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增值」百萬 房主變身「負翁」沒商量

自從20年前中國實行房地產改革以來,尤其是近10年來,無房者基本都渴望房價下跌,而無論是誰,一旦擁有自住房或多套商品房後,則普遍希望房產“增值”。

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炒房客、銀行、商用或御用專家、房地產中介、房地產研究機構和有關媒介等既得利益者,更是四處宣揚諸如“房子會不斷地增值”、“買漲不買跌”之類的論調。

於是乎,無數擁有自住房或多套商品房者,大都在坐享房產“增值”夢所帶來的精神快慰。

而且,必須承認的是,不少房產“增值”夢居然都一一實現了。

尤其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使在二三線,或四線城市的房子,有些也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甚至在一半年之內,都幫助其主人實現了“增值”百萬的夢想。例如,2016年時,作為北京市後花園的燕郊,其商品房就漲得十分瘋狂。

據2016年11月26日,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燕郊樓市持續升溫,房價上漲的速度讓人大為震驚,不少樓盤的房價和一年之前對比實現了翻倍,燕郊住房均價也因此接連突破2萬元/平方米、3萬元/平方米,甚至某新樓盤未開盤報價直達3.5萬/平,有些中介更是喊出了“今年3萬,明年4萬”的口號。

2016年4月,帶著好不容易攢夠的20萬首付,小張(化名)踏上了燕郊看房的旅程。但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幾個臨近開盤的項目價格已漲至2.3萬/平左右,大大超出現有的預算。就連他曾經租住的二手房房價也達到了20000元/平方米,而2015年6-7月時的價格僅為13000元/平,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單價上漲了7000元。

正因為有房產“增值”百萬的事實,所以,幾乎全民都成為富有“賭徒”精神的炒房客或準炒房者。

但實際上,無論是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還是河北燕郊這樣的“小城市”,房價都曾經多次出現過幅度不小的下跌。

據媒體報道,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燕郊地區二手房普遍下跌1.5萬元/平米,有的暴跌67%,而且基本已無新盤開售,成交量驟降,曾經門庭若市的大燕郊儼然變得異常冷清,燕郊樓市儼然成了眾矢之的。

拿一個面積為100平米的商品房來講,這樣的下跌,實際上就是不折不扣的“損失”了百萬元。此對於房主來講,真可謂商品房“增值”百萬變身“負翁”沒商量。

類似的事實,其實並不是很罕見,然而,由於“你懂的”,所以,類似的事實很多時候多被鋪天蓋地的諸如“房子會不斷地增值”、“買漲不買跌”之類的論調所覆蓋,從而導致普通民眾多被誤導或忽悠。

其實,促使房價下跌的因素日益增多,即商品房“增值”百萬,而導致房主變身“負翁”沒商量的原因越來越多。比如,不動產登記信息實現全國聯網、全國性的房地產稅徵收即將落地,等等。而首要的因素是,“房住不炒”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並且正在一步步成為有關部委或地方決策者、行政者的“緊箍咒”或“尚方寶劍”。

又如,2018年6月28日,新華網轉發的消息稱,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等部委,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該專項行動,重點打擊四個方面:

其一,打擊操縱房價房租、捂盤惜售、捏造散佈虛假信息、製造搶房假象、哄抬房價、違規提供“首付貸”等投機炒房團伙;

其二,打擊暴力驅逐承租人、捆綁收費、陰陽合同、強制提供代辦服務、侵佔客戶資金、參與投機炒房的房地產“黑中介”;

其三,打擊從事違規銷售、變相加價、一房多賣、霸王條款、價格欺詐以及限制阻撓使用公積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

其四,打擊發布不實房源和價格信息、進行不實承諾等欺騙、誤導購房人的虛假房地產廣告。

這個,被輿論場定義為

“第三輪全國性調控已在路上”,是頗有道理的。

長期以來,大凡鼓吹“房子會不斷地增值”者,基本都會給出一個理由,即中國的房子太少了,然實際情況是,就整體來看,中國商品房面積早已是天量。也就是說,就全國而言根本不存在“缺少”房子的問題。

至於所謂的銀行、地方等不會讓房價下跌,更是不值得一駁。

另有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表明,2018年5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只有8.5%,不僅遠遠低於預期,而且創下自2003年5月以來的15年最低。

這,一方面說明中國民眾的消費能力銳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商品房“增值”百萬,房主變身“負翁”沒商量。

最後,還有一點無法不說的是,10年之內中國房地產基本全國崩盤,而到那時,商品房無論是曾經“增值”百萬,還是“增值”千萬,甚至是“億萬”,很多房主變身“負翁”更沒得商量。換言之,真正的睿智者,當火速遠離炒房,當儘快拋掉手中“多餘”的房子。

本文源自錢生錢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