要鉅額的軍事開支,會急劇消耗俄羅斯的國力。

可是,在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已經傷不起了。國家危機四伏,文明質量落後,工業體系面臨崩盤,這些都是結構性、深層次的危機,需要靠時間來慢慢恢復,需要對國家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和改造,甚至,俄羅斯一不小心就有步蘇聯後塵,面臨二次崩盤的風險。

若在如此嚴峻的國慶之下,俄羅斯還要一意孤行,強留東歐邊緣板塊,必定會激化與他們的矛盾,長期付出高額費用。再則,俄羅斯本就面臨經濟體系崩盤,要想重振國力,首要任務應是將主要資源用於自身的經濟體系重構中去,不然,俄羅斯拿什麼去應對西方勢力,可能會出現的更大的衰退和政治危機。那時,整個國家又何以為繼?

細細思來,強留東歐國家實在不是一筆合算的買賣。權衡之下,俄羅斯實行戰略收縮,放任東歐國家脫歐是更明智之舉。就算失掉了東歐,失去了中亞,俄羅斯還有東歐本部和廣袤的北亞。

通俗一點來說,東歐本部是俄羅斯的老巢,是國脈所繫,是絕不會放棄之地。

北亞,雖然環境惡劣,開發程度低,但是地盤巨大,資源豐富,在新技術的加持下,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再加上這裡人口稀少,且大部分是工業時代來臨後遷入的俄羅斯族,原住民的人口規模也不是很大,利於國家對這些地區維持穩定,並且成本也相對較低。從長遠來看,保北亞,投入低,收益高,是一支潛力股。

東歐歐加盟共和國本身有不俗的地緣實力,不過時過境遷,俄羅斯已不想強留。

至於中亞地區,與俄羅斯本部相隔較遠,制約了俄羅斯對其的地緣影響力。再加上中亞氣候乾旱,可用於工農業常規開發的板塊不多,雖然資源也豐富,但俄羅斯也不缺。在蘇聯時期,就是通過經濟利誘,發放直接的邊疆補貼形式來維繫與中亞的關聯。如果俄羅斯還要照做,就如同自己已快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還要分一部分糧食去救濟災民,這是道德的高度,可是卻不是一個以利益為出發點的國家該乾的事。於是,對於中亞脫俄,俄羅斯反而有一種甩掉了大包袱的輕鬆,反而是中亞五國,自己不情不願,卻被俄羅斯逼著脫了俄。

所以說,面對失去東歐、中亞、南高加索地區53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禿頂,俄羅斯雖有無奈和不甘,但在巨大的國內國際壓力之下,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考慮,俄羅斯也不得不選擇主動推進脫俄運動,自折羽翼,以退為進,儘量止損,為自己爭取到了儘可能多的主動空間。

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俄羅斯此舉更多的是迫於自身大勢已去的無奈。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體系也陷入大崩潰,遭到了沉重打擊,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在極力尋求振興道路上,俄羅斯選擇了政治民主化,經濟上的休克療法。不過,休克療法並未給俄羅斯經濟帶來複蘇之際,反而加深了經濟危機。那麼,俄羅斯為什麼要選擇經濟休克療法,政治民主化呢?


雲石君


再無可能

(中亞五國)

中亞五國是指中亞地區的五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克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

中亞五國的總面積為400多萬平公里,人口超過6800萬。此地位於亞歐大陸的正中心,自古是東西方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中亞自古就是四戰之地,匈奴人、突厥人、漢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都曾經控制過這個地方。

到18世紀時,東歐崛起的沙皇俄國開始向中亞蠶食,並在19世紀末期徹底兼併整個中亞。

(19世紀中後期,俄羅斯帝國控制下的中亞)

蘇聯建立後,中亞地區被劃分為五個加盟共和國。蘇聯政府在這裡推行了多年的俄化政策,並對該地區進行大量的財政補貼,使得該地區政治環境相對比較穩定。

蘇聯解體之時,因為在經濟上極度依靠蘇聯中央政府的支持,所以中亞五國對於獨立建國都很不積極。

但是由於作為蘇聯主體的俄羅斯宣佈獨立,蘇聯基石的崩塌,中亞五國不得已相繼宣佈獨立。

今天的俄羅斯想要再度吞併中亞已不可能。

首先,俄羅斯自己不願意。因為該地區的居民大多為突厥裔血統,且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若是將之吞併,必然會極大的衝擊俄羅斯的人口結構,動搖俄羅斯人的統治地位。

再者,這五國除了哈薩克斯坦以外,其他四位老鐵家裡都不太富裕。要是大家一起過,還得自己去支援。

但問題是俄羅斯自家也不寬裕,自己的錢都不夠花,拿啥去支援?伏特加嗎?

