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石达开过大渡河会全军覆没?

风150138465


有网友问:为什么石达开过大渡河会全军覆没?首先,石达开犯下了流寇主义错误,一味的满世界行军,从江南一路到广西,再到四川,居无定所,风餐露宿,到处被堵截,到处都追击。

左军主将翼王五千岁石达开实际上,在不接受开国军师的封号以后,首先是在江西活动,希望在这里打下一块根据地。这也是最恰当的选择,首先在江西可以阻挡湘军,保护长江沿线。

其次可以与其他太平军相互呼应,但是从1857年一直打到1858年,石达开左打一下,右打一下,感觉完全没有想法,到最后在江西已经混不下去了,就又进入到了浙江,联合了杨辅清和天地合组成的花旗太平军要在浙江,福建开辟根据地。

但是,在浙江和福建的清军实力很强,到处都是地主团练武装和屯堡,而且这里相对富裕,石达开在这些地区也很难补充到足够的兵源。在浙江和福建一直吃亏,打不下来的石达开就又带领部队进入湖南。

太平军刚刚兴起的时候就在湖南吃了大亏,才转入湖北的。现在石达开再去湘军老巢,又能占到什么便宜?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有石镇吉、何明彪,杨辅清等人,感觉这么下去,没有前途,从而离开了石达开重新回到天京。

石达开这个时候又想重新回到广西积蓄力量,但是首先,太平军就是在广西混不下去了,才冲出来的。并且,太平军为什么要起义,还不是因为在土客械斗当中,没有占到便宜吗?况且,广西北部本来就贫困,再经过多年战争,更加贫困。

石达开到了以后那么多人马在贫瘠的广西北部一小块地方,可以说是倍感艰苦。于是,彭大顺、朱衣点、童容海、吉庆元、谭体元、傅忠信等等带领主力,上演了回归天朝。那些天地合组成的花旗太平军也全部跑路了,就这么到处流浪,困守山沟,也不是他们出来造反的目的。

大家顶着灭九族,被千刀万剐风险出来造反,可不是陪着石达开一路上各个省到处流亡,而后躲在一个穷山沟吃糠咽菜的,更何况,大家当年出来造反,闯世界,也是奔着天王洪秀全,这个上帝次子来的。并不是冲着五千岁石达开来的。特别是朱衣点那是洪宣娇的马夫。

这些人回归天朝以后,吉庆元封了养王,童容海被封为保王,谭体元封偕王,这些都是石达开给不了大家的,因为石达开本人才是一个五千岁翼王,他所统领的翼殿能给的职位最高,也才是个宰辅、宰制,如果石达开要想封大家为王,那就是公开背离洪秀全,那么,跟随他的人就会更少。

最后石达开的先头部队唐日荣带领精锐力量一路打前锋,但是,石达开的中路人马却被清军堵截在了四川大渡河,四面八方都是清军和土司部队,山地贫瘠,最后石达开希望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大家的生路,结果就是所有人一起烟消云散。唐日荣最后进入陕西与陈得才太平军回合,而石达开的后路,在四川贵州的山区,也被当地土司和清军联合绞杀了。


深度军事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强渡大渡河失败,被清军凌迟处死。七十二年后,红军在几乎同一个地方强渡大渡河成功。相似的背景,为什么石达开会失败:

天京事变之后,石达开率军先是在江西与曾国藩僵持一段时间,后进入浙江、福建、江西,再转入湖南,最后回到广西。

石达开一路招兵买马,到达广西的时候手下已经有十万之众,可谓兵强马壮,但是广西的贫瘠让石达开明白,老家虽好,却养不起这十万大军,要想活下去只有一条路:北上攻占四川,依仗地利优势,割据一方,与天平天国东路遥相呼应,徐图北上。

客观的说,这个计划是对头的,当时云贵川一带抗清起义十分流行,四川资源丰富,易守难攻,一旦攻占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块稳定的根据地,还可以与其他组织遥相呼应。

胡林翼就在奏折中提到:

“贼计果逞,必于一二年内闭关不出,自谋巢穴。一年之后,乃图四逞,十年、二十年之内,鄂不得安,而关中亦必危亦!古今谋吴楚必争上游,盖取高屋建瓴之势也。千里金陵,一日可至,王浚,杨素之造船于蜀是也。秦之破楚,必先取巴蜀方舟而下以出扞关是也,贼之志在此,鄂之所患亦独此为大耳。”

