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一說房地產是如何增值的。

1

今天來說一說房地產是如何增值的。

我的一位朋友,2005年在市中心買了一套房,賣的時候30萬,住了10多年,去年給賣了,價值200萬多。朋友順手去提了一輛大奔,把旁人羨慕的不要不要的。其實,這樣的故事,在這幾年非常的常見,其原因就是房產增值了。

2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房產是如何增值的。

首先來說說一手房的升值。

開發商直接賣給你的房子,就叫一手房,也叫新房。

開發商建新房的時候是一大片小區,銷售的時候總是一小批一小批的賣。剛開始賣的時候,價格是很便宜的,賣完了第一批,到了第二批,就開始小幅度漲價。漲價之後呢,新來的客戶感覺不滿意,銷量就會出現下降。同時買房的客戶就會尋找別的樓盤來看。

因為房地產開發商都是互相攀比的,看到這邊漲了之後,那邊也會跟著漲,所以最後這個買房的客戶轉來轉去,發現每家都漲了,也找不到原來價格的房子了,他又急需要買房,雖然不情願,也只能接受了。然後,更多的人,看到漲了價之後還有人再買,也就慢慢的跟上了。

房價就這樣一個螺旋式的、一點一點價格就已經漲上去的。

二手房是如何漲價的呢?

一般的情況下,中介把房源掛出來,最初價格是比如50萬,結果呢,一天時間有十來撥看房的。這時候,房東就感覺,哇,原來我的房子這麼搶手,好了,那就增加價格,增加到60萬,結果報價60萬之後,還是有些人想要,那不行,那就增加到70萬。所以說這個房價,就一直漲上去了。

所以說,二手房和一手房的價格都是有了客戶給炒起來的,當然這只是玩笑話,也是隻看到了表象。

3

房地產是如何增值的呢?

其實房子也是一種商品,他也遵循了供求規律。供應大與需求,價格就會下跌,供應小於需求,價格就會上漲。房子的上漲,反映了供應和需求之間的關係。

房價在近些年普遍性的上漲,和我國進行的城市化運動有很大的關係。我國開始發展城市化運動,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使得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相對來講,房子建設速度趕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供應的少,需求的多,就造成了房子的上漲,這是從經濟學上分析的根本原因。

那為什麼城市化上漲最快的是房子,不是別的什麼東西呢?

還有一個原因,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是一個比較畸形的地產,因為房子的房價,它不只是反映了一個房子本身的土地和建築,它上面還附帶了很多的資源,比如說戶籍、學區、投資屬性、環境因素等等。我們一一分析。

先說學區房,這可以說是壟斷性的資源。大家富裕了之後,對子女的教育都開始重視,都要打破頭去找好的學區的房子,所以說在一個城市裡,一個重點學校的學區房價格就會高很多,雖然房子本身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再說投資屬性。這裡面有一個需求,就是房子不僅是個居住產品,還是一個金融產品。在中國的這個大市場,股市不可靠,黃金不可靠,目前來講只有是房子最可靠的資產。中國的中產階級,在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後,把大量的剩餘資金,投入到這個房產之上,就進一步增加了買房的需求。所以就使得這個房價進一步上漲。

如果說,普通的老百姓能夠找到很好的投資渠道,相信因為金融原因導致的房產增值,力度就會小很多。

房子會升值,還有一個重點因素,就是周邊環境的一個改善,雖然說你的房子沒有變,但是因為他周邊的環境變了,比如說新的道路開通,或者大公園的建設,周邊的環境得到提升,相應你的產品的競爭力就已經增強,反映到市場上,價格就會增長。

另外一個房價的上漲,還有一個心理預期的,就是人們也在利好消息到來的時候啊,就會造成需求量的增加,也會造成房價短暫的增長,但是這個增長,如果有真實的基礎支持,就會比較堅實,如果沒有基礎,就好像潮水來得快,去得也快。

4

從長期來看,判斷房價會不會增長,還是要看城市化運動,有一句話,買房子就是買城市的股票嘛。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如果說一個城市的城市化率還在不斷的增加,也就是說城市每年這個新增加的人口比例離開人口要多,那麼說這個城市的房產的價值還會增長。

我國在不同的地方,城市化的增長率是不同的,像北上廣深超級特大城市,又有2000萬以上的人口,而且因為資源的聚集效應,還會源源不斷的吸引年輕人的加入,所以說,在這個基礎上需求量巨大,所以說房子的價格還是在會增長。

但是小地方的三四線城市,因為人口的基數小,甚至人口的流出大與人口的流入,所以說它的價格基礎就不穩定,很多時候就是價格虛高,甚至有可能一遇到風險價格就會降。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房子不會永遠漲下去。到城市化進程基本停止的時候,房價就會長期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簡單一個指標,就是看一個城市的人口流入量和流出量的比較,你就能分析出大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