其次,就算是俄羅斯想兼併這五國,就得先拿下哈薩克斯坦。

作為中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國力最強的國家,哈薩克斯坦在蘇聯解體後的發展僅次於波羅的海三國,軍事、經濟實力都是十分強勁,絕對不是烏克蘭那樣的軟柿子。

面對哈薩克斯,霸王硬上弓肯定是不合適,畢竟普京也得看人下菜碟。

俄羅斯對哈薩克斯坦一直採取拉攏政策,不斷地加強與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一體化。

(俄羅斯聯合白羅斯、哈薩克斯坦建立歐亞聯盟,推行三國經濟一體化)

而對於莫斯科的大獻殷勤,哈薩克斯坦雖然表面上熱情回應,但轉過身來阿斯塔納也在積極地加強與中國、美國等大國的合作,並且在國內大力施行哈薩克化。

在哈薩克獨立之後,其國內的俄羅斯人比例和俄語使用者都在持續下降。而哈薩克族比例和哈薩克語的使用者數量卻在不斷上升,這些都顯示出哈薩克斯坦一直在不斷的擺脫俄羅斯的影響。

如今的哈薩克斯坦對俄羅斯的態度是忽遠忽近,即給你機會,又不明確答應你,這種感覺廣大男同胞們肯定都懂。

連哈薩克都拿不下,就更別提跟俄羅斯壓根不接壤的其他四國了。


千佛山車神




中亞其實有兩塊:一塊在天山帕米爾以西,就是今天的中亞五國;一塊在天山帕米爾以東,咱們叫新疆。91年以前的200年,中亞是被中俄兩國瓜分的。


新疆作為中國保護長城內核心區域的必要緩衝地帶,雖然歷經戰亂分裂,依然死死把持。如今內則國力增強,外則蘇聯垮臺,外加多年來人口遷移,當地土著也呈現分化瓦解之勢。反觀蘇聯中亞,早已從本土分崩離析。所以,問題首先應該是為什麼中國能保住中亞,蘇聯卻保不住?

原因應該有好幾層。
首先應該是領導人失策,而且應該是主要原因。眾所周知,新疆也是靠中國本土養著的,和蘇聯中亞一回事。中國能養,為什麼俄羅斯不能養?俄羅斯中亞對俄本土的地緣地位難道就比不上新疆對中國本土的地緣地位?新疆對中國是必須的,沒有新疆,河西走廊的長城直接暴露給外敵。蘇聯要是丟了中亞,連烏拉爾河都沒了,裡海、伏爾加河、烏拉爾山、西伯利亞全暴露了,戰略威脅更大。

其次俄羅斯認為從中亞戰略收縮後,外敵並不能迅速滲透,形成對俄羅斯本土的威脅。由於斯大林當年對費爾幹納盆地及其周邊的分割,致使中亞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矛盾重重,無法形成合力。而蘇聯中亞周邊有中國、印度、伊朗三大強國中國拿下新疆後,一直處於消化階段,至今未完成,屬強弩之末;印度因為本身尚未統一,而且巴基斯坦擁核後,越發遙遙無期,且印度與中亞間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雙重阻隔,缺乏影響力;伊朗本身對土庫曼有影響力,而且和塔吉克同族同語,所以伊朗的影響力不能小視,但是首先伊朗連同根的阿富汗都沒能統一,更別說更遠的塔吉克,這也是個沒統一的大國。而且伊朗更多的力量,是在西亞和沙特掰手腕,由於美國的中東平衡政策,中東就像春秋時的中原,常年列國林立,戰亂不斷。所以伊朗戰略上不可能被美國允許,成為大國。統一阿富汗、塔吉克都沒指望,更別說進吞中亞。所以身居內陸的蘇聯中亞,脫離俄羅斯近30年,至今無人染指,和俄羅斯當年設想的差不多
(但無論如何,都趕不上握在自己手裡省心)。

