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打好组合拳提升凝聚力

宁陵县强化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

中共宁陵县委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近年来,宁陵县以党建工作为引领,聚焦脱贫攻坚一线,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责任落实、打造过硬队伍、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激励机制,强力推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建设了全省第一家红色党建广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派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第一时间办理了驻村第一书记人身意外保险,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清零”任务,在全市招商引资企业中第一家成立了党委,在全市脱贫攻坚扶贫基地建立了第一家党组织,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专家人才脱贫攻坚服务站,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大学生村干部转岗分流。形成了全县上下联动、科学统筹、资源整合、聚力攻坚的大环境、大格局、大成效。

一、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汲取脱贫攻坚思想动力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宁陵县把学习践行老坚决精神深化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制定下发了《中共宁陵县委关于学习弘扬“老坚决”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关于弘扬“老坚决”精神推进驻村第一书记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选标杆、亮身份,当先锋、树形象,创新学习教育载体,着力丰富“两学一做”内涵,以弘扬老坚决精神做好脱贫攻坚思想动员、氛围营造。一是开展践行老坚决精神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聚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到老坚决潘从正故里学习老坚决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开启了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征程,提升了党性传统教育的新高度,拓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涵,坚定了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心。二是举办穆青与老坚决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围绕穆青与老坚决精神深入研讨,收集到弘扬老坚决精神、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脱贫攻坚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120余条。三是开展追寻“老坚决”足迹万人植树活动激发脱贫攻坚持久精神动力。

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追寻“老坚决”足迹万人植树活动,重温“老坚决”潘从正的光辉事迹,用实际行动践行生命不息、造林不止,百折不挠、造福后人的老坚决精神,全县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践行“老坚决”精神、学习践行“两学一做”、合力脱贫攻坚的自觉性、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落实党建责任聚焦脱贫攻坚精准发力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鲜明导向,坚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力量向脱贫攻坚集中,切实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组织。

一是统筹谋划服务大局。县委坚持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督促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主业,严格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向党委(组)述党建、述扶贫的“月考年评”制度,采取定期对账、定期督查、定期评议等方式,使基层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真正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的“硬任务”。二是转变作风提高认识。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干部作风大调研、助推宁陵大发展”活动。围绕“加强作风建设,助推宁陵发展”主题,重点调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方向,完善整改措施,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实现顺利脱贫奠定坚实思想基础。是压实责任推动落实。坚持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重要内容,提高减贫成效等方面指标考核权重,层层立下军令状,逐级夯实责任。健全完善党建和扶贫工作联系指导制度,建立了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联系点,实行挂牌督办、组团攻坚,统筹协调县级部门、乡镇、村组、贫困户合力攻坚,集中精锐力量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立了党员干部双向约谈机制,目前已约谈3名乡镇党委书记和12名县直党组织书记。

三、建强基层组织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坚持把党的建设目标任务与组织部门承担的脱贫攻坚任务有效衔接。一是抓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建立县委统筹抓总、组织部挂牌抓常、党委(党组)牵头抓实、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细的“四位一体”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责任机制,将所有贫困村全部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划类定级、集中整顿范围,确保整改目标、程序步骤、工作举措、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五明确、五落实”,采取一村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村一名乡镇领导蹲点、一村一套整改转化方案的措施,按照党群部门包软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政法部门治乱村、涉农部门帮弱村的原则,对症下药,分类施治,共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6个,调整不胜任现职村支部书记8名,确保了在推进脱贫奔康的新征途上“一个都不掉队”。如赵村乡孔庄村,由于原村支部书记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带富能力弱、服务意识差,通过整顿,配强了村支部书记,相继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修缮、铺修村内水泥道路、文化广场建设、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全县先进行列。二是抓产业党组织引领。积极适应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层治理和农民脱贫致富需要,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重点扶持贫困村、贫困户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畜牧养殖产业、优质粮食产业、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特色加工产业、电商流通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光伏产业。2017年计划新建48个产业就业帮扶基地、10个设施农业基地。做到全县有带贫龙头企业、乡镇有产业扶贫示范园、贫困村有产业扶贫基地或扶贫车间。在扶贫车间,开展了党建元素融入工程,为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在符合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扶贫车间全部建立了党支部,在全市脱贫攻坚扶贫基地建立了第一家党组织,通过党支部的帮扶带动、组织引领,工人技术能力和觉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企业效益逐渐好转。

三是抓党建示范点创建。开展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竞赛活动,各乡镇按照“发挥特色优势、培育党建品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理念,结合自身实际,自选2-3个主题,开展亮点培树工作,对亮点工作进行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巡回观摩,先后培育创建基层党建亮点30个,着力打造一批能看、能学、能赶的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提供了经验借鉴。如刘楼乡陈庄玩具厂年产量达到390万个,年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170万元。带头人侯金海、陈三军抱团发展,互通产品有无和市场信息,生产的彩色伸缩球独占国内玩具市场,十分畅销。陈庄村的伸缩球、飞天陀螺、翻板等玩具,玩具厂每年安排200多人从事伸缩球的分散加工,每人每年仅仅利用闲余时间就可以挣到1600元左右,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步伐。四是抓基层党组织覆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们重点抓了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按照“能建则建、应建必建”的原则,实现了“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开展了“同心向党”行动,引领两新组织党组织助推脱贫攻坚。特别是史丹利公司在全市招商引资企业中第一家成立了党委,该公司党委发展不忘社会,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脱贫攻坚服务,安置贫困户150余人到公司工作,先后拿出200余万元,支持贫困户脱贫。进一步扩大党建覆盖面,积极向民办学校、中小学校延伸,向脱贫攻坚扶贫基地延伸,探索“把支部建在协会里,把党员镶在致富链上”的新思路,探索建立了“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注重将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的“双培养”工作机制,实现党支部工作与行业协会发展的高度融合。如宁陵县金顶谢花酥梨协会党支部,支部建在协会上,38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免费为梨农提供技术咨询、信息查询、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项服务,协会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2元的价格收购,农户每亩增收900元以上,带动该村及周边115户贫困户脱贫。