广西到四川,山路险阻,石达开善于用奇兵,利用游击战法与清军周旋,厥性惯走边地,避实蹈瑕,先是进入贵州和云南交界地带,然后边打游击边寻找进入四川的线路。

1863年他带着剩余的三万兵马走到了大渡河边,在此之前,石达开军队在宜宾境内和四川总督骆秉章率领的清军进行了二十多天的缠斗,虽然摆脱了清军,但是自身损失4万多人,可谓十分惨重,紧迫的形式迫使石达开坚定了入川攻占成都的决心,但要想去成都,就的过大渡河。

石达开这么想,满清的官员们也不是傻瓜,骆秉章早早看透了石达开的意图,所以当石达开派人联系当地的吐司,希望花钱买路过河的时候,骆秉章也开始悄悄布局,准备是大渡河堵住石达开,双方再来一场决战,一了百了。

1863年阴历四月,石达开到达安顺场,当时这里还叫做紫打地,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大渡河一般到阴历五月上旬才开始涨水,时间很充足,侦察兵已经提前渡河,并没有发现敌军,石达开考虑部队人困马乏,决定就地修整三天(有种说法认为石达开妻子生子,军中大摆筵席耽误了三天)。

但他的运气实在不够好,三天后,石达开准备渡河,首批的五千精兵过了一半忽然涨水,七十年所不遇的洪峰猝然而至,五千精锐均葬身洪水,无一生还。

次日,石达开只得转向西抢渡松林小河。松林小河只有几十米宽,比起大渡河小巫见大巫,但他们运气实在太差,当时,海拔七千多米的贡嘎山积雪融化,冰凉的雪水奔腾而下,从大渡河倒灌入松林小河,水温很低,没有船根本无法通行。

石达开被堵在河边!而清军的追兵此时已经杀过来了,三万太平军缺粮少药,被清军杀的只剩下6000人,石达开的妻妾为了不连累大家抱着孩子跳河自杀。

石达开退无可退,为了给部下留一条活路,他主动向清军提出谈判,结果被扣押,最终被凌迟处死!

如果说红军为什么能成功,而石达开为什么失败,笔者认为原因不在乎军事,而在于红军群众工作的水平太高,把对手和群众的工作都做通了,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这个道理!



日慕乡关


石达开兵败身死,是好运气都用尽了,有句话叫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满清朝廷气数未尽,竟凭空添出四大名臣力保。

石达开离开天京,带走的不是十几万精锐,而是公平与正义。他麾下的名将都没带走,后来在转战中的将校大多都是从底层提拔的,而且他所带走的士兵也不是数万,而只是数千人,因为当时清军与太平军在各个战场拉锯,石达开不可能一下子就带走这么多人。


这说明两点:

1,石达开极为自负,他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以极少的兵力一样可以开宗立派。

2,石达开极为虚荣,他表面显得大公无私,却让所有的斗争矛头指向天国最高领导层,他自己则成为了天国正义和光明的化身。

从天京离开后,石达开在浙西山区打转,带兵攻击杭州,想切断清朝的财富基地,吓得各地清军急忙扑救。石达开打不过,退回江西,再转入福建。石达开依然没有办法打出来一个根据地。在江西修整一段时间后,他带了8万人去打宝庆,宝庆是现在的邵阳一带,这里是湘军的老家。石达开在这里一打就是三个月,就是没打下来。后来湘军各路援军纷纷赶到,石达开部折损1万多人,不得不退往广西休整。


此时的石达开队伍,人数虽多,但已非天国初起时的战斗力,多是一些会党组织。太平军势力鼎盛时的作战方法也不是顿兵攻克坚城,而是快速机动,撕破敌人的防御体系,觑得战机,再一击而胜,此时的太平军战斗力已经弱化成普通流民起义了。

自从脱离天国以来,已经有3年之久,太平军初起时2年就打到了南京,如今转战三年,漂泊不定,没有打赢过一场关键战役,石达开的领袖光环在渐渐褪去,军队的士气在一点一滴的消失,石达开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和革命纲领。

在广西休整一段时间后,石达开率部离开桂南北上湖北入川。他的目标很明确,要西上占据四川作为根据地,然后封锁四川关隘,休养生息2、3年后,举兵四出,与天国政权遥相呼应。此计若成,也不失为刘皇叔也!只是他一再入川的企图,早已被清军探知,在石达开入川的道路上,清军伏以重兵。

石达开在1863年5月兵不血刃,渡过了金沙江,突破了长江防线,在他面前,只有大渡河一个关口了,突过去就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他早先派出去的探报回复,对岸没有清军。石达开紧绷的心放松了,为了让连续转战的士兵们休整好,石达开浪费了三天宝贵的时间。