第三應該是俄羅斯人口危機。那麼大國土,只有1.4億人,守土尚顯吃力,如何擴張同化異族。

綜合上述三點,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來蘇聯中亞對俄羅斯,戰略地位絕對重要,時間上卻並不緊迫。所以,只要俄羅斯國力逐漸恢復,人口再次膨脹,重新擴張回中亞是早晚的事。畢竟蘇聯中亞西、北兩側是開放的,而中國一側卻高山林立。而中國要做的,是如何避免俄羅斯重新吞併中亞這個重要的緩衝,尤其是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兩國。即使無法保全中亞,也要和俄羅斯瓜分中亞,至少拿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把天山和帕米爾的分水嶺,劃在我們自己境內,控制阿姆河和錫爾河的


地理上的中亞包括五國和新疆地區,現代政治上的中亞一般指中亞五國。中亞地處亞洲內臟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北上可以切斷俄羅斯東西聯繫,東進可以進入中國西北屏障新疆,西進高加索黑海連通歐洲巴爾幹和亞洲的小亞細亞,南下可以進入南亞,西南色中東的伊朗,西北是俄羅斯重要工農產業基地。
中亞是俄羅斯南下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西進的必經之路,也是美國牽制中俄的理想之地。



俄羅斯應該不會吞併中亞,或者說吞併不了中亞,倒是有可能建立個邦聯。


首先,中亞各國都不希望被吞併,肯定會拼命對抗,以俄羅斯現在的強行吞併有點難。當然了中亞軍事這麼弱正面戰爭撐不了幾天,可打起游擊戰那就後續成本太高了,區區百萬多的車臣人已經夠讓俄羅斯折騰了。
其次,中國、歐美都不會眼看著俄羅斯吞併中亞,可能會遭到干涉,成本直線上升。吞併一個自願的克里米亞淪落到現在的處境,吞併抵抗的中亞後果很嚴重。土耳其、伊朗的等伊斯蘭國家也會反對,如果歐美要制裁俄羅斯這些中東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都會支持制裁,連中國印度也可能跟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體力不夠吞併中亞,吞併中亞還得派軍隊駐守吧,現在的俄羅斯軍隊不夠用得擴軍,擴軍需要願意或者能強制招入的年輕人吧,人員裝備需要錢,問題是俄羅斯現在最缺的就是錢和年輕人。

俄羅斯吞併中亞圖什麼呀,中亞的自然資源又沒俄羅斯豐富,俄羅斯又不缺領土自個人的土地夠用了,還沒辦法全面開發呢。中亞人口超五千萬,以俄羅斯才一個多億的人口能壓得住麼。


除非俄羅斯人能提出像當時的gczy一樣的新理想團結起來各族人民,激發俄羅斯人的人口生產激情,國力強盛對抗得住美國,遠遠超過中國,使得中國不敢反對或者給中國什麼好處換中國不去幹涉俄羅斯和中亞兩者的事情。

本回答來源於網絡,言論與本作者無關,雲破天開整理。

雲破天開山水間


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再次吞併中亞五國?

在目前的國家環境中,一個國家吞併另一個國家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何況吞併五個國家。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後,其所引起的美國和西方的經濟制裁已經使得俄羅斯經濟陷入長期衰退。

自從二戰結束後,世界已經逐漸擺脫了殖民時代,不是依靠武力就可以奴役一個民族或者是一個國家的時代了。俄羅斯之所以在同烏克蘭克里米亞和東烏地區的問題受到美國和西方的制裁,就是俄羅斯這種做法是一種徹徹底底的侵略。

要探討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再次吞併中亞五國,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解讀。

1.俄羅斯的實力有沒有能力吞併中亞五國?

2.俄羅斯吞併中亞五國會如何被反制?

3.俄羅斯的實力是否能夠承受統治中亞五國帶來的影響?

俄羅斯有沒有實力吞併中亞五國?

俄羅斯作為世界上第二軍事強國,應對中亞五國的力量還是遊刃有餘的。但是在吞併中亞五國的時候,一定是會遇到抵抗。這種抵抗是短期還是長期,就會使得俄羅斯在戰爭中消耗大量的軍費。

俄羅斯吞併中亞五國會如何被反制?

在新世紀,居然有人想做殖民時代的事情,首先一點,得不到道義上的贊同;其次,俄羅斯這樣做,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軍事力量可能不會直接對抗,但是經濟制裁一定會。


俄羅斯的實力是否能夠承受統治中亞五國帶來的影響?

