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表示不做金融,然後他們爲啥還到處找投資?

互聯網公司紛紛表示不做金融,然後他們為啥還到處找投資?

在小米集團成功登陸港交所之後,7月12日,京東金融也迎來了一件大事。

近日,京東金融與投資者簽署B輪增資協議,參與本次投資的包括中金資本、中銀投資、中信建投和中信資本等投資人,此次融資金額約為130億元人民幣,這也使京東金融的估值達到約1330億人民幣。我們注意到,京東金融的A輪融資於2016年1月完成,融資金額為66.5億元人民幣,當時的投後估值為466.5億元人民幣。

據瞭解,京東金融是中國較早提出金融科技定位的公司。2013年10月京東金融開始獨立運營,2017年6月,完成股權重組交割,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截止目前,京東金融累計服務金融機構超過700家,並與金融機構共同服務800萬線上線下小微商戶和4億個人用戶。

近年來,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科技公司大量參與到發展金融科技的競爭中。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金融科技的亂象也層出不窮。尤其是部分互聯網公司,在未持有金融業務許可的情況下,以發展金融科技之名,行開展金融業務之實,突破了金融是特許經營行業這一底線,嚴重擾亂了我國金融市場的正常發展秩序。

互聯網公司紛紛表示不做金融,然後他們為啥還到處找投資?

筆者認為,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都可以參與到金融科技的競爭中。事實上,科技對於金融的意義越來越被人們認可,搶佔金融科技的行業“制高點”無可非議。但是,這一過程不應是惡性競爭和野蠻生長。首先,金融科技的發展不應突破監管底線,更不能擾亂我國金融市場秩序,業務的發展應該在依法合規的框架內進行。其次,各類機構發展金融科技要立足自身比較優勢。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在發展金融科技的過程中有著顯著不同的比較優勢,科技公司更應該發揮自身技術優勢,通過技術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金融機構則應立足於自身在金融業務上的優勢。總之,金融科技的本源在於通過科技來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防控金融風險,使金融更加普惠、更有溫度。

所以,京東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對自身的準確定位。近年來,京東金融將自身定位於數字科技公司,助力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實現戰略升級。這一定位可以說與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有著鮮明地區別,體現了京東金融的發展迴歸到金融科技的科技本源,也充分發揮了京東金融在技術上的優勢。正如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所強調的,京東金融“擁有行業最完整、價值鏈最長的零售數據”。另一方面,這一定位也為京東金融尋求與廣大金融機構合作打開了空間。例如,今年5月29日,京東金融與中國光大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產品開發、資本合作、技術合作、聯合貸款、網上旅遊平臺打造、雲繳費等方面強化合作。

互聯網公司紛紛表示不做金融,然後他們為啥還到處找投資?

從商業模式上看,為了更好地實現自身定位,京東金融推動業務模式從B2C轉變為B2B2C,即通過服務B端金融機構,最終達到提升金融機構C端用戶客戶體驗的目標。應該說,B2B2C模式更符合金融市場發展方向,更能發揮京東金融的優勢,因此也具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通過這一商業模式,京東金融更加聚焦於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化的企業服務:一是助力金融機構將數字資產化,二是助力金融機構將資產數字化,從資產端、資金端兩大方面入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當前,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是我國金融領域發展的突出要求,金融科技的更好發展也應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防控展開。一方面,金融科技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在消費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金融科技依託自身的大數據等優勢,可以進一步拓展在這些領域的業務空間。另一方面,當前我國金融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金融科技本身的穩健長遠發展離不開風險防控,同時金融科技作為金融領域的創新前沿,也可能帶來一些以往金融領域所不具備的新風險。因此,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過程中要將風險防控擺在突出位置。金融科技的持續發展,必然要求金融科技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

互聯網公司紛紛表示不做金融,然後他們為啥還到處找投資?

我們注意到,在京東金融發展戰略的層面,京東金融將風控、技術、金融科技合作、大支付、場景拓展、農村金融作為自身的六大戰略。這一戰略佈局首先突出強調了風險防控的重要性。據瞭解,京東金融不僅通過模型迭代不斷提升自身風險防控技術,而且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破獲相關金融風險案件。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農村金融成為京東金融的發展戰略方向之一。據報道,其旗下的“農村金融小站”2017年一年共籌建超過2000家,服務鄉村用戶超過1500萬,助推農村渠道收入同比2016年實現了近10倍的增長。這也凸顯了京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發展普惠金融的決心。

對於金融科技企業來說,每一輪融資應該說都有著標誌性意義,對企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從我國投資市場來看,投資者對於科技企業的估值普遍較高,這一方面體現了投資者對我國科技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對於融資的科技企業來說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壓力,需要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經營業績回報投資者。本次融資後,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對筆者表示,130億元的融資未來要數倍回報於投資者。筆者認為,這一表態體現了融資企業負責任的態度,是對轉型後商業模式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互聯網公司紛紛表示不做金融,然後他們為啥還到處找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