三天后,石达开率部过江时,突发洪水,兵马不得过,5000精锐葬身洪水。稍后石达开又转移渡口,雪山融水让河水极度冰冷,依然不得过。此时清军骆秉章已带清军追上,石达开粮尽无援,战又不过,走不得脱,陷入绝境。

最后,他舍命以全三军,最终被食言而肥的满清杀害,其兵将也一同遇害。

石达开转战千里,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他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已经不屑于再从金田村这样的基层开始做起了。后世能够有农村包围城市,为何在他的时代就不能?只能说,石达开过于自负了。

他没有做深入的群众工作,只是打个土豪,抢得些浮财。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争,石达开部没有给各地百姓带来和平,因此各地团练武装都心向清政府,不会再把希望押注在他和他的军队上了。这从石达开围攻宝庆三月未下,就知当地人心向背了。他和他的军队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根基,也失去了希望。他想给他的士兵们找一条活路,可他的士兵们想要的,是希望。

英雄气短,一个传奇,结束了。


而知而行


石达开被太平天国粉神化和夸大了,石达开缺乏战略和大局意识,性格冲动,集团思维很强,所以也注定成不了大气候。对于一支长途跋涉,无后方流寇式作战的太平军,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渡河的天险,真的已经没有力气了。首先我们要知道,石达开有两次进军四川:

第一次是1859年春,石达开率领20万大军,自南京出发,辗转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数省,再从湖南郴州、衡阳等地进入宝庆,攻取宝庆,由湘入川。

太平军若越过宝庆,就可长驱直下,进入四川。不料,所向睥睨的石达开竟然在此遭遇清军顽强阻击,三个月内未有前进,此刻的石达开,犯下一个致命错误。

孤军深入湖南,没有粮草接济,外无援兵,一味地孤军作战,不能组织有效的打击,反而使得自己遭受重大损失,不得已退入广西。如果不恋战”、“不攻坚,佯攻宝庆,围点打援,避开清军主力后,再行四川,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二次图川是1861年9月,石达开从广西南部北上,于1862年初由湖北入川,之后转战黔川滇三省。第二年4月渡过金沙江,五月到达大渡河。结果大家都知道,石达开诈降,被清军识破,最后被杀。

石达开强渡大渡河的失败,不是败在清军严密的布放,而是连日大雨,真的过不去,此时粮草耗尽,外援无望,错失了甩开清军,兵不血刃渡河的宝贵时间。再者,石达开此时部署也有失误,既然安顺场不能强渡,就应该及时作出调整,一部主力佯渡,大部主力迅速转移泸定桥,从该处渡河,当是不二之选,可惜他只是望河兴叹,错失良机。

还有,前期在广西长期停滞不前,一而再、再而三的错失入川的宝贵时间,石达开此时由于连续无后方的作战,连续几次战役都失利,造成官兵军心浮动,士气不稳,吉庆元,朱衣点等下属纷纷离去,部队战斗力严重下降,对革命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

石达开也不能与当时各川义军形成有效配合,共同打击清军,也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彝族等民族间的关系,屠杀部族之恨,使得彝人在关键时刻拼死抵挡在诸要隘路口,这一系列因素最终使得石达开最终走向失败。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史载,1863年,被迫离开天京单独流动作战长达6年的石达开率军入川,想攻占四川作为根据地。5月14日,大军抵达紫打地(地名)大渡河畔。恰逢连日暴雨,河水猛涨,大军无法渡河。17日,清军赶到大渡河对岸布防。当地土司亦率兵围追堵截。太平军好几次想强渡过河,由于地势奇险,波涛汹涌,加上清军和土司兵拼命阻击,均告失败,且损失惨重。更要命的是,大营被土司兵偷袭,屯放的粮草被敌人全部焚毁殆尽。前有汹涌咆哮的河水和虎视眈眈的清军阻拦,后有紧追不舍的土司兵,石达开大军被围困在重重峡谷的大渡河边长达20多天,进退维谷,一筹莫展。

太平军断粮后,只能“摘桑叶,挖草根,杀马为食”。石达开的几个妻妾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投水自尽。石达开久经沙场,什么场面没见过,如今虎落平阳,英雄末路,连自己的妻儿也保护不了。太平军兵陷绝境,若想逃出生天,唯有决一死战。但石达开心里明白,敌军围困万千重,天时地利均不在自己这边,大势已去,即便拼命突围,等待自己的终将是全军覆没的悲剧下场。

四川巡抚骆秉章早就有生擒石达开的打算。此时见太平军进退无路,就派参将杨应刚亲赴太平军营,用甘词厚币和各种许愿诱降石达开。石达开前思后想,竟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具争议的一项决定:同意投降,条件是要清军保全太平军余部数千将士的性命。骆秉章同意了石达开提出的所有要求。