自2008年俄格戰爭爆發,俄羅斯就被美國及西方制裁。2014年俄羅斯同烏克蘭衝突,遭受到比2008年更為嚴厲的制裁。目前俄羅斯經濟已經陷入持續的衰退之中,要打一場戰爭以及要統治幾個國家,是需要軍費支持的。俄羅斯目前在敘利亞的的軍事行動已經捉襟見肘了,何況去佔領和統治五個國家。


飛狐一刀


中亞地區是世界島中心位置,是絲綢之路的通道,戰略地緣非常重要,是文明窪地,相當於圍棋中的天元位置,不管周邊的哪一個勢力佔據,都會對其他勢力形成優勢,因為同樣的原因,也容易被其他勢力圍堵。

歷史:中亞五國的由來

在1758年準噶爾汗國被乾隆皇帝亡國後,其故地大部劃入中國領土,中國在的西北邊疆的實際控制面積達到最大,一直到巴爾喀什湖西岸,哈薩克斯坦也成為了中國的附屬國。

準噶爾汗國的一部分土地,也劃入了俄羅斯,俄羅斯開始經營中亞,用不多的兵力逐漸滲透河中地區,最終滅亡了在中東殘存的眾多突厥化的蒙古王公的政權,與清朝直接接壤。後來,清朝晚期,國勢日蹙,沙俄趁機東進,在西北割佔44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自此,中亞地區形成了中俄瓜分的態勢。

蘇聯時期,中亞地區五國成為其向中東地區、東亞地區、南亞地區滲透影響力的戰略跳板,因此,雖然中亞五國的經濟能量不足,而且還處於蘇聯東西走向(西伯利亞大鐵路)戰略地緣的支線上的次級地緣,蘇聯依然花費了巨大代價,通過各種經濟補貼的方式,換得了當地民眾對蘇維埃政權的支持,同時蘇聯在政府也在積極地推進著中亞地區的俄羅斯化。

當蘇聯在經濟上出了問題,在沒有能力維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時,選擇了自我解體。作為繼承了蘇聯的絕大多數遺產的俄羅斯不想支付中亞五國更多的財政給到中亞,換取他們的政治附屬,而是就坡下驢,承認了他們的獨立地位。即使如此,中亞五國對於蘇聯解體也不理解,中亞五國是最後一批宣佈獨立的。

天元:各種勢力的角逐

俄羅斯只想甩掉財政壓力,卻並不想失去對中亞的控制權,但凡一個正常人都會看的到中亞五國所在的地理位置對於周邊國家的意義。因此俄羅斯在成功甩掉了國家義務後,幻想著用“獨聯體”來約束中亞五國,然而由於克拉夫丘克等人的反對,獨聯體只能成為一個國際間的組織,各個加盟共和國徹底獨立,已成既成事實。

這是美國多年來想做卻一直做不成的事,所以在哈薩克斯坦等國宣佈獨立的第一時間,美國就選擇了承認他們的獨立地位,並承諾他們的獨立地位受到保護。言外之意針對的即是俄羅斯。

在這個“天元”位置,沒有為了讓俄羅斯失去再次崛起的可能,美國不會允許俄羅斯再次吞併中亞五國。普京收回克里米亞,已經招致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持續至今的制裁,如果俄羅斯再次吞併中亞五國,美國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

(伊朗:不能整合中亞勢力)

對於伊朗來說,一個強大的北方鄰居,是一個特別具有威脅的存在。伊朗與阿富汗、塔吉克等國,同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卻一直不能在中亞地區形成統一的國家。

在地形和民族關係上,伊朗高原與阿富汗山地同屬於一種地貌,語言文化和風俗也比較類似。可是在蘇聯時期,伊朗本部都受到了極大威脅,就更不用整合伊朗語族國家了。

因此,如果吞併中亞五國,美國和伊朗必然會干預。想想當年蘇聯在國勢鼎盛時期,盲目自大,進攻阿富汗,此後一直陷在戰爭泥潭長達10年。阿富汗戰爭也是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阿富汗以一個小國能抗10年,背後是周邊各個勢力不斷的輸血。蘇聯有過前車之鑑,殷鑑不遠,俄羅斯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嗎?

