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科技:安募系統助力私募發展

金融監管科技:安募系統助力私募發展

監管科技應用的背景

當前,私募基金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8年3月底,已登記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724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3905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771家,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5419只,基金規模2.58萬億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3947只,基金規模6.68萬億元;創業投資基金4982只,基金規模0.67萬億元;其他私募投資基金6692只,基金規模2.11萬億元。

隨著私募規模的急劇擴張,金融風險也伴隨而生。面對各種金融行業新形勢,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迴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四項原則,以及“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要求強化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這既為私募行業的健康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只有充分發揮監管科技(RegTech)的力量,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監管需求。

金融監管科技:安募系統助力私募發展

監管科技應用對於私募行業的必要性

1

首先,是更好地應對越來越複雜的金融風險新形勢。在募集資金階段,私募基金投資者組成複雜,數量龐大,以及資金來源隱蔽,按照傳統監管模式難以一一篩查,反洗錢和反非法集資工作很多時候只能流於表面;在產品創設階段,很多私募基金產品層層嵌套,與其他金融產品交叉性和關聯性不斷增強,風險難以識別和度量,風險隱蔽性更大,傳統監管措施很難奏效。

2

其次,是降低私募機構的合規成本與難度。自2016年2月5日《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發佈到今年叫停借貸型私募、啟用管理人信用報告機制,監管部門對私募行業的規範涵蓋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私募產品的募集、信息披露、外包服務、合同指引等各個方面,並且持續細化,對私募機構合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監管要求趨於嚴格,監管新政策推出的速度明顯加快,私募機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去理解和執行監管新規,從而增加了合規管理成本,同時大部分私募機構的合規風控依賴於“人治“,極易出現由人員變動帶來的違規風險。另一方面,由於私募機構對監管要求瞭解不深入、不及時,既可能導致錯失投資良機,更可能因忽視監管、片面追求高收益形成風險而面臨規範整治、暫停產品備案甚至註銷管理人資格。

3

最後,日益完善和細緻的私募監管體系對各地證監局和中國基金業協會提出了更大挑戰。在時效性方面,監管部門採用統計報表、機構自查、現場檢查等方式,依賴私募機構報送監管數據和合規報告,這種監管模式幾個弊端:1、監管部門難以掌握私募機構的最新情況,有明顯信息滯後;2、私募機構報送的信息只能體現最終結果,缺少合規過程留痕;3、監管部門人力和資源有限,尤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私募集中的城市,當地證監局只能抽查很少的樣本,難免有漏網之魚。在標準化方面,對資格審查要求、數據報送口徑、信息披露內容等方面不同地方、不同部門的監管人員可能存在理解差異,難以形成統一標準。

金融監管科技:安募系統助力私募發展

安募系統助力私募發展

1

2

3

第三、安募系統藉助系統嵌入和系統對接等技術,採用實時採集風險信息、抓取業務特徵數據等方式,並與經過數字化表達的監管政策、合規性要求進行分析比對,從而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利於提高監管時效性,增強監管穿透力和完善監管標準化,為中國基金業協會和各地證監局打造強有力的全覆蓋、閉環的事中監管平臺。

想進一步瞭解安募系統歡迎聯繫盧先生(luhp2017)

金融監管科技:安募系統助力私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