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源於中華,興於新疆,藝術精湛,碩果累累。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1956年組團於河南洛陽。

  • 1958年6月赴京為全國“第四次民政會議”及中央機關彙報演出,受到了黨中央毛主席的親切關懷。

  • 1959年集體支邊投入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歷史潮流。常年紮根邊疆,用豫劇表演藝術有力地促進民族間文化交流和交融,從此,豫劇唱響天山南北兵團墾區。

  • 目前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唯一一家省級豫劇團。

  • 主要劇目《天雪》《英武香妃》《剪綵》等

  • 四十多年來,每年送戲下鄉200餘場,足跡遍佈天山南北,劇團人才輩出,高級職稱編、導、演20多人,中級職稱40多人,擁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先後上演過大小型劇目近500臺。

  •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除保留歷史傳統劇目外,劇團推陳出新,勇於開拓。

  • 自編、自演的現代戲《草原情》在1997年中國首屆豫劇藝術節上榮獲優秀演出一等獎、音樂設計獎、表演等六項大獎;

  • 2001年11月參加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七屆中國戲劇節,榮獲“曹禺戲劇獎”、“劇目獎”、“音樂製作獎”等大獎。

  • 2007年《英武香妃》獲兵團級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該劇本於2002年10月被文化部評為“孔雀杯”銅獎。

  • 2003年9月新創演小戲《剪綵》在山東@國際小戲藝術節榮獲銀獎、編劇、表演等五項大獎。

  • 該團足跡遍佈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廣西、江蘇、湖北、安徽、北京等地。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經歷劇團本著“出人、出戏、出精品,弘揚民族文化”的藝術宗旨,在整理和改變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創作現代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

  • 有多位中青年演員榮獲“香玉杯”大獎。

  • 該團是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兵團級文明單位。

  • 中華文化的豫劇之花,生在“牡丹之鄉”,盛開在天山腳下,植根於邊疆各族人民的沃土之中。

  • 為尋求新疆豫劇創作發展的新途徑、新品味、排演了大型現代豫劇《天雪》,為進一步推動邊疆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1958年赴京為中央機關彙報演出。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精心打造的豫劇《天山人家》曾在鄢陵縣影劇院上演。

  • 豫劇《天山人家》是一部現代題材的劇目,由著名劇作家齊飛執筆創作,總導演為謝平安,導演為丁建英。

  • 該劇曾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劇目獎。

  • 全劇通過“情變”“情訴”“情遇”“情殤”“情思”,展示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謳歌了兵團第三代人的傳承與堅守並致力於邊疆建設的兵團精神和優秀思想品德。

  • 此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還帶來了豫劇《大漠胡楊》,該劇系國家文化部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受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委派在全國巡迴演出,也在鄢陵縣影劇院上演。

  • 該劇以20世紀50年代初大批內地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奔赴新疆這一史實為背景,講述了幾位河南籍支邊青年滿懷報國之志,毅然離開家鄉,選擇建設、保衛新疆,並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邊疆的事蹟。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還送戲下鄉,前往建安區陳曹鄉南北街村為當地群眾奉獻多個劇目,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內地群眾感受豫劇在新疆的發展。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豫劇起源與發展

  • 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在浙江各地也廣為流傳。

  • 當代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臺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新西蘭、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

  •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 豫劇是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居全國各地方戲曲之首。2006年,國家文化部門統計的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為167個,是全國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成為中國戲曲三鼎甲之榜眼。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清朝時期的豫劇

  • 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

歷史溯源

  • 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週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

  • 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 1947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

  • 1948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1950年,中南區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為發展戲劇事業,派人在鄭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員到武漢,組成以梆子大王陳素真及王魁元、黃忠祥為首的“群眾河南梆子劇團”在武漢演出。演出結束後,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接見了相關演員。談到河南梆子時,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1950年8月間,陳素真、王魁元等率領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定名為豫劇,此後“豫劇”一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清朝之前

  •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絃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明確記載,北宋東京開封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裡瓦等,勾欄瓦舍遍佈全城,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清朝時期

  • 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等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

  • 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已在河南存在。

  •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在開封市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市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即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歷經明、清兩代。

  • 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

  • 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的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知名演員李劍雲、閻彩雲、林黛雲、時倩雲、賈碧雲並稱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民國時期

  •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

  • 民國五年(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嶽日報》載:“汴省簧戲屢演屢輟,惟梆戲頗持久”。除省城開封之外,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地也先後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並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叫好之聲,連連不絕。

  • 19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同樂、永樂和國民四個戲院,各地豫劇演員薈萃開封,廣受歡迎。

  • 民國十五年(1926年),義成班在開封相國寺的火神廟內建立了永安舞臺。舞臺的組織管理分前、後臺、前臺,主要負責管理劇院內的各種雜務,如售票,接待觀眾,供應茶水;後臺,主要負責演出方面的事務,如確定演出劇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廳在開封成立河南遊藝訓練班,審編劇目,對數百名演員進行“高臺教化”、“服務社會”的教育,被名家稱為“河南梆劇改革的第一聲”。