內部: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蘇聯解體時,出於對自身經濟體系的不信任,中亞五國曾進言不要解散蘇聯,但是人微言輕,中亞等於突然間斷奶了。沒有了蘇聯的全國一盤棋的工作體系,也沒有中央補貼,一夜之間,中亞五國被教育:你要懂事,要長大。

帶著矛盾的心理,中亞五國在其他域外國家(如美國)的幫助下,走出當初的困境,油氣資源(裡海周邊)的豐富,是中亞五國安全渡過危機的最好的基礎。當初愛過,俄羅斯決絕地拋棄了作為次級地緣的中亞五國,如今中亞五國已經發展的尚算可以,俄羅斯再想收回,首先會面臨當地民眾的反對。哈薩克斯坦雖然有北部的幾個州有俄羅斯人寇,土庫曼斯坦雖然已經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這些國家在當初需要俄羅斯拉一把的時候,俄羅斯一把推開了他們。因此,當俄羅斯再次去合併他們的時候,這些國家也沒有多少可以犧牲獨立的政治性來換取經濟利益了。如果俄羅斯強行吞併,會引起當地人的反感和世界輿論大譁。

(納扎爾巴耶夫與特朗普)

中亞五國為了抵消俄羅斯的影響,努力發展多邊關係。以俄羅斯現有的社會經濟狀況,俄羅斯還沒有與當地民族形成足夠的心理認同和民族文化認同。因此如果強行吞併了,俄羅斯的戰略安全資源要安排在更多的地方,在應對西方威脅時會更加力不從心。現在的俄羅斯最急需的並非是領土的擴張,而是作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價值觀(思想文化)的塑造,不然僅以一個政治強人所統合的國家,天然具備分裂的傾向。


而知而行


以現在俄羅斯的實力以及世界局勢來看基本沒有可能。

中亞地區即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五個國家,俄羅斯對中亞的統治始於沙俄時期終結於1991年蘇聯解體,俄國統治了這片地區一百餘年;在蘇聯時期中亞五國是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中的五個,儘管五國是最初沙俄殖民擴張得到的,但經過上百年的統治,五國和俄國關係極為緊密,甚至在當初蘇聯解體時五國並不願意離開俄國,但俄國覺得五國是個大負擔最終還是把五國給拋棄了。

今天俄國再想得到五國可就難了,基本俄國得到中亞的任何條件都達不到,首先是俄國實力嚴重下滑早已不是當年的兩極之一了,經濟衰落尤為明顯,特別是經過這兩年國際油價下跌俄羅斯GDP甚至下降到不如中國廣東省的水平,國際排名也到了十名開外,國家貧富分化嚴重、貧困率高漲;經濟結構更是糟糕,俄國基本變成了一個低端原材料供應商,工業產品出口全靠賣軍火但對龐大的俄國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同時以今天中亞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中亞國家經濟水平比俄國還低很多,就算給了俄羅斯得到經濟上得到的好處也不比俄國要支付的多,而俄國最缺的就是錢。


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同樣是大不如前,相比蘇聯時期的400萬大軍,今天俄軍只有區區76.6萬人,俄軍基本要靠核力量來威懾對手,它的常規作戰力量衰落尤為明顯:比如海軍自蘇聯解體後新得到的最大水面艦艇不過是區區排水量4000噸的護衛艦,海軍的大型主力艦艇艦齡普遍超過30年,且維護糟糕,此外規模也大為縮減,比如蘇聯紅海軍巔峰時有6艘航母,今天只剩一艘撐臉面。今天以俄國如此衰敗的軍力根本無力攻略中亞。

另一方面是國際戰略環境不允許,冷戰結束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在原蘇聯勢力範圍之內大舉擴張特別是在歐洲方向,眾所周知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是俄國的核心地區,對俄國來說不容有失,俄國只能把自己為數不多的力量投入到歐洲方向去,至於本來就是相對利益邊緣區的中亞只要它不威脅俄國,俄國根本就不想理更不要說吞併它們; 另外這些年隨著中國崛起,今日中國的力量絕對在俄國之上的,中國絕不會會坐視自己西北方向被人威脅。

最後對於中亞國家來說他們也和俄國越走越遠,五國對俄國的經濟交往也逐年下降,更多地投向東面的中國乃至和西方國家交往;文化上,中亞各國自身的民族意識也越來越強,同時先天上中亞國家是穆斯林國家,俄國是基督教的東正教國家隨著時間推移俄國和中亞註定越走越遠