彼时,石达开部太平军还剩6000( 入川时尚有7万大军 )余人。石达开同意缴械投降后,清军依诺先发给盘缠,遣散了4000多人,还剩2000多精锐未走。这2000多人或许就是清代文献中屡屡提及的“两广老长毛”,也就是太平军老战士。等石达开带着他刚5岁的儿子石定忠和黄再忠、曾仕和、韦普成三员部将一起来到清营后,清军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将2000余太平军精锐屠杀殆尽。

面对死亡,石达开并不害怕。他的王娘抱着刚出生几天的幼子投河自尽时,他本想追随而去,但他突然想到:自己有责任以己之命,去换取和自己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部下将士们的宝贵生命。杀人如麻的川抚骆秉章利用石达开天真幼稚的的幻想,将计就计,以最小的代价俘虏并除掉了石达开部两千精锐之众。

《三略汇编·石达开自述》中说:“达开原想投河,转念投诚出来,救全残众,现在只剩两千余人······”根本没有“侥幸免死”的字句。当石达开被押解至成都后,骆秉章问:“汝欲降否”?达开凛然答道:“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九泉当拜公赐”。言语间哪有一丝一毫贪生畏死、摇尾乞怜的谄媚之态?四川布政使刘蓉记下了会审石达开的详细经过,其中有以下情形:“枭桀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石达开没有一句求饶乞命的话,语气坚定,不愿屈服,完全不是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说石达开真降也好,舍命保全部下也罢。不容否认的是,“

救全残众”至少是他答应归降清军的目的之一。尽管清军处死了还没来得及逃走的2000太平军将士,毕竟还保全了4000多太平军战士的性命。所以基本可以判定,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部下的安全绝非幻想,更不是苟且偷生。至少他的部分愿望还是达到了。

史载,1863年6月27日,太平天国奇男子、最足智多谋最英勇善战的翼王石达开在成都被凌迟处死, 随他一同赴死的还有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三员大将。翼王5岁的儿子石定忠因年纪幼小,暂时收监,日后另行发落。至此,随石达开伐川的7万余太平军将士除少数幸免外,基本全军覆没。

【答题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要说石达开的全军覆没真的只为一个女人吗?
先来简单了解一些故事,在清朝末年,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石达开堪称旷世名将。而且将曾国藩打的几次要跳河自杀。其实石达开也深知,在到达大渡河的时候,将身上有的黄金送给了彝族的土司,土司才答应让石达开顺利过河。但是,石达开错过了机会,而主要因为一个女人。在土司答应让渡河后,石达开让士兵开始渡河,而且是强渡。4万军队,渡过去了一万人。但是这个时候,出事了,石达开的小妾在大营中给他生了个儿子。石达开认为这是天降福子啊,在自己绝境的时候,却送来一个儿子。而且还是自己最喜欢的也是最漂亮的小妾,这生完孩子很是虚弱啊,此时继续渡河很可能就要死了。因此,其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下令暂停渡河,为儿子庆生3天。原先度过去的1万多人,石达开怕他们受到清军的埋伏,于是让他们又渡了回来。而正是这3天改变了结局和命运,清军在四川总督骆秉章的带领下及时赶到,而且出了比石达开多得多的黄金去收买土司,这彝族土司见钱眼开,立刻倒向清军,跟清军一起去捉拿石达开。最后当然,清军将石达开凌迟处死,全军剿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军在军队管理和自身建设方面,其实存在很多弊病。它的众多管理制度并不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不符合人类的本性,错误的指导势必造成军队力量的衰竭。
这也要看石达开出身状况,他是个武举人,文化水平其实并不高,石达开靠着奥特曼般的力量,可以靠血肉之躯上阵,并在清政府的扶植利用下,用来剿灭洋人,同时借助西方舶来的新式文化,盛极一时。但这些都不是科学战略,并且符合千年中国人本土思想的条件,最终都不会获得人心,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失败不是偶然因一个女人,内因决定成败。

银河系船长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历史书上描写有背。

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四川是起死回生的地方,许多的描述,兵败后逃进四川然后出川图中原。

