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決定命運,那麼職場中是什麼決定了格局?

大家好,我是金芳,最近比較忙,都沒有來寫推文。昨天接到了初中好友的電話,她說:“金芳,快幫幫我,我工作沒有激情。每天一上班就頭疼,只想完成任務。快給我灌點雞湯吧!”

好友說她的工作簡單又瑣碎,感受不到能力提升空間。對上司充滿了厭惡情緒,也不喜歡同事。自己慢慢變成了一隻刺蝟,只想扎人。

其實我好友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職場人士都掉入了“低格局”的陷阱裡,讓自己的內心越變越狹隘。那麼為什麼做同樣一份工作,有的人能做得出彩,步步高昇,而有的人卻沒有任何熱情呢?

格局決定命運,那麼職場中是什麼決定了格局?

1.找到自己的內部動機

很多職場人士都對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感到厭倦。畢竟大部分工作只需要花三五個月就能熟悉工作內容,過了這個時期,工作就很難有新鮮的內容。這樣的狀態讓人既沒有挑戰的慾望,又時常擔心自己會被社會淘汰,內心焦慮又沒有辦法。慢慢地,就找不到剛工作時的激情了。

事實上,出現職業倦怠,對工作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是因為丟失了自己的內部動機。一旦對工作沒有了內部動機,就不願意自發地去完成情況。於是,在接到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時,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既痛苦又低效。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淘寶店老闆,在創業之初,為了節約成本,自己身兼數職。客服、美工、文案、運營、倉庫管理……統統自己做。淘寶店老闆的工作量可謂是十分巨大了,但是他有一個明確的內部動機,就是要將店鋪運營好、要賺錢。朝著這個方向,他可以像打了雞血一樣地工作。

說到這裡,恐怕有人有意見了——普通職場人士,說白了只是一個打工的,憑什麼要求他有做老闆的幹勁?

確實,職員與老闆,角色不同,承擔的工作也不同。但是仔細思考,職場人士產生很多負面情緒,不就是因為以下幾點嗎:1.這又不是我分內之事、2.不想做這種重複的弱智工作、3.我拿一份死工資,幹嘛做這麼多活啊!

而產生這三點原因,不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工作的內部動機嗎?

對於普通職場人士來說,找到自己工作的內部動機,才能真正徹底地打敗負面情緒,否則喝再多的雞湯也是沒有用的。

那麼如何找到內部動機呢?

格局決定命運,那麼職場中是什麼決定了格局?

2.通過願意找動機

我大學時曾經到西西弗書店兼職做過一段時間的咖啡師。說實話,這份工作,即使是正式員工,工資也不高。但是我在那裡交到了一位朋友,小希。我觀察到小希每天都提前上班,上班時熱情周到地接待每一位顧客,甚至主要去做一些工作職責之外的事情。

跟小希聊天,我發現小希對自己的職業有一個清晰的願景,她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咖啡師。正是因為小希有這樣的願景,所以她清楚每天要做什麼,清楚做每一件事情的意義和價值。

我將小希的職業發展做成下面的圖,從圖中不難看出,正是有了願景的指引,小希在當前的工作中,有著明確的動機,所以才會對瑣碎的工作充滿了激情。換句話,願景能給職場中人一個鮮明的立場,從內到外提升職業格局。

格局決定命運,那麼職場中是什麼決定了格局?

如果一個人缺乏願景,就會變成“為了讓老闆滿意”去做一份工作:他們很容易變成我們最熟悉的一類人,他們也會微笑,只是這種微笑更像是一種禮儀,缺乏感染力,你感受不到對方的熱情和溫度;他們也會努力,只是很難用心。

畢竟人不是機器,我們做事的底層操作系統恰恰是情感與情緒:唯有你認識到今天的事情對於你未來具備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你才能真正調動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