藍飄帶


如果俄羅斯的綜合國力足夠強大,它絕對有能力吞併中亞五國,不過以現在外強中乾的俄羅斯國力來說不可能吞併中亞五國。



1.俄羅斯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有2箇中國那麼大。但是現在的俄羅斯沒有實力吞併中亞五國。

2.因為目前的俄羅斯在東烏克蘭和敘利亞同時參與了2場地區戰爭,還要防備歐美國家的軍事威脅,所以俄羅斯沒有更多的軍隊和裝備去入侵中亞五國。



3.因為俄羅斯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遭到了歐美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制裁,俄羅斯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經濟上也沒有實力支撐第三場戰爭,所以俄羅斯不會在此時去入侵中亞五國。

4.中亞五國都是伊斯蘭國家,他們在蘇聯時期都是加盟共和國,因為與俄羅斯存在民族和宗教矛盾,所以中亞五國在蘇聯最虛弱的時刻都選擇了獨立,如果俄羅斯用軍事手段吞併了中亞五國,那麼五國的穆斯林民眾就會拿起武器與俄羅斯對抗,這會消耗俄羅斯的國力,給俄羅斯政府帶來政治、外交、軍事、經濟上的損失。

5.歐美國家和中國也不會允許俄羅斯輕易的吞併中亞五國,因為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對歐美和中國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6.即使俄羅斯佔領了中亞五國的土地,也得不到中亞五國的民心,最後俄羅斯很可能因為中亞五國的反抗而大量消耗俄羅斯的國力,使俄羅斯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而導致俄羅斯國內混亂,最終引發俄羅斯解體。


杜達特洛夫斯基


歷史上,俄羅斯和中亞曾經多次合併和分離:

第一次合併

19世紀後期,俄羅斯佔領南高加索後,跨國裡海,向中亞大草原進發,利用火器優勢逐漸蠶食中亞遊牧部族的領地;與此同時,西伯利亞南部的哥薩克僱傭兵也通過堡壘蠶食戰術,逐漸向南擴張,將中亞的若干汗國、部落係數征服,成為沙皇俄國的附庸國。沙俄在中亞的擴張,讓中俄之間首次在內亞地區遭遇,進而通過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伊犁條約等國際條約,劃定了今日中亞東部的邊界;而俄國和英國(英屬印度)的條約,則界定了中亞在南部的邊界。

第一次分離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沙俄內部爆發革命,民族自決成一時風潮。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人為了標榜自己的進步性,支持民族自決,同意非俄羅斯族聚居區的獨立。於是,從中亞到高加索,再到烏克蘭、白俄羅斯,紛紛建立本民族的獨立政權,也就是各種“民主政府”。這些政府,特別是烏克蘭、南高加索建立的民族自治政府,標榜自己的民族國家身份,希望獲得西方國家的支持,擺脫俄羅斯的控制。不過,這個階段,中亞的民族自覺意識還不強,其建立的政權很大程度還依靠來自莫斯科的知識分子、革命者的指導。不過,總體上,十月革命仍然是中亞自覺意識的第一次萌芽。

第二次合併

列寧為了保持沙皇俄國版圖的統一,在倡導民族自決的同時,號召各地建立蘇維埃政權,並派遣十月革命的幹部趕赴各地,幫助充實、知道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和運作,從而事實上控制了非俄羅斯族地區的政治局勢。在這些政治控制的背後,是蘇俄紅軍的支持。例如,當時的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國就反對俄羅斯人的控制,但是當蘇俄紅軍進入後,這個地方的蘇維埃政權就“順利”建立起來了;同樣,當蘇俄紅軍進入西伯利亞南部後,中亞的局勢也隨之大變,布爾什維克迅速掌權。這些蘇維埃政府很快宣佈以“蘇聯”的形式,組建成新的國家。於是,中亞和俄羅斯再一次合併了。

第二次分離

蘇聯解體前夕,葉利欽為了上臺,極力宣揚蘇聯對俄羅斯的壓制和剝削,認為如果沒有和中亞等落後地區綁在一起,俄羅斯人可以生活得更好。這種輿論廣受支持,為葉利欽上臺提供了民意支撐。在葉利欽成為俄羅斯聯邦總統後,俄羅斯聯邦在15個加盟共和國中,第3個宣佈獨立(僅次於立陶宛和格魯吉亞),從而導致蘇聯事實上的解體。在此之後,其他加盟共和國被迫宣佈獨立,其中中亞國家是最晚宣佈獨立的。或者說,中亞是看到蘇聯實在無法存在下去了,才被迫選擇獨立的。所以說,這一次俄羅斯和中亞的分離,實際上是俄羅斯甩擔子,不想和中亞這些窮親戚一起過日子了。

