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鄉村丨這是我的家鄉——劉圩鎮!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山色斑斕鎮下南,嚼霞飧秀鎖煙嵐;

天材獨立驚蒼赤,仙掌高攀插蔚蘭;

萬點苔錢鋪虎額,千尋瀑布瀉龍潭;

燕巢錯落真難辨,鷂洞幽深好共探;

劉氏市頭榕樹古,羅家莊上井泉甘;

雲開圖畫源源列,雨濺珠璣顆顆含。

這是清代名儒李元翹在遊玩劉圩鎮斑山八景時,遊興之餘以斑山八景為題所做的一首詩。

說起咱們青秀區劉圩鎮,很多人想到的一定是“一山一湖一書院”的旅遊名片。

“一山”——劉圩斑山

斑山又名斑峰,自古為邕州(南寧)名勝之一,方圓百里,遠近聞名。山高211.5米,長約1.5千米。此山在平川上拔地而起,突兀於重巒環抱之中,全山皆是紅砂岩石。

民國《邕寧縣誌》載:“縣東南百里,全山皆石,顏色鐵紅,雜以青黑色,故名斑峰。山有三峰隆起,登顛而望,四下低平,頗有獨尊之勢。”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劉圩斑山

主要景點有石天材、仙人掌、虎額、瀑布、燕巢、鷂洞、古榕、甘泉井等,古稱“斑山八景”。“斑山八景”自古聞名,不少文人墨客曾到此賞景賦詩。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一湖”——馬鞍湖

1500多畝的湖面碧波盪漾,“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美景觸手可及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馬鞍湖(網絡圖)

“一書院”——斑峰書院

斑峰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是一座保護比較完好的古建築。因為書院附近有一座獨具特色的天然砂頁岩巨石名為斑山,所以取名為斑峰書院。由當地群眾集資創建,翌年落成。1998年,斑峰書院被列入南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劉圩斑峰書院(劉圩鎮供圖)

“斑峰八景萬古千秋皆獻秀,書院群英三魁一榜共題名”。這是斑峰書院門前一幅對聯,該書院有著一百多年的悠久文化歷史,素有“一榜三舉人”、“一門三進士”的佳話。如今,這裡成了轄區青少年讀書求學的勝地,書院裡求學上進的氛圍傳承至今。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除了這些具有文化歷史韻味的旅遊景點外,劉圩鎮主要還是以農業為主,主產糧食、甘蔗、桑蠶、香芋、蘑菇,其中

香米、香芋、蘑菇、香油是劉圩鎮的特色產業

這是我的家鄉——劉圩鎮

我們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

我們也不斷打造鄉村發展新模式

讓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今年以來,青秀區劉圩鎮以產業富民、基礎便民、服務惠民專項活動為抓手,通過豐富農村產業發展、完善基礎便民設施、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等方式方法,打造多位一體鄉村發展新模式,建設幸福美麗新劉圩。

新增300盞太陽能路燈

提升農村亮化水平

為了改變鄉村夜間無戶外照明的困境,打造更適宜村民居住的人居環境,青秀區劉圩鎮高度重視農村道路亮化工程,今年2月份在全鎮14個行政村新增300盞太陽能LED路燈,並對已裝的太陽能路燈進行維護,消除了部分公共照明“死角”,使更多的村民受益,提升了農村的亮化水平。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圖 | 技術人員在劉圩鎮安裝太陽能路燈

農村道路亮化工程是青秀區劉圩鎮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據統計,自2012年至2017年,全鎮已安裝了1627盞太陽能LED路燈,極大地改善了全鎮的照明環境。與此同時,劉圩鎮加強路燈維護管理,積極組織路燈檢修、更換修復一批年頭較久的老舊路燈設備,確保為村民照亮夜晚回家路,提升了農村的亮化水平。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圖 | 劉圩鎮國安站組織技術人員安裝太陽能路燈

攻堅克難

紮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青秀區劉圩鎮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通過強化摸底排查、擴寬宣傳渠道、加強部門協作、規範信息管理、提升技術指導、嚴格資金監管等措施,創新機制、優化管理、嚴把標準,較好地推進劉圩鎮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順利進行。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圖 | 劉圩鎮危房摸底排查工作

截止2018年5月9日,劉圩鎮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申請戶數為31戶,其中建檔立卡戶為25戶、低保戶3戶、五保戶3戶。已開工貧困戶戶數為1戶,目前已封頂。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圖 | 宣傳及動員危房改造工作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培養扶貧致富帶頭人

劉圩鎮務實推進鎮內的扶貧致富產業項目,利用各項平臺,孵化特色產業,培育新型農民,努力造就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定向培養致富帶頭人

四野牧歌肉牛業示範區,公司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產業發展模式,以劉圩譚村為中心,已建成圩譚村、那度、那床、長塘定西4個肉牛養殖基地,目前年存欄2000頭以上,年生產生物飼料50萬噸,年產出有機肥料10萬噸。並且通過引進合作企業,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帶動1660戶農民發展養牛和種植牧草致富。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田野牧歌肉牛產業帶動農民致富

在劉圩鎮三籟村,村民何培才與幾位同族兄弟合資數百萬元,在當地建起集特色農產品種植、採摘及農家樂等於一體的度假山莊,如今綠化植被均已到位,成片的沃柑樹正在繁花盛開,500多畝的沃柑今年底即可開放採摘。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圖 | 代表視察三籟村沃柑種植基地建設情況

以創建自治區級農村金融服務進村示範點為契機,將羅坡打造成為市級生態綜合示範村和四星級鄉村旅遊區,進一步輻射帶動周邊村屯發展。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羅坡 圖|崑崙關

這就是我的家鄉——劉圩鎮

看著她越來越漂亮

還被納入環首府生態旅遊圈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圖 | 環首府生態旅遊圈規劃暨重點旅遊項目

在劉圩鎮羅坡舉行

作為近郊環城生態鄉村休閒遊憩圈,建設以都市生態、鄉村生態、農業生態、森林生態、文化生態“五個生態”為主題特色,休閒體驗豐富、旅遊設施完善的近郊環城生態鄉村休閒遊憩圈。我彷彿看到一幅幅田園美妙畫卷,隱隱約約地呈現在眼前。

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雲間盪鞦韆,山頂看星星

感受著書院裡濃厚的墨香

聽著文人雅士在這的過往

也可以田野奔跑嬉鬧

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進入農耕採摘園,感受豐收喜悅

玩累了,去農家樂歇歇腳

品嚐原汁原味的農家菜

身心舒暢,流連忘返

願意到我的家鄉——劉圩鎮

感受一番田園之美嗎

地址:南寧市青秀區劉圩鎮

交通:☑ 路線1:駕車從南寧市區出發—鳳嶺南路—蓉茉大道—龍崗大道—城東收費站—103國道—劉圩鎮,全程約30公里。

☑ 路線2:駕車從南寧市區出發—五象大道—龍崗大道—城東收費站—103國道—劉圩鎮,全程約30公里。

☑ 路線3:坐公交車到大沙田客運站,搭乘至中和或者南陽的班車到劉圩鎮下車。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青秀乡村丨这是我的家乡——刘圩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