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解讀之柳永《蝶戀花》(原創)


宋詞解讀之柳永《蝶戀花》(原創)​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讀完這首詞,依稀把幾句話連在一起:“佇倚危樓……,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這是在幹什麼?長時間的站在高樓頂上,要大口喝酒,並且還在傻傻的唱歌!這人肯定是失戀了!並且受傷很厲害,人都已經接近崩潰了。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看見有人站在樓頂,並且拿著酒瓶子在哈哈傻笑,嘴裡還喊著“***,我愛你!”,請第一時間報警,此人有自殺傾向!一會消防車就到了。但柳永必定是大詞人,懂得人生的價值,絕對不會輕生的,很會自我開脫,於是有了著名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達到了愛情的最高境界:我為你付出的一切都是無怨無悔的,形體的瘦骨嶙峋和精神的憔悴,改變不了我對愛情的執著,儘管愛情受到挫折,但我已經盡力了,自然就心胸坦蕩,不會怨天尤人,順其自然的走自己的路!登高望遠,吹個涼風習習,一切隨風去吧!

接下來,聊聊柳永的喝酒。柳永多首詞作當中,都提到了酒,包括《雨霖鈴》之“今宵酒醒何處?”;《少年遊》之“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柳永之於酒似乎情有獨鍾,這也難怪,他一生放蕩不羈,出沒於煙花酒肆,品盡了人間美酒,也嚐盡了人間滄桑。柳永前四次參加科舉考試歷時15年,都沒有考中,才華橫溢的他難免會懷疑人生,現在的我們有誰能夠堅持高考15年呢?第四次落第後,遠赴江南,離開了繁華的京師,也遠離了他的情人,一走就是五年,這五年是他人生最苦的經歷,物質上的苦倒是可以克服,最難熬的是精神上的苦,有相思之苦,有不得志之苦。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成了柳永的終身伴侶,是暫時解脫的良藥。不過,本首詞的“擬把疏狂圖一醉”,還是把我們嚇了一跳,疏狂一醉是怎麼喝?應該是抱起酒罈子,嘩嘩的往嘴裡倒,喝它個酣暢淋漓,喝它個不醉不歸!酒能這樣喝嗎?能!有必要了解一些酒的歷史,最早的蒸餾酒是出現在元朝,蒸餾酒的度數就很高了,和現在的酒相差無幾。宋代還沒有蒸餾技術,所釀造的酒都是發酵酒,用糧食直接發酵而成,酒也是比較渾濁的,又稱“濁酒”,度數也不高,酒精度很難達到10°以上,現在的即墨老酒、傳統米酒、上海老酒等還在使用這種發酵技術。所以,不要迷戀柳永的酒量,更不要模仿他的疏狂一醉。

古代人尤其是宋代,文人喜歡用“芳草”比喻自己的紅顏知己,柳永也寫到了“草色煙光殘照裡”,由眼前的春草想到了遠在汴梁的情人,能夠值得柳永痛徹心扉想念的只有歌妓—蟲娘了,思念便是這首詞的感情基調。除了芳草形容歌妓舞女,還有一個詞容易誤解,就是“仙子”,以現在的用詞標準,一說“仙子”,往往想到“神仙姐姐”,那是女神的代名詞,但是在古代你如果說一個女人是“仙子”,估計得捱揍了!古代的“仙子”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巫婆,一個是歌妓,是不能亂用的。柳永在他的詞《曲玉管》中寫到“盈盈仙子”,這就是形容體態輕盈、婀娜多姿、多才多藝的歌妓。當時的士大夫、文人身邊有一個“盈盈仙子”,不但顯得風流倜儻,而且還十分的風雅。歌妓們大都多才多藝,而且年輕漂亮加上性格溫柔,何嘗不讓文人們紙迷金醉在溫柔鄉里?柳永離開了這種溫柔,能不懷念嗎?


宋詞解讀之柳永《蝶戀花》(原創)​此外,本詞還寫到了“望極春愁”,為什麼越是春天,越是讓文人們感覺到“春愁”呢?春天原本是百花爭豔、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季節,應當充滿自信的力量,何來的“愁”呢?原來,在宋代,每當春暖花開的季節,就是汴梁的女孩子們出門踏春、鬥草、盪鞦韆的日子,在文人的眼裡這不但是賞美景的好季節,更是欣賞美女的好日子,出門有豔遇,那將是多麼美好而又浪漫的故事!柳永之所以“春愁”,因為只看到了春天的景色,沒有看到他想看到的“盈盈仙子”,遠在江南,思念汴梁。

寫到這裡,這首詞就不難解讀了。詞人爬上高樓,感受著習習的涼風,靠著欄杆長時間的遠望,看到的是夕陽殘照、芳草萋萋,一股春愁油然而生,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杆的心意?這裡的“佇倚”、“風細細”、“春愁”、“黯黯”、“草色”、“煙光”、“憑闌”等,不但點明瞭時節,更是表達了詞人的神情以及狀態,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有很強的立體感。詞的下片,寫的是如何排遣這種“春愁”,於是打算痛痛快快的喝一場,喝醉了,賦詞唱歌,一醉解千愁,但是發現,這種強顏歡笑,是索然寡味的,不但無法排遣“春愁”,更使自己陷入情網不能自拔。怎麼辦?只有自我解脫,“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讀到最後,我們就會發現,這種春愁,是實實在在的相思之苦,為了愛情身體消瘦、形態憔悴,這是值得的。


宋詞解讀之柳永《蝶戀花》(原創)​ 然而,造化弄人,柳永在江南漂泊五年後回到汴梁,京城繁華依舊,但物是人非,蟲娘早已經沒了蹤跡,睹物思人,情何以堪!於是柳永再次離開汴梁,去了西北,開始了下一個浪跡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