第三次合併趨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逐漸意識到後蘇聯空間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在普京上臺後,開始尋求加強與前蘇聯各國的系,特別是加強與中亞的合作。其抓手包括獨聯體(這原本是為了“分家”而成立的國際組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負責保護成員國的安全)、歐亞經濟共同體(後來成為歐亞經濟聯盟,目的是加強成員國經濟一體化)。但是俄羅斯尋求一體化(實質上是加強對這些國家的控制)的努力,遭到中亞國家的警覺。在俄羅斯一再尋求加強一體化的時候,哈薩克斯坦等國則公開聲稱,任何超國家機構都不應該損害國家主權。

可以說,在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分離二十多年後,中亞國家的獨立、主權、民族自決意識已經根深蒂固了,俄羅斯要想要和中亞國家加強一體化、建立超國家機構都難上加難,更遑論直接吞併中亞了。


布萊克懷特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中亞五國即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除了“土庫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國,其他四國與俄羅斯都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1995年12月12日,第5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承認土庫曼斯坦為永久中立國。目前全世界有7個國際承認的永久中立國,最著名的就是瑞士。

身處歐洲的瑞士在一戰、二戰中都沒有被吞併,成功地避免了戰爭,就是因為它是永久中立國。特點是不問外界是非,絕對不選邊站。這就使得其能超然於地緣利益糾紛。類似地,土庫曼斯坦也是如此。

其實另外四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更安全,原因就是它們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上合組織包括兩個核大國,因此這四國不論地緣,僅就這種情況而言,非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其他國家也不敢侵略這四國。而成員國之前就更不為互相侵略了。

而上合組織秉承的是“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以這種精神,上合組織前身“上海五國機制”中的五國成功解決了所有邊界糾紛,然後才發展出作為地區和平與發展機制的上合組織。而上合組織在俄羅斯的外交體系中,堪可稱為柱石,這是俄羅斯維護其全球大國地位的一個優先多邊框架,怎可能去破壞?

說白了,上合組織作為一個保障地區安全的多邊機制,已經確保了成員國之間的互不侵犯!


建章看世界


對於俄羅斯來說,與俄羅斯接壤的國家都是他的菜,能不能吞噬這些國家主要是看國際形勢的變化,還有俄羅斯自身的發展需要。一旦這些成熟,俄羅斯擴張土地的野心,從來都沒有減少過。

俄羅斯從表面上看土地廣袤,實際上俄羅斯的土地都是從別人的手裡搶來的。有許多的國家和民族都是被俄羅斯殺戮而亡的,還有少數的國家和民族被俄羅斯強制控制和佔領。

在俄羅斯成立莫斯科公國起,到沙皇帝國,以及前蘇聯,短短几百塊錢裡面,土地資源就無休止的擴張了四百倍,真正的難以置信。

現在的俄羅斯稍稍的緩了口氣,立刻就趁著烏克蘭動盪,迅速地吞噬了克里米亞,這些都是顯示出俄羅斯對土地的貪婪成性。只要有機會,俄羅斯是不可能放棄對於土地的蠶食的。不要中亞四國,恐怕東歐各國都是他的目標。

我們不能夠期待俄羅斯會變成農夫,俄羅斯永遠都是殺戮成性的獵人,只要你善良,只要你軟弱,都是俄羅斯下手的目標。

所以各個從前蘇聯解體出來的國家,都對俄羅斯嚴格地防犯。在歷史上的仇恨和教訓,可謂是歷歷在目。

這些國家和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仇恨,都是血管裡流出來的,根本就不用別人教出來,(包括自己媽媽在內),而是以血液中天然流淌的。所以我們看到東歐國家個個都與俄羅斯為敵,個個國家都仇視俄羅斯。

對於中亞五國,俄羅斯同樣不可能手下留情。當然,俄羅斯能不能吃掉中亞五國?還是要看未來情況發展的需要,如果有機會,俄羅斯是不可能放過的。

我們永遠都不能夠低估了俄羅斯的野心,他們是永遠都不會停止貪婪的,特別的與俄羅斯相鄰的國家,更是他們的菜,隨時隨地都可能被俄羅斯吃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