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近兩年,銅山十分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通過持續抓項目、轉作風、促發展,先後出臺各類方案辦法40餘項。在全市率先出臺“3550”改革方案,構建了“2330”審批服務新機制,跑出了從項目受理到施工許可28天的全市行政審批“加速度”;徐州高新區頒出全市“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後的“第一證”,實現了從20天到1天立等可取的“新速度”;高新區全部取消區級行政審批收費等等,大大改善了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銅山自加壓力,對標找差,決心藉助全市大搞營商環境建設的契機,持續在重整改、提優勢、建機制上狠下功夫,力爭到2020年相關領域短板弱項明顯改善,到2022年各領域營商環境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成為全市建設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的樣板區和區域營商環境的引領區。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多項舉措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在打造高質量政務服務環境方面:在行政審批瘦身提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降稅減費、政務服務體系直通快捷幾個方面做文章,全面推行“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快遞送、一號答、不見面”服務新模式。加快組建區行政審批局,深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證照分離”等改革試點,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在不見面審批的基礎上,加快實現“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高新區全面做到一窗受理、一分錢不收、一天辦好“三個一”服務機制;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確保“清單之外無收費”,高新區內區級行政收費全免;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在鎮(街道)、村(社區)服務中心設置全科窗口,讓企業和群眾不跑區裡,只到一個窗口、只問一個人就能辦好所有事。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在打造高質量投資開放環境方面:全面複製中關村和自貿區在投資便利化、金融和服務業開放等方面經驗,大力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以外的外資准入制度,開通重大外商投資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對重點投資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加快搭建開放平臺,放大安全科技國際論壇、國際大學創新聯盟合作等科技和經貿開放紐帶影響,謀劃建設高新區B型保稅倉等重大開放平臺。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在打造高質量要素供給環境方面:銅山在土地要素供給、資金保障供給、人才要素供給、水電氣供給保障上拿出真招實招、真金白銀:土地方面堅持以“畝產論英雄”,高新區年底前要清理出3000畝地,建設10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資金方面,加快北京路金融集聚區建設,發揮總規模超過14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產業扶持基金、風投創投基金、天使投資基金對新興經濟的引導作用;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人才方面,放大“人才新政”效應,吸引更多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和高層次人才在銅山安家落戶、實現價值,對暫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探索通過提供居住等方式,鼓勵其留在銅山創業就業;在水電氣保障方面,6月底前全區全部用上乾淨衛生地表水,對重點企業支持用上直供電,年底前各鎮通上天然氣。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在打造高質量創新創業環境方面:

銅山著力載體打造,加快徐州科技創新谷、徐州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安科園三大創新核心區建設,加速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和主體區建設,加快推進25萬平方米的新的創新孵化器建設;打造“雙創”全程服務平臺,完善落實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運營經費、場地租金等補貼政策,建立首購首用機制,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在打造高質量社會治理環境方面:

銅山牢固樹立良法善治理念,開展新一輪誠信銅山、法治銅山、平安銅山建設,讓市場主體依靠規則和法律保護健康運行,著力營造競爭高效的市場運行秩序。在打造高質量人文生態環境方面,銅山在樹立重商親商社會環境、機關效能建設、生態建設上發力,擦亮“店小二”式服務、“馬上就辦”工作作風、“綠水青山”底色等閃亮品牌。

方案細緻 建設全國一流營商環境

為保障營商環境建設抓在痛處、落在實處、見到實效,銅山制定出臺《關於加強完善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營造更優質更高效更便利政務環境的實施方案》《關於建立全區營商環境督查考核機制的意見》《關於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意見》等一系列工作意見,成立營商環境督查考核辦公室,與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合署辦公,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

銅山:營商環境建設瞄準“痛點”出硬招

明確各單位工作責任,明確問題解決時限,將營商環境建設納入區直機關和單位“爭先創優”考核,完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對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開展年度測評,對破壞營商環境的違紀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努力把銅山建成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營商成本最低、政府服務最優、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全國一流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