石达开就是抱着这种想法去了四川。

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有人有粮,可以招兵扩军。

但是四川已经不是秦汉时代的四川,也不是三国时代的四川。

成都平原已有清朝重兵驻扎,而石达开攻取成都的能力不足,被逼诱进了川西的大渡河边。

这么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寻找粮食是首要的关键,没有粮食,不战自败。

而川西的城镇都在两山夹一沟的险要地方,石达开进入的地区,正是这样的地形。

没有城镇就没有粮食,而这里大渡河并不宽,只有几十米宽,水也不深,可以徒步涉过。如果上游不下雨,河里石滩裸露,并不会阻碍行军徒涉。

这个地区两边都是高山峻岭,白云在山腰间挂着,山脚下也是白云朵朵。但是进入了这样的地区,两头一堵,进不能,退不能,基本就落入了陷阱,而无一人可以逃脱。

石达开进入了这样的死地,插翅难逃。其实石达开进入了四川这个死地后兵败身亡。


宝树白石34222787


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最后自己也落得个凌迟的结果,绝不是什么“厄运使然”。首先石达开自己对前途就已经心灰意冷,从远征一开始,他就没有全局考虑。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他有全局观,首先他就不会率领十万大军,贸然远征;就算他是因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形势,被逼无奈,也不应该远征四川。

那他翼王石达开的远征方向应该是哪里呢?

上策是统十万大军,挥师北上,挺进中原,联合捻军,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采取流动作战,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须知,此时在中原地区的清军数量少,战力弱,以石达开的兵力战力及威望,大有作为。如果能调动陕西清军东进援豫,那就更好了——这是有极大可能的——乘势取关中,可也!

中策,沿江西上,直取武汉,在武汉建翼王府,既可遥治天京,又可打击湘军,配合天京方向作战;

下策,进军江西、浙江、福建,打下一大片根据地来,亦不至于全军覆没。

上策、中策和下策石达开都不能用,为什么偏偏选了个下下策,进军四川呢?

原因很简单,其实进军四川也是他最后的无奈之举。

石达开的本意是要回老家隐退——很多人想不到吧,可是石达开就是这样打算的——但是他已经踏上了“聚众造反”这条不归路,那个会容得他隐退,别说清军不容,就是他的部下也不会容许啊!在无可奈之中,他只得勉力支撑。幸好当是新任广西巡抚刘长佑等部清军正集中兵力进攻陈开领导的大成国起义军,为石达开继续在广西活动和重整旗鼓提供了机会。1861年8月下旬,大成国的京城秀京(桂平)失陷,陈开被俘遇害,其余部约三万人投奔石达开麾下,这个时候的石达开才打起了远征四川的旗号。不久全军离开广西,北进湖南,伺机西入四川。

此时在广西、四川境内的其他起义军都基本上都被清军消灭了,清军已经腾出手来了,已经有能力可以“招待”他石达开了。

到了这一步,没有根据地,没有后方,没有友军的孤军石达开部,就算他侥幸过了大渡河,不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等待他的也只能是全军覆没,不过是地方不同而已。


洞察旧机


石达开:太平天国名将,战将首领,南北数战,功名显赫。威震满清朝野。大渡河之战,若不是秉持他一惯的作战特点和避明就暗的曲经奇险之路。不至于快速悲惨之死。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此。

此战之前,他率部转战江西,浙江,再战江西,湖南而被骆秉章率清军奋力逐出。进而转入广西,贵州欲转战四川。可他的一举一动均被骆秉章掌握,特别是行军路线骆洞查如初。因石达开一惯走奇峯滩险之路,根据这一惯性特点,骆秉章早已意识到石的心思是想诱引清军北上,他必是欲图四川再进陜西,然途必走大渡河以冒险境。是以据此,骆已提前调兵遣将围堵大渡河,欲痛歼石军,果不其然,石军临河强渡,然渡过一半,石担心遭遇清军半路截杀而下令渡河者返回,欲待二天后聚集全军四万人马再次強渡,然天不佑人,渡军正返回时,不料突遇山洪暴发,全军不战而没大半,生者又被清军突现包围,而难逃兵败大渡河也。遇到此境,石哭天无泪,前后被堵截杀,又无救兵可援,知其生还无望,而心不忍余部被杀。自己决然昂首进入敌营以求自己遭屠而求免于部下也。

石将军真英雄也。真仁人也。直得我辈尊敬祀远也。

后石达开被清军綾迟处死。哀哉。惜哉也!。

谢谢。


福自福地來wjf


太平天国天京内讧后,翼王石达开领着十几万太平军出走川西。石达开离开了太平天国大部队,又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没有建立根据地,被清政府消灭是迟早的事。

石达开来到大渡河边,恰遇山洪爆发,大队人马无法渡河,清军前后夹击,使得石达开背水一战,后果可想而知。

农民军的起义之初,大都轰轰烈烈、所向披靡、攻城掠地、形势大好。时间一长,劣势明显暴露,不堪一击,最终失败。关键之关键是没有一条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历史上无数农民起义如此,石达开也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