  • 民國十七年(1928年),河南省教育廳又成立了戲曲審查會,頒發各種《章程》。以樊粹庭、王鎮南、鄒少和、蔣文質、張介陶等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臺面貌一新。

  • 民國十九年(1930年),豫劇五大流派逐鹿開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別是知識分子改革家的參與,使之豫劇吸收各派之長相互學習競爭,開創了豫劇大繁榮時期。這種融合後的豫劇聲腔隨即又影響各地。這也為1950年豫劇在全國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樊粹庭在開封創辦豫聲劇院。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抗戰時期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月),樊粹庭陪同陳素真從開封動身赴北平學戲。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盧溝橋事件爆發,樊粹庭、陳素真二人動身返豫,開啟了河南文藝界第一次抗戰募捐義演的大幕。義演到商丘改名為獅吼劇團,並編寫了《滌恥血》、《伉儷箭》、《克敵榮歸》等抗戰劇目。以宣傳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戰士,被稱為熱心救國之模範。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開封淪陷,國民黨軍隊炸開黃河花園口大提,黃河氾濫,民眾流離失所。有不少豫劇團體進入西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獅吼劇團遷到西安。

內戰時期

  •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創辦香玉劇社。

  •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崔蘭田在西安創辦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等,西安成為豫劇的演出的重要陣地。還有一些演員進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蘭花、馬金鳳、閻立品等。在抗戰中,各流派的演員為了謀生而到處流動,他們打破門戶之見,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劇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南京,國軍將領黃傑率領近四萬官兵撤往越南富國島,這些官兵多為蘇、魯、皖、豫諸省人,部隊中有一軍官李久濤,其太太張岫雲原是唱豫劇的紅角。大家號召張岫雲成立劇團(後命名為“中州豫劇團”),專門為官兵們表演,以慰藉鄉情。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解放以後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為“豫劇”,國家攝製了大量的舞臺藝術紀錄電影片、電視片,保存紀錄了許多藝術家和劇團的表演藝術。

  • 中國國民黨為表現其文化正統性而提出“弘揚中原文化”的主張,豫劇做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臺灣得到大力發揚。1950年,陸軍政戰文工體系在高雄鳳山排出臺灣第1批豫劇公演。李登輝、陳水扁在臺灣執政時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臺灣豫劇環境受到影響。在馬英九上臺後,隨著兩岸關係的升溫,豫臺文化交流不斷加深,豫劇在臺灣的影響力進一步彰顯。臺灣豫劇團是隸屬於臺灣地區文化部門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的國家級公立豫劇表演團體。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19世紀50年代中期,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職業演出團體,使豫劇已成為中國境內流佈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導演楊蘭春、作曲王基笑開闢了一條豫劇現代戲道路,創造了以《朝陽溝》為代表的反調唱法,被稱做“現代戲流派”,是豫劇中的歌劇。《朝陽溝》成為一部不可複製的經典。但隨之產生的大量豫劇現代戲,也令不少業內外人士擔心,因優良傳統唱腔在現代戲中的異化和丟失,以及選材審美、唱詞設計藝術性的嚴重缺失,豫劇的雅和韻無法在豫劇現代戲中得到體現,致使豫劇的品位和品質嚴重下降,並且還造成萬人一腔的局面。

  • 1951年,臺灣空軍成立以毛蘭花為核心的業餘豫劇團(大鵬豫劇隊)。該業餘豫劇團開辦了臺灣史上第1個豫劇科班:臺灣地區空軍業餘豫劇團學生班(大鵬豫劇隊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臺灣地區陸軍有黃龍豫劇隊、虎賁豫劇隊、捷豹豫劇隊。

  • 1953年,黃傑的部隊遷臺,劃為臺灣海軍陸戰隊,駐地高雄。遷臺後的“中州豫劇團”在時任海軍陸戰隊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關心和時任職參謀長於豪章的支持下,改組為“飛馬豫劇隊”。同年4月初的一天,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的介壽堂觀看了一場豫劇,在演出過程中,蔣介石連聲稱好,謝幕後,他脫去軍帽,頻頻向臺上招手,並對在座的政府要員說豫劇是最富教育之劇種。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 1956年3月,河南豫劇院成立,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優秀傳統,有系統、有計劃地培養戲曲藝術的新生力量為己任,以豫劇專業為主的河南省戲曲學校(今中原文化藝術學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傳統劇目,並決定在年底召開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12月舉行的觀摩大會上,共有23個劇種參加演出,豫劇劇目幾乎佔演出劇目的一半。

  • 1957年,隨著反右鬥爭的不斷擴大,全國各地有一批豫劇工作者如陳素真、閻立品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2年整併成立陸光豫劇隊。臺灣海軍陸戰隊有飛馬豫劇隊;聯勤有四四豫劇團。

  • 1959年開辦的臺灣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是臺灣史上維持最久的豫劇科班(後來改成國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豫劇科),停辦前共培養出9期學生。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豫劇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