四、狠抓队伍建设锻造脱贫攻坚骨干力量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坚持把配强班子、建强队伍作为脱贫攻坚的“牛鼻子”,配齐配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帮扶工作队力量,打造骨干队伍,推动脱贫攻坚。一是选优配强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大力选拔善做群众工作和熟悉现代农业、村镇规划、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人才,积极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中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乡镇全部配齐抓党建工作副书记和组织委员,本乡本土“老乡镇”人员进班子38名。持续推进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三有三带”建设工程,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一大批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能人进入村班子。如乔楼乡八里曹村支部书记吴天奎,致富不忘带富、帮富,成立了宏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搞规模化养殖,开展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该做法得到了省委书记谢伏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等领导的批示,4月24日,全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观摩推进会在八里曹村举行。二是着力抓好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在原来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的基础上,本着党的部门驻软村、政法部门驻乱村、经济部门驻穷村、专业部门驻产业村,坚持就地增派、因村制宜、资源均等、大小结合的原则,实行菜单式派驻、对口式派驻,向全县非贫困村全部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实现了全县359个行政村一村一名第一书记,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派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在每个行政村建立村级脱贫责任组,每个责任组设组长1名、成员4名,具体负责所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帮扶措施落实、贫困户档案建立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制定了督查巡查、责任追究和召回等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压实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责任。

五、激发脱贫攻坚生力军先锋引领作用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一是激发驻村第一书记核心动力。通过2016年脱贫攻坚综合绩效考核,今年5月份,县委对表现突出的“十佳”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集中考核提拔,“凡提必扶”、有功必奖,在全县树立了脱贫攻坚实践中锻炼干部,发现人才、选拔人才、重用人才的鲜明导向。县委充分体现组织关怀,联合县人寿保险公司在全市率先为驻村第一书记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参保驻村第一书记不承担任何费用,切实解决了驻村第一书记在医疗和人身意外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驻村第一书记能够稳住心、沉下身,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服务群众、发展经济,在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当好“带头人”。

二是激发优秀专家人才奉献能力。2016年以来,我县评选命名了第四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提高了专家人才政治待遇和津贴待遇,每位专家人才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关心关注,对每位专家人才每年发放2400元的津补贴,达到全市最高标准。开展了“专家人才下基层,服务社会建新功”和专家人才助推脱贫攻坚活动,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专家人才脱贫攻坚服务站,组建了教育、卫生、农业、企业4支优秀人才服务团,在科技推广、技术培训、排忧解难、增收致富等方面贡献才智。60名市县专家人才分赴全县30个重点扶贫推进村定点帮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6场次、5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500多人次,提供致富信息900多条;义诊53场次、2500余人;培训基层医生、教师、企业职工359人次;为贫困村贫困户协调项目资金790余万元,为全县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激发大学生村干部服务潜力。2016年,面向大学生村干部专项招聘30名乡镇事业编制,并通过乡镇党建工作站特岗、便民服务特岗和社区服务特岗三类政府基层服务岗位,一次性将全县196名大学生村干部转岗流动到位,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平稳分流、妥善安置,及时落实了薪酬待遇。目前,这支新生力量充实到乡村脱贫攻坚一线岗位,热情饱满、干劲冲天,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六、加大投入力度,夯实脱贫攻坚保障基础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等各方资源,形成聚合效应,推进脱贫攻坚。把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强基固本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我县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2015和2016年,县财政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6所,修缮30所,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清零”任务,一次性解决了宁陵县多年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历史欠账,村干部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在贫困村实施的九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础上,实施“一村一品”党建元素试点融入工程,把创建“一村一品”基层党建品牌作为提升党建水平、深化党建特色的重要抓手,把党建元素融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提升项目品位。完善提升阵地建设,巩固“清零”行动成果,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力度,开展党建元素试点融入工程,打造一批高规格、标准化的党建示范引领精品工程,切实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的综合性阵地。县委组织部对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整体布局和室内布置作了统一要求,基本建设标准为“四室两栏一广场”,即:设会议室、设便民服务站、设党员活动室、设党建文化室;设党务村务公开栏和党建文化宣传栏。

建设了全省第一家红色党建广场,也是全省唯一把红色网络家园外延至广场,贴近群众贴心服务,用新媒体引导群众走脱贫致富道路的创新之举。红色党建广场实现了互联网、远程教育与LED 户外彩色电子显示屏的无缝对接,通过LED 户外彩色电子显示屏,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建知识、扶贫政策、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移风易俗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构建了党建文化引领、科技服务群众的新型党员培训教育格局,切实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已建成7个,计划今年再建22个,利用两年时间,争取所有实施九大基础工程整村推进的村全覆盖。

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把组织资源转化为精准脱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精准脱贫动力,以抓党建的实际成效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欢迎您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策划:张 建

统筹:朱俊清

扶贫路上党旗红|宁陵县打好党建组合拳提升脱贫攻坚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