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股票虧損的錢都去哪了?

股災發生,股價暴跌帶來的所謂市值蒸發,是虛無縹緲的。而你虧的錢是在市值蒸發那一刻實實在在虧出去的。我們可以從流動性和價格、價值這兩個角度來解釋。

1、流動性是市值和盈虧的基礎。股票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成交原則,即你的價格或時間比別人更有優勢的話,你優先成交。價格優先:比如你5.5元買一隻股票,別人5.6元買和你相同的股票,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別人先成交,你後成交;時間優先:你和別人以相同的價格買相同的股票,你比他手快下單,你先成交。

瞭解這個之後,流動性與市值、盈虧的關係就好理解了。市值的漲跌是虛的,舉個例子:像現在騰訊的股票400多塊,市值3.88萬億(截止5月21日)。但這說明所有持有騰訊股票的人賬戶裡的錢加起來有3.88萬億嗎?不一定!因為市值是按照當時的成交價格計算的,哪怕它在408元只成交了一股,那麼今天騰訊的市值就以408元來計算,可能它的市值漲了好幾百億,而賬戶裡可能只有幾億的股票。因此市值的漲跌取決於成交流動性,流動性越強,在“兩優先”成交原則下,成交價格會不斷變動,市值也會跟著漲跌。

至於盈虧,說白了就是隨著股價不斷變動,在成交的過程中你的錢進了對手方的口袋裡,或者對方的錢進了你這裡。但在股票市場,其實並不僅僅只是零和博弈,因為券商要佣金,國家要收稅,所以也有一部分進了它們的口袋。

2、價格決定市值,價值決定盈虧。分析股價的方法有很多,基本面、消息面、技術指標。但本質上還是由人的心理決定。假設騰訊股票400元,你持有一手。比如現在有一個利好,大家紛紛看好騰訊。這時有人願意花405元買騰訊,而你覺得差不多該獲利了結,止盈點也是405元。OK,一拍即合,成交!這時騰訊的市值就從3.8萬億(95億股本*400元成交價)漲到3.85萬億,因為股票已經值405元了。

那盈虧呢?你持有的400元騰訊股票,可能是上一家割肉賣的,也可能是獲利了結賣的,但無論怎樣你從他手中買過來,你的錢就進了他的口袋,即賣方。那麼當你準備405元賣出時,這時有人花錢買你的股票,你的差價盈利就來自於花錢買你股票的那位,即買方。

那為什麼說價值決定盈虧呢?因為股價不可能無限漲,也不可能無限跌,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騰訊、茅臺再優秀,短期股價也不可能到1000、1w塊,當然也不會是個位數,所以如果你買得股價足夠高,市場覺得這家公司不值這個錢,那麼你可能找不到買家,手中的股票賣不掉;相反,如果這家公司很有潛力且股價足夠低,很多人都持股待漲,可能會有無股票可買的尷尬境地。當然,這些都是在不考慮流動性的情況下,而實際情況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市場中總有那些“傻子”。

為什麼會虧損,可能是你花的投研精力不夠,亦或是運氣不好等等。可市值,或者說財富為什麼會蒸發,那是因為其本身根本就不是什麼財富,只是人們對它的一種預期,鏡花水月罷了。

我們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讓你學財經,懂理財,跟著小白讀財經,財經從此so ea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