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教招新課改常考主觀題考點匯總

教師招聘考試中,新課改改革部分知識點,一直在試卷中受到青睞,但是很多考生對於主觀題考察時候,該回答的知識範疇是哪些仍不明確。今天就由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為大家深入解讀新課改常考主觀題的考點彙總,給大家複習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核心目標)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製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學生觀

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學生是發展的人

第一,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第三,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三、學習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1.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即主動地自覺自願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或不情願地學習。學習的“自主性”具體表現為“自立”“自為”“自律”三個特性,這三個特性構成了“自主學習”的三大支柱及所顯示出的基本特徵。

2.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3.探究學習是在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具有主動性、問題性、開放性、生成性和創造性。

四、教師觀(教師角色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五、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

2.在對待教學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六、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觀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七、課程評價的發展的特點

1.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

2.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

3.